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149篇
地质学   233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梅雨锋的典型结构、多样性和多尺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天气尺度梅雨锋的天气学定义基础上,利用GMS-5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常规气象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与最终分析资料对2002年长江流域典型梅雨期6月26—28日和二度梅期间7月23日、1998年5月梅雨与7月二度梅共4个梅雨锋个例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归纳了梅雨锋结构多样性;并着重对典型梅雨期的梅雨锋发展过程、水平以及垂直结构进行了多种物理量场(包括风场、温度场、急流、锋区、假相当位温、散度、垂直速度、静力稳定度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个例,不同的地区和时期,一次梅雨过程的不同阶段,梅雨锋的结构和性质都有可能不同,它可以从比较接近极锋的性质过渡到接近赤道锋的性质。在水平结构上梅雨锋是在高、低纬度不同尺度的环流系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从而造成了梅雨锋结构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对典型梅雨锋结构进行综合分析表明梅雨锋对流层中下层锋面由强假相当位温水平梯度形成;梅雨锋南侧为暖湿气团、北侧为变性气团;梅雨锋南面为西南季风、北面为偏东气流;梅雨锋的上升运动和强降水主要发生在梅雨锋的前沿;梅雨锋上方对流层上半部存在与副热带高空急流相配合的高空副热带锋;对流层上部的高空热带东风与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构成了梅雨锋降水的高空辐散流场。根据典型期梅雨锋以及二度梅倾斜型梅雨锋的对流层上、中、下水平环流特征,给出了梅雨锋的多尺度概念模型,主要包括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对流层高层的行星尺度的环流系统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高空热带东风急流与南亚高压、对流层中层的副热带高压与北方的短波槽以及对流层低层的行星尺度季风和切变线。  相似文献   
82.
四川什邡北部山区遥感调查次生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震后,在震中附近山区引发了大量的岩石崩滑、山体滑坡、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四川、湖北、湖南、陕西、安徽和中国地大的有关专家利用卫星遥感资料,迅速调查次生地质灾害情况,每天上报,供国务院等有关部门决策。本文选择重灾区之一的有代表性的什祁北部山区加以介绍,分析了特殊构造部位与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建立了次生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总结了该区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评价了该区的灾情现状,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建议,供同行们切磋。  相似文献   
83.
不同降雨条件下黄土高原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地区浅层滑坡发育非常广泛,由于其具有分布规律性差、前期变形迹象小、分布范围大、面小点多等特征,目前还无法进行有效预测,因此给黄土地区工程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根据无限边坡模型,结合降雨入渗-土体强度衰减规律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了不同降雨条件下黄土地区浅层滑坡发育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到延河一级支流幸福川流域,预测在有效降雨量30、50、100、200 mm条件下,该流域浅层滑坡发育程度,并与当前较为流行的SINMAP模型(地形稳定性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不稳定和潜在不稳定浅层滑坡主要分布在末级河流的两侧和源头,稳定和较稳定区域主要分布在一级河流河道两侧和塬面上;通过对比分析,SINMAP模型计算的结果与本文建立的模型在降雨强度30 mm时的计算结果较为一致。②在本文建立的模型评价结果中,随着有效降雨量的增加,Fs(稳定性系数)<1.00的不稳定区域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从30 mm的1.12%到200 mm的4.79%;相反,稳定区域则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③根据已发生灾害点的分布,随着有效降雨量的增加,研究区域已发生的灾害点分布在Fs<1.25的比例明显增加,从30 mm的62%到200 mm的88%,在SINMAP评价模型中,研究区域已发生的灾害点的64%分布在不稳定和潜在不稳定区域内,说明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通过与SINMAP评价模型对比,本文建立的模型主要采用基于降雨入渗规律,而SINMAP评价模型主要基于降雨汇流过程,因此在利用过程中应根据区域特征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84.
针对目前滑坡分类复杂且侧重于理论研究的现状,通过以滑面深度、滑床岩性、滑面倾角三要素为分类重点,首次从治理角度上对滑坡进行新的分类,共划分出12种滑坡类型;对当前各种处治方法的应用范围、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而针对不同类型的滑坡,建立了滑坡的处治模式,最后指出了滑坡处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是膨胀土地区路基、边坡设计的重要依据,其参数选取一直是膨胀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结合南阳地区膨胀土的抗剪强度研究,对其现场剪切试验的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膨胀土抗剪强度的修改计算公式。通过反算证明,文中的现场剪切试验方法及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6.
In the Himalaya, people live in widely spread settlements and suffer more from landslides than from any other type of natural disaster. The intense summer monsoons are the main factor in triggering landslides. However,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dslides and slope hydrology have not been a focal topic in Himalayan landslide research.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ontributing parameters for the rainfall-triggered landslides which occurred during an extreme monsoon rainfall event on 23 July 2002, in the south-western hills of Kathmandu valley, in the Lesser Himalaya, Nepal. Parameters such as bedrock geology, geomorphology,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nd clay mineralogy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Landslide modeling was performed in SEEP/W and SLOPE/W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of pore water pressure variations in soil layers and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landslide occurrence. Soil characteristics, low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of fines in soil, medium range of soil permeability, presence of clay minerals in soil, bedrock hydrogeology, and human intervention were found to be the main contributing parameters for slope failure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87.
为了提高大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效率,本文在变化信息自动发现的基础上,基于目标灰度信息,研究遥感影像中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边界提取方法.由于研究对象是大区域中的小目标,无法直接利用灰度直方图寻找分割目标的灰度分布范围.本文提出了一种典型区域法,方法是利用区域中分割目标密集的多个典型小区域的灰度直方图计算所有目标的分割阈值.由于影像中地物众多,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提高计算速度,先利用双阈值分割法对目标进行粗分割,再对其进行小波变换,利用其模值,以及结合目标灰度信息,可以将目标边界快速地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88.
区域性地震滑坡信息获取目前主要通过遥感目视解译和计算机提取,存在主观性强、耗时费力、提取精度低等问题,导致难以满足灾后应急调查、灾情评估等方面的应用需求。采用资源三号、高分一号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汶川震区为实验区,在地震滑坡灾害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尺度最优分割方法构建多层次滑坡对象,融合光谱、纹理、几何等影像特征和地形特征信息建立多维滑坡识别规则集合,基于高分辨率影像认知模式与场景理解过程提出滑坡分层识别模型,从而实现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及其滑源区、滑移区和堆积区的准确识别。实验区分析结果显示最低识别精度为81.89%,而滑坡的堆积区最容易被分辨,识别方法具有可推广性。研究成果可为灾后应急调查提供技术支撑,并促进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地质灾害应用。  相似文献   
89.
大型水域水岩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大量实际资料及深入的研究成果,较全面地论述了人工大型水域水岩相作用及其导致的主要地质灾害,包括水库诱发地震,库岸崩滑,水岩作用导致的大坝溃决,以及水库淤积导致的大面积环境恶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0.
典型干旱地区陆面特征的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5,他引:14  
运用NCAR -LSM (Landsurfacemodel)模式对典型干旱区—沙漠站进行了独立试验 (Off line) ,检验了LSM模式在典型干旱地区的性能 ,并分析了典型干旱地区的陆面特征。结果表明 :LSM模式对干旱地区有较好的模拟性能。在不同的季节 ,典型干旱地区的感热和潜热有着不同的特征 ,4月份的感热通量较大 ,约为 4 0 0W·m-2 ;1月和 8月相对较小 ,约为 2 30W·m-2 。 1月和 4月的潜热通量很小 ,约为 4~ 6W·m-2 ,可以忽略 ;但 8月份的潜热通量大 ,平均最大约为 12 0W·m-2 ,当有降水发生时 ,潜热通量可达 5 70W·m-2 ,与感热通量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