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45篇 |
免费 | 1261篇 |
国内免费 | 24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8篇 |
大气科学 | 519篇 |
地球物理 | 643篇 |
地质学 | 7847篇 |
海洋学 | 472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341篇 |
自然地理 | 19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234篇 |
2022年 | 348篇 |
2021年 | 389篇 |
2020年 | 404篇 |
2019年 | 423篇 |
2018年 | 321篇 |
2017年 | 452篇 |
2016年 | 420篇 |
2015年 | 425篇 |
2014年 | 578篇 |
2013年 | 506篇 |
2012年 | 635篇 |
2011年 | 588篇 |
2010年 | 474篇 |
2009年 | 499篇 |
2008年 | 500篇 |
2007年 | 555篇 |
2006年 | 504篇 |
2005年 | 468篇 |
2004年 | 377篇 |
2003年 | 357篇 |
2002年 | 287篇 |
2001年 | 258篇 |
2000年 | 239篇 |
1999年 | 253篇 |
1998年 | 192篇 |
1997年 | 201篇 |
1996年 | 145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129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118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中条裂谷的递进演化与王屋山地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条—王屋山地区前寒武纪沉积建造、岩浆建造、构造形态的分析后,反演出中条裂谷的递进演化过程,认为王屋山地区在中条裂谷和区域地壳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极为有利的成矿条件:①形成多层含矿建造;②通达地幔的深大断裂提供了丰富的矿源和成矿空间;③频繁的岩浆活动补充了矿质并提供了成矿热能;④剥离断层系统进一步提供了扩容空间;⑤以活化转移为主要机制的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对已形成的含矿建造(矿源层)进行改造。因此,王屋山地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2.
183.
184.
吉林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时代讨论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1号含矿超镁铁质岩体和8号不含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进行单矿物40Ar-39Ar法测年,得到与铜镍硫化物矿床相关的角闪石与黑云母结晶年龄分别为250 Ma和225 Ma,这一结果与前人所报道的K-Ar法年龄有明显的差异.结合与热液矿化相关的斜长伟晶岩锆石SHRIMP法年龄216 Ma,认为镁铁-超镁铁质岩形成于250 Ma左右的印支早期,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时间晚于含矿岩体,大约为225 Ma前后的印支中期.216 Ma前后的岩浆期后热液叠加对成矿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5.
对甘肃民和盆地侏罗纪植物化石Ginkgo huttonii(Sternb.)Heer的角质层与现生银杏Ginkgo biloba的角质层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化石角质层有机物特征符合石油形成中沥青的演化特点。通过有机物组分含量分析,它们相当于中国中、新生代油源岩有机质类型中的腐泥型一腐殖腐泥型。对烃组分三角图进行投点,落入Ⅱ型干酪根范围内。通过有机质中的一些指标分析,发现Ginkgo huttonii的角质层处于低成熟阶段,与煤中显微组分角质体的成烃模式基本一致。另外,角质层的可溶有机质分布特征表明,植物化石角质层对陆相高蜡原油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证明高等植物对蜡质有贡献。当前研究及古植物学资料表明,银杏是一种有利于煤成油的植物。 相似文献
186.
根据全岩K-Ar年龄(287.5~243.6Ma), 辽西朝阳长茂河子辉绿岩墙群形成于晚古生代.这些辉绿岩分为低铁钛辉绿岩和高铁钛辉绿岩2种, 以低铁钛辉绿岩为主.低铁钛辉绿岩以低TiO2(< 2%)、FeOt(12.39%~15.33%)、V(227~335μg/g)、Sc(24~36μg/g) 含量和高的SiO2 (45.61%~47.72%)、Al2O3(12.51%~16.71%)、MgO(6.66%~9.31%)、K2O(0.57%~2.39%)、Cr(107~177μg/g)和Ni(96~235μg/g) 含量, 以及低Ti/Y(327~496)和Ti/Zr (69~114) 比值为特征, 类似于大陆拉斑玄武质岩石; 高铁钛辉绿岩以高的TiO2 (5%~6%)、FeOt(22.13%~22.16%)、V(850~859μg/g)、Sc(51~52μg/g) 含量和低的SiO2 (42.88%~44.90%)、Al2O3(11.53%~11.57%)、MgO (5.15%~5.29%, Mg#=0.32)、K2O (0.48%~0.51%)、Cr(< 2μg/g)和Ni(< 30μg/g) 含量及高的Ti/Y(1046~1106)、Ti/Zr(250~263) 比值为特征, 类似于Skaergaard侵入体.这些辉绿岩相对富集Rb、Th、U、Pb、Ti和轻稀土元素, 而相对亏损Ba、Sr、P和Nb、Ta.εNd(t) (-6.43~-4.12)、εSr(t) (42.94~64.19) 显示Sr-Nd同位素组成较为均匀, 并反映它们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认为长茂河子辉绿岩形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异与地壳混染作用.高铁钛辉绿岩和低高铁钛辉绿岩形成环境不同, 前者形成于相对低氧逸度或相对封闭的结晶环境中. 相似文献
187.
河南内乡——淅川地区具有一完整的边缘成矿体系。应用边缘成矿理论,通过野外对该区控矿要素的实际调研和室内对比分析,提出了豫西南内乡——淅川地区边缘成矿体系的新认识。一级成矿边缘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边缘对接处(山阳——西峡断裂带两侧),控制了两个跨省大型成矿带的形成;二级成矿边缘为区域深大断裂边缘,控制区域成矿带形成;三级成矿带边缘为岩体边缘、次级断裂带边缘和地层交界面等,控制矿田、矿床的形成;四级成矿边缘为岩体边缘不同岩相分界面、不同岩性层间面和构造形态、产状变化处。不同边缘交叉、叠合地段是成矿最有利地段。研究表明,边缘成矿体系的形成与地质异常事件密切相关,板块活动、区域构造、火山、岩浆侵入、沉积环境演化是边缘成矿体系形成的主导因素。根据边缘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主要找矿方向和有利找矿区段(靶区)。 相似文献
188.
黄河口河流沙碎屑沉积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缘碎屑沉积(物)岩是来自物源区物质的天然混合物,保存了源区不同地质作用过程形成产物的重要信息,可以为揭示盆地沉积、区域构造和地壳增长和演化以及古大陆再造等方面提供重要证据。对采集自山东东营黄河口河流沙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 Pb年龄分析,并结合河流沙碎屑矿物粒度分析及重砂矿物组成特征,确定黄河口河流沙主体粒度为10~280 μm,重砂矿物主要为角闪石、赤-褐铁矿、石榴子石、绿帘石、磁铁矿等。黄河口碎屑锆石以岩浆成因锆石为主,其U-Pb年龄呈多峰特征,最大U-Pb谐和年龄为3.65 Ga,意味着华北克拉通其他地区也有>3.6 Ga的地壳物质存在;近2.7 Ga的碎屑锆石反映鲁西地区该期岩浆活动产物的贡献。锆石U-Pb年龄主体分布于206~440 Ma、843~1 239 Ma、1 476~2 714 Ma等几个阶段,并以~2.5 Ga、~1.8 Ga和400 Ma为峰期,其中~2.5 Ga与~1.8 Ga的峰期反映华北板块的物质贡献,而400 Ma峰期与1 000~800 Ma的年龄代表源自苏鲁造山带的物质。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认为黄河流域2.5~1.8 Ga为主要的大陆地壳增生阶段,该阶段形成地壳应占当今流域地壳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89.
In southern India the older Precambrian is overlain unconformably in the Cuddapah Basin by the Cuddapah and Kurnool Systems. The former is tilted and unmetamorphosed in the west but eastwards becomes strongly folded and metamorphosed. It contains lavas and sills, particularly in the lower two groups, is intruded by dolerites and at Chelima by diatremes of kimberlitic affinities related to those intruding the older gneisses west of the Cuddapah Basin in the Wajrakarur area. The Kurnool System lacks any igneous rocks; its basal conglomerate is diamondi‐ferous. Rb‐Sr dating of lava samples from the lowest group of the Cuddapah System shows that the age of the base of the system may be as great as 1,700 m.y. Together with data for a granite which intrudes probable Cuddapah rocks near the disturbed eastern margin of the basin the data imply that the base is unlikely to be younger than 1,555 m.y. Metamorphism affected some lavas at about 1,360 m.y. The diatremes have two ages of intrusion, about 1,225 m.y. and 1,140 m.y., the latter being the age of the Majhgawan pipe near Panna in northern India. Pre‐Kurnool dolerites have an age of 980 ±110 m.y. The lavas and dolerites show a range of initial 87Sr/86Rb ratios from about 0.704 to 0.708 and possibly 0.712. The age data suggest that no simple correlation can be made with other Precambrian sequences in northern peninsular India. Deposition of the Cuddapah System appears to have started well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deposition of the Vindhyan System, while the Kurnool System is coeval with only part of the Upper Vindhyan. The data also suggest that pres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truc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Cuddapah Basin may need some revision. 相似文献
190.
波斯湾盆地、东委内瑞拉盆地和西加盆地是全球油气最富集的前陆盆地。根据最新油气地质资料分析,它们的油气分布特征及资源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区域上,3个前陆盆地的逆冲褶皱带和前渊一斜坡带均有油气分布,但油气主要分布于前渊一斜坡带。层系上,波斯湾盆地91.0%以上的油气储量分布于被动陆缘层系,而东委内瑞拉盆地和西加盆地的油气则主要富集于前陆盆地层系。波斯湾盆地的油气资源以常规油气为主,而东委内瑞拉盆地和西加盆地则以非常规重油和天然沥青最为富集。区域性盖层与输导体系的配置关系是控制前陆盆地油气资源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