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73篇 |
免费 | 1382篇 |
国内免费 | 218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篇 |
大气科学 | 35篇 |
地球物理 | 167篇 |
地质学 | 7399篇 |
海洋学 | 226篇 |
天文学 | 52篇 |
综合类 | 191篇 |
自然地理 | 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4篇 |
2023年 | 211篇 |
2022年 | 259篇 |
2021年 | 323篇 |
2020年 | 293篇 |
2019年 | 405篇 |
2018年 | 364篇 |
2017年 | 377篇 |
2016年 | 411篇 |
2015年 | 406篇 |
2014年 | 409篇 |
2013年 | 390篇 |
2012年 | 395篇 |
2011年 | 491篇 |
2010年 | 375篇 |
2009年 | 401篇 |
2008年 | 293篇 |
2007年 | 363篇 |
2006年 | 284篇 |
2005年 | 199篇 |
2004年 | 190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90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Nautilus subplicatusSteinmann, 1895 is a latest Cretaceous species of nautiloid which is common in southern South America (Chile, Argentina) and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and which is best assigned to the genus EutrephocerasHyatt, 1894. Nautilus dorbignyanusForbes in Darwin, 1846 and Nautilus valenciennii Hupé in Gay, 1854 are here considered to be senior synonyms which later authors have apparently overlooked. The type material of these two taxa is reillustrated. On the basis of this and additional material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only a single nautiloid species occurs in the Quiriquina Formation of late Maastrichtian age. For this we propose to use N. dorbignyanus as the oldest available name. 相似文献
22.
PANG Jungang LI Wenhou XIAO Li. School of Petroleum Resources Xi'an Shiyou University Xi'an China. Geological Department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Chin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 China. G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engli Oilfield Co. Ltd. SINOPEC Dongying Sh ong China 《东北亚地学研究》2009,(4):183-188
Lacustrine turbidite of Chang-7 Member in the studied area consists of sihstone and fine sandstone with respect to grain size, which is feldspathic lithie sandstone, syrosem arkose and arkose with respect to mineral constitution affected by provenance. There are such apparent signatures as lithology, sedimentary structure, 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well logs, to recognize turbidite. During the paleogeographic evolution of Chang-7 Member, lake basin and deep lake are both at their maximum extent during Chang-73 stage, resulting in the deposition of Zhangjiatan shale with widespread extent and of turbidite with fragmental-like. Deep lake line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 lake center and turbidite sand bodies are gradually turning better with better lateral continuity, connectivity and more thickness, from stages of Chang-73, Chang-72 and Chang-7t, which can be favorable reservoir in deep-water. 相似文献
23.
24.
根据1∶5万仲巴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夹持于2套混杂岩之间的仲巴微地体原二叠系曲嘎组进行了拆解。研究认为:①原曲嘎组可以解体为3套地层,分别是下古生界的奥陶系—志留系紫曲浦群、上古生界泥盆系纳登尔组和石炭系—二叠系曲嘎群,新建曲嘎群与原曲嘎组没有直接对应或者级别关系;②紫曲浦群以变质碳酸盐岩为主,下部紫曲电站组为紫红色、灰色大理岩与结晶灰岩组合,属中—晚奥陶世,上部紫曲石组以紫红色大理岩为特征,暂归志留纪;③纳登尔组由一套灰色千枚状板岩和钙质片岩组成,上部结晶灰岩增多,时代为泥盆纪,可归属马攸木群;④曲嘎群可划分为3个组:岗珠淌组,以灰色、灰绿色板岩、粉砂岩为主,向上砂岩和灰岩增多,属于石炭纪—早二叠世(乌拉尔世)早期;仲巴组,以肉红色灰质晶粒白云岩及杂色生物屑云质灰岩为特点,分为2个岩性段,属于早—中二叠世(乌拉尔世—瓜德鲁普世早中期);卡扎勒组以深灰色钙质板岩为主或夹结晶灰岩和砂岩或互层,属于中—晚二叠世(瓜德鲁普世—乐平世);⑤仲巴地区曲嘎组的拆解在仲巴微地体西部和老仲巴以东的应用有待证实,其在岩性上与相邻地体同期地层有较大差别,但在生物群组成方面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25.
评价储层含油性的热解参数校正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储层含油性时,热解参数S1+S2是一项有效参数。其中S2相对稳定,S1则随样品类别或露置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岩心样品的随钻解分析值比较接近真实,岩屑和井壁取心样品的S1会明显损失。而目前多数探井心进尺少,大多为岩屑录井。 相似文献
26.
27.
Fischer图解及其在旋回层序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西山张夏组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Fischer图解(又称为容纳空间图解)为人们研究沉积旋回在空间上的叠置规律、相对海平面变化、层序级次的划分以及地层层序对比等提供了一种客观实用的方法。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该图解的绘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运用该图解,将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张夏组划分为1个大的三级旋回层序和4个四级旋回层序,根据图解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讨论了旋回层序与构造运动间的关系,提出华北板块晚寒武世之前的"翘翘板运动"应始于中寒武世张夏期之早期到中期。 相似文献
28.
改则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盆地内沉积物记录了高原古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本文对改则盆地康托组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改则盆地中-晚始新世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1中始新世湿润气候下开放湖盆阶段:虽然碳酸盐岩δ~(18)O值在43层处向正值偏移,但整体~(18)O和~(13)C强烈亏损,并且该时期碳酸盐岩δ~(18)O值和δ~(13)C变化相关系数为R~2=0.082。表明该阶段的研究区虽然经历过短期蒸发作用增强或补给水减少,但整体是气候湿润条件下补给水丰富的开放型湖盆。2晚始新世干旱气候下封闭湖盆阶段:经过中新世晚期(63层)气候和湖泊水文状态的过渡,晚始新世~(18)O和~(13)C同位素富集,δ~(18)O值和δ~(13)C值变化相关系数为R~2=0.7762。表明该阶段气候干旱,蒸发作用强烈,湖盆萎缩成为封闭湖盆。综合前人研究,认为青藏高原腹地及北缘、东北缘在晚始新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干旱化事件。对比分析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记录、全球海水Sr和大气CO_2记录,认为青藏高原腹地和北部的干旱化事件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内蒙古西部北山地区甜水井-青山一带双堡塘组时代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神螺滩双堡塘组生物地层的研究、对比,神螺滩双堡塘组中所产菊石Uraloceras是北山地区双堡塘组的特征分子,广泛分布于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上石炭统—下、中二叠统;腕足Neospirifer ravana,Schizodus subquadratus,S.cf.elongatas,Parallelodon olseni,Pseudomonotis mongoliensis,Streblochondria?sp.,Palaeolima sp.,Myalinella cf.falcata等均见于内蒙古中部的早、中二叠世哲斯组。神螺滩双堡塘组的化石中没有发现典型的晚二叠世的特征分子。这一化石组合面貌显示神螺滩双堡塘组的时代应为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而不是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30.
渤海古近系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是渤海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系.从构造、储层与沉积、流体和油藏等方面对渤海海域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按河流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相砂岩油藏两种沉积相类型分别对储层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此类油田的流体分布特点和油藏模式,并认为渤海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以中到大型为主,储层岩性大都属于高孔高渗的疏松砂岩,储层具有分布较稳定、油层厚和物性好等特点,原油以普通稠油为主,其次是中、低黏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