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39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李珍福  李学军 《铀矿地质》1994,10(6):360-366
壤中蜡样芽孢杆菌找矿法是微生物地球化学探矿方法之一。本文叙述了蜡样芽孢杆菌法的找矿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室内测量技术、野外初步试验的地质效果以及测量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在已知隐伏金矿床(点)和铀矿床(点)上测得了明显的蜡样芽孢杆菌计数异常,并在460铀(钼)矿床外围的铀矿化远景地段进行了试验,地质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2.
本文总结了近三十年来所取得的各类铀矿床的水文地质勘探资料和部分矿床开采验证的结果。根据铀矿床围岩特征和含水条件,归纳出坚硬裂隙岩层、半坚硬孔隙岩层、岩溶和赋存温热水岩层四种含水特点。总结出了引起矿床充水的三个主要因素,即矿体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相对位置、地表水体(主要是河流)的影响程度和地质构造发育程度及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矿床水文地员条件共分为十六种不同情况,得出一个比较简单、直观的分类表,进一步划分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四种类型,并作了简要阐述,列举了典型矿床实例。最后得出铀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多数不复杂,而复杂和极复杂类型仅占矿床总数的20%,河水、岩溶和温热水是造成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三个主要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壤中镭水浸泡液体闪烁测定法。将50克80目土样置于500毫升磨口玻璃瓶中,加水浸泡,用闪烁液萃取氡,以液体闪烁计数法积分计数。该法灵敏度高,当取样50克,计数100秒时镭含量探测极限为5×10~(-13)克/克。方法简单快速,(每人每天可完成40个样品),重现性好,(相对偏差均在20%以下),成本低廉,干扰少(能区分~(222)Rn和~(220)Rn),易于推广(不需复杂的仪器)。经野外试验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本文在综合整理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区域物化探资料的基础上,对羊洲-下桐市-火轩市-酒港一带中生代火山岩铀矿化与深层构造和物化探异常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莫霍面、区域重力场和深层构造的关系;重力梯度带与火山岩铀矿的关系;重力梯度带内浅部重力异常与铀矿的关系。提出了中生代火山岩型铀成矿带与上地幔变异带、重力梯度带之间有密切相关的分布规律,重力梯度带内的浅部重力异常可以确定铀矿的空间位置等看法。此外,水系沉积物的分析结果也反映出Cu、Pb、Zn、Ag以及Ni、Cr、Co等元素的异常,在重力梯度带内有着特定的展布规律,其空间分布与铀元素也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5.
实验主要针对内生条件下花岗岩中铀的可溶性进行的。恒压(500bar)变温(200—400℃,个别达480℃)以及恒温(300℃)变压(100—1500bar)状态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花岗岩中铀的最大溶解度多发生在温度低于250℃、压力(P_(H_2O))低于500bar(个别小于1000bar)的范围内。铀最易溶解在碳酸溶液中。伴随压力的降低,碳酸盐和富含碳酸的溶液溶解铀的能力显著增强。含铀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碱性—酸性—碱性演化。  相似文献   
46.
本文研究了以磷酸三丁酯为固定相,大孔聚乙烯苯(X-5型)为担体的浸渍树脂、垂直型反相色谱柱,对铀分离富集的基本性能,以及铀(Ⅳ)-间硝基苯基萤光酮(m-NPF)一氨三乙酸(NTA)-吐温-80显色体系的反应条件,提出了TBP(X-5)分离,m-NPF-NTA-吐温-80光度法测定铀,经标准样品验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卫星图象信息为依据,结合野外调研,提出并确定了华北块体北缘存在:块体缝合线,褶皱-逆掩断层带,后孤碰撞带(断裂带),台槽过渡带,岩浆弧,以及燕山-喜山期的NNE向岩浆活动带、断陷带(断陷盆地)等双重构造的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块体北缘与深成岩浆岩,燕山期岩浆活动带(包括火山岩带)有关的铀矿化作用的独特构造环境及“岩浆”型,断陷带中和面型等主要铀矿床成矿模式和铀成矿带的划分及其划分依据作了研究和探讨。并以铀矿床的实例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48.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231)Pa测量法在某些方面应用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在普查阶段鉴别地面放射性测量的异常,在勘探阶段研究不平衡铀矿床以及在地质研究工作中测定某些近期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另外,还给出了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49.
在铀矿的区凋、普查工作中,发挥水化学找矿的优势,提高找矿效果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地解释、评价所找到的水异常。为此就必须弄清工作区内铀矿与地下水放射性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南岭南部地区多年的水化找矿资料,从水文地球化学角度阐明了地下水放射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放射性水的分市特征。从已知铀矿床水异常特征分析中提出了矿致水异常的五项标志,这对我国南方潮湿大陆地区水异常的解释与评价有着普遍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0.
本文在研究了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后,给出了用TRPO-OK萃取-固体荧光法测定土壤和空气尘埃中铀的方法。土壤和空气尘埃样品全程回收率分别为(89.6±11.8)%和(85.5±5.6)%,方法灵敏对土壤和空气尘埃样品分别为0.03μg·g~(-1)和0.02Pg·1~(-1)。样品中的常量离子对分析不产生明显干扰。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常规监测和本底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