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518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287篇
地球物理   471篇
地质学   564篇
海洋学   1357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Taylor的湍流扩散理论和Hay、Pasquill提出的拉格朗日流和欧拉流的相关函数的相似性,用黄河三角洲埕北海域的实测资料,按四种不同方案计算出该海域的水平扩散系数和谱密度分布。指出:该海区潮流扩散系数主要受潮流的影响,其分布特征与潮流的分布基本一致,所求的水平扩散系数主要是由周期性的潮运动给予潮流扰动所致。方案4是通过富氏变换滤波消去了周期性潮流扰动,本方案计算的水平扩散系数是由周期为6h以下的小尺度涡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42.
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反演浅海水下地形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流与海底地形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海表面的粗糙起伏,从而引起对海面观测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变化。在浅海海流速度垂直分布廓线为均匀的假定下,由流体连续性方程和驰豫时间近似下流体力学弱相互作用的理论,已证明雷达散射截面的空间变化正比于海流方向上海流速度变化的梯度。研究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对海面的观测图像在无槽道信息和海流方向预知条件下,提出用散射系数的二维相关函数确定海流方向。在海流速度和方向已知条件下,推导了由雷达散射截面的空间变化迭推反演浅海水下地形的公式,并研究了航天飞机SIR-CSAR在我香港特区海域的二维图像反演浅海水下地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渤海悬浮颗粒物的三维输运模式 I.模式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为了长时间,大范围研究渤海中悬浮物的输运规律,研究应用并改造了备国汉堡大学的粒子追踪悬浮物输运的三维模式,模式中考虑了风、气压等气象要素以外海传入的潮波作用下的三维正压海流对悬浮颗粒物的输运.同时考虑了悬浮颗粒物的学降及再悬浮机制和底质中的细颗粒物的运动,将风浪的作用引入了悬浮物输运的计算,数值模式应用的粒五追踪方法,能较好地反映悬浮物浓度的迅速变化。  相似文献   
44.
双壳类食悬浮物类与食沉积物类的发育变化是反映水动力环境的一种指标。对南海南部NS93- 1 2 - 58柱样 1 4ka来微型双壳类营养结构分析表明 ,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向冰后期全新世转化阶段 ,食沉积物类一度较为发育 ,表明南海南部表层环流很不活跃 ,从这一转化阶段到全新世早期 ,双壳类食悬浮物类与食沉积物类的比例有规律地变大 ,表明随着气候转暖 ,海水温度增高 ,海平面上升 ,海流作用显著增强。该柱样整样分析表明 ,双壳类食悬浮物类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显示了 1 4ka来南海海流作用一直比较强烈。在全新世中晚期 ,双壳类主要栖息在次表层水团的海底 ,仍以食悬浮物类为主 ,可能与南海南部陆坡上升流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45.
本文依据大窑湾的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水体中化学要素pH、盐度、透明度、DO、COD、TOC、浊度、悬浮物、NH4-N、NO2-N、NO3-N、PO4-P、SiO3-Si、Cu、Pb、Zn、Cd、As、Hg、Cr、硫化物、六六六、石油等分布规律。诸要素主要是在潮流水动力支配下,形成扩散带。各要素中仅有无机氮和PO4-P两项含量超标,其余要素含量范围都是处于海水正常浓度水平,属于一类海水水质。文章并对各要素进行相关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46.
借用河流水力学顺直河道中有两个次生横向环流的假说来解释潮流沙脊的成因,水槽实验和实际观察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正是这一次生的纵轴横向环流(即螺旋流)将泥沙从沟槽带向脊顶,建造了大致与潮流方向平行的潮流沙脊.根据底质粒度成份和分布特点.可分为粗底质沙脊和细底质沙脊两类.前者组成物质偏粗,底质分布为脊细槽粗,后者组成物质偏细,底质分布为脊粗槽细.这是因为影响颗粒起动流速的主导因素不同,前者以重力为主,后者以颗粒间粘结力为主.它们都反映沟槽中流速大于脊顶处流速.  相似文献   
47.
厦门港潮汐水流及浑水悬沙整体物理模型于1989年建成后,已进行了不少有意义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模型的设计思想、相似准则、浑水悬沙相似理论的探讨、模型设计方法以及模型沙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48.
I~IOXThe image technology of th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advances in spacebern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Larson et al., 1976). It has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the ocean remote sensing, such as inversion of the sea subdue winds and currentS, reconstruction of underwater hatom topography and so on. Owing tO the high conductivity of sea water,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actually cannot penetrate into the sea water, with extremely smallPenetration depth (abbot 1 c…  相似文献   
49.
根据西太平洋暖池WP92-5,WP92-3柱样沉积物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发现WP92-5柱样沉积物的磁性记录了3个地球磁场漂移(地球磁场极性反转),即Gothenburg,MonoLake(或Rubjerg)和Mungo(或Maelifell),其界限年龄分别为12.5kaB.P.,24.0(23)kaB.P.和31.0(28—31)kaB.P.;WP92-3柱样沉积物的磁性也记录了前两个地球磁场漂移。这一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对35kaB.P.以来地球磁场极性发生的3次短暂的漂移有明显的响应。由于两柱样都采集于赤道附近南半球暖池区,其磁倾角的变化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0.
The seasonal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eastern Huanghai Sea has been studied with hydrographic data,which were observed in February and June 1994 and bimonthly during 1970-1990,and numerical model results.Horiwntal distribu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in 1994 are quite different due to strong tidal mixing so that we need a analysis to see the real distributions of water masses.The mixing ratio analysis with the data of 1970-1990 shows the connection of the waters in the west coasts of Kotea Peninsula with warm and saline waters from the south in summer,which means northward inflows along the west coasts of Korea Peninsula in summer.With this flow,the seasonal circulations,which are deduced from the seasonal change of water mass distributions in the lower layer,are warm inflows in winter and mld outflows in summer in the central Huanghai Sea,and cold outflows in winter and warm inflows in summer along the west coasts of Korea Peninsula.The seasonally changed inflows might be the Huanghai Sea Warm Current.The monsoon winds can drive such circulations.However,summer monsoon winds are weak and irregular.As one of other possible dynamics,the variation of Kuroshio transport is numerically studied with allowing sea level fluctuations.Although it should be studied more,it possibly drives the summer circulations.The real circulations seem to be driven by both of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