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78篇
  免费   3319篇
  国内免费   4540篇
测绘学   6295篇
大气科学   5948篇
地球物理   2550篇
地质学   8264篇
海洋学   4429篇
天文学   571篇
综合类   3420篇
自然地理   2160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763篇
  2022年   969篇
  2021年   1169篇
  2020年   806篇
  2019年   1100篇
  2018年   714篇
  2017年   756篇
  2016年   744篇
  2015年   1025篇
  2014年   1833篇
  2013年   1422篇
  2012年   1873篇
  2011年   1863篇
  2010年   1677篇
  2009年   1701篇
  2008年   1705篇
  2007年   1605篇
  2006年   1586篇
  2005年   1469篇
  2004年   1121篇
  2003年   849篇
  2002年   844篇
  2001年   742篇
  2000年   798篇
  1999年   595篇
  1998年   625篇
  1997年   480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371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卫星CO2浓度观测可以对地表碳通量反演提供重要约束,尤其在地面观测覆盖不佳的区域.文章使用自主研发的中国大气反演系统,利用OCO-2(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卫星CO2柱浓度观测估算了2015~2019年全球CO2源汇分布,并与其他五个先进反演系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同化卫星CO2观测,反演得到的全球净陆地碳汇(净生物群系生产力, net biome productivity, NBP)为(1.03±0.39)PgC a-1,低于地面观测反演得到的结果(1.46~2.52PgC a-1).文章估算的北半球陆地碳汇为1.30PgC a-1,热带陆地为碳源,碳释放量为0.26PgC a-1,结果与其他独立证据相符.相较之下,其他系统反演出的北半球陆地碳汇较强(1.44~2.78PgC a-1),而对热带碳通量的估算存在较大分歧,估算范围为0.77~-1.26...  相似文献   
942.
根据湖北省防雷中心对我国已建核电站前期工程中雷击灾害所作的调查及分析,指出了核电厂选址的基本要求与防雷之间的关系;概述了核电厂厂址专用气象观测站建设项目及设备布设情况;重点从直击雷防护、地网建设、弱电设备雷电防护这三方面对核电站前期建设工程项目中防雷系统建设进行了探讨;最后,联系实际,简要分析了核电厂前期工程综合防雷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3.
对2004年7月湖北省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2004年7月17~19日发生在湖北省中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过程发生在由梅雨期向盛夏期过渡的时段。主要影响原因为高层干冷气流和低层暖湿气流在湖北地区交汇形成层结不稳定,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及各种中尺度系统造成的强烈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944.
王伟 《湖北气象》2006,(3):35-37
入侵检测系统能发觉入侵行为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它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该文通过对WIN2000下的入侵检测的一个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几点应对入侵的具体措施,旨在为网络管理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5.
王斌 《湖北气象》2006,25(4):3-6
针对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的这一世界性难题,概述了国内外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系统建设的现状;联系湖北实际,对湖北省人工增雨效果评估工作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最后,描述了未来湖北省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系统的总体框架及技术开发内容的设想.  相似文献   
946.
基层国土所在开展自然资源外业巡查过程中,对于无法到达区域难以进行巡查.近年来,无人机在自然资源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优点是机动、灵活,一次性能够覆盖较大的面积,且影像分辨率高.基层国土所现有执法巡查系统当前不支持与无人机设备衔接,对于难以到达区域,无法支持采用无人机设备进行巡查,研发一套能将无人机与基层自然资源巡查...  相似文献   
947.
多波束数据处理中的UTM直角坐标与经纬度坐标转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地图投影的一般概念,重点描述了UTM的优点及其与大地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该转换方法软件化后形成的技术可以为多波束数据后处理商业软件提供坐标转换的补丁技术。最后附上部分经实际检验的Fortran程序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8.
China has experienced rapid urbanizations with dramatic land cover changes since 1978. Forest loss is one of land cover changes, and it induces various eco-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ssues. As one of China’s hotspot regions,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GBA) has undergone a dramatic urban expans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forest dynamics and protect forest ecosystem, revealing the processes, patterns and underlying drivers of forest loss is essential.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potential driving factors of forest loss in the GBA at regional and city level. The Landsat time-series images from 1987 to2017 were used to derive forest, and landscape metric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were applied to implement further spati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14.86% of the total urban growth area of the GBA was obtained from the forest loss in1987–2017;meanwhile, the forest loss area of the GBA reached 4040.6 km2, of which 25.60%(1034.42 km2) was converted to urban land;2) the percentages of forest loss to urban land in Dongguan(19.14%), Guangzhou(18.35%) and Shenzhen(15.81%)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cities;3) the forest became increasingly fragmented from 1987–2007, and then the fragmentation decreased from2007 to 2017);4) the landscape responses to forest changes varied with the scale;and 5) some forest loss to urban regions moved from low-elevation and gentle-slope terrains to higher-elevation and steep-slope terrains over time, especially in Shenzhen and Hong Kong.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greatly drove forest loss and fragmentation, and, notably, hillside urban land expansion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hillside forest loss. The findings will help policy makers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provide some new insights into forest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949.
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煤矿防治水中最常用的物探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受到探测现场一些环境干扰因素的影响,降低了探测结果的准确度。以峰峰矿区为例,针对井下巷道中常见的干扰因素,通过现场对比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经验:在井下金属环境设施中,探测地点的掘煤机、液压柱、底板上的钢轨等体积较大的金属良导体对瞬变电磁探测干扰严重,应尽量撤离或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开,而锚杆、锚网、锚索、锚网带支护、工字钢等体积较小的金属物体对瞬变电磁探测的干扰较小,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忽略不计。通过排除干扰等措施,利用多种观测系统所探测的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相互验证,可以提高物探资料解释的准确度,对煤矿的防治水工作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50.
为了研究彬长矿区雅店煤矿的H2S异常和超限的形成机理,通过对矿井主采4号煤层地温条件、不饱和烃、硫酸盐分布、地下水pH值、硫酸盐还原菌(SRB)生存条件及采矿扰动等分析,认为研究区具有20~40℃适宜的地温条件和pH值为7.70~7.78的洛河组弱碱性水良好条件,为硫酸盐还原菌(SRB)苏醒和繁殖提供了生存条件,在硫酸盐还原菌(SRB)的还原作用下,使得煤层中的硫酸盐矿物被还原成为H2S代谢排出(生),进入煤层孔裂隙等储存空间(储),受煤系地层顶底良好的封存作用使得H2S得以保存,受采矿活动的影响,H2S沿裂隙和地下涌水逸散至巷道回风流中(运—逸),造成H2S局部异常和超限,构成了“生—储—保—运(移)—逸” H2S形成机理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