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63篇 |
免费 | 2533篇 |
国内免费 | 62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267篇 |
地质学 | 18334篇 |
海洋学 | 168篇 |
综合类 | 943篇 |
自然地理 | 1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2篇 |
2023年 | 378篇 |
2022年 | 483篇 |
2021年 | 528篇 |
2020年 | 499篇 |
2019年 | 577篇 |
2018年 | 513篇 |
2017年 | 674篇 |
2016年 | 818篇 |
2015年 | 787篇 |
2014年 | 1054篇 |
2013年 | 841篇 |
2012年 | 1091篇 |
2011年 | 975篇 |
2010年 | 915篇 |
2009年 | 777篇 |
2008年 | 698篇 |
2007年 | 772篇 |
2006年 | 717篇 |
2005年 | 632篇 |
2004年 | 629篇 |
2003年 | 562篇 |
2002年 | 523篇 |
2001年 | 560篇 |
2000年 | 540篇 |
1999年 | 499篇 |
1998年 | 483篇 |
1997年 | 459篇 |
1996年 | 421篇 |
1995年 | 329篇 |
1994年 | 256篇 |
1993年 | 192篇 |
1992年 | 170篇 |
1991年 | 130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93.
大吉山钽铌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吉山钽铌钨矿位于3组构造复合部位,矿体赋存于燕山期白云母花岗岩中,形态产状与岩体一致,矿石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组分Ta2O5、Nb2O5含量变化简单、均匀,WO3含量变化复杂、不均匀,表现为富矿巢特点.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和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成岩成矿演化是主导成矿作用,与石英脉型钨矿床在成因、时空间密切联系,可概括为"五层楼"加"基座"式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4.
莲花山斑岩型钨-金矿床蚀变类型可以分作钾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青盘岩化。矿化表现为黑钨矿化、白钨矿-硫化物矿化、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及黄铁矿化。蚀变在水平和垂向上具有分带性。由内向外由钾化向云英岩化、叠加蚀变带、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青盘岩化转化。由浅向深,钾化增强,云英岩化减弱,被叠加蚀变带和绿泥石化及绢云母化所代替。矿化由内向外表现为由黑钨矿化向白钨矿化、多金属硫化物矿化、黄铁矿化转变,由浅向深由钨矿化转变为金矿化及多金属硫化物矿化。与典型斑岩型矿床蚀变分带对比,莲花山斑岩型矿床不同原岩类型蚀变特征变化较大,矿化则表现出富钨、金贫铜及钨金共同产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小秦岭金矿田中陈耳金矿床矿体宏观特征、矿石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特征、围岩蚀变、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结合前人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成果, 显示本区主要存在2期成矿及叠加成矿作用:早期印支期形成蚀变糜棱岩型金矿, 成矿作用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晚期燕山期形成石英脉型金矿, 成矿作用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2期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控矿构造的方向性质、围岩蚀变、流体包裹体特征均有较大差异, 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叠加但不完全重叠, 叠加成矿作用使矿体进一步富集。指出本区金矿具有叠加改造成矿作用的特征, 在东西、南北向构造交汇部位是找金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96.
中国中元古代裂谷作用及其对层控铜矿床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华仁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9,13(2):150-160
本文以中国几个重要的层控铜矿为例,并以东川式铜矿及其成矿构造背景——昆阳拗拉谷为重点,分析了它们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其它地质特征,指出它们均受裂谷—拗拉谷或类似的拉张-裂陷构造所控制,并归纳了这类矿床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7.
98.
卓玛矿床位于云南香格里拉格咱弧东北部,属斑岩-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矿区石英二长斑岩内及附近,严格受NW向断裂控制。卓玛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黄铁矿-石英(Ⅰ)、黄铁矿±黄铜矿--石英(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石英(Ⅲ)及贫硫化物-石英-碳酸盐(Ⅳ)四个成矿阶段。通过对各成矿阶段研究样品石英颗粒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及激光拉曼光谱研究,探讨卓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结果表明:Ⅰ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富CO_2及气液两相型包裹体;Ⅱ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碳质、富CO_2、含CO_2及气液两相4种类型包裹体;Ⅲ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含CO_2及气液两相型包裹体;Ⅳ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富CO_2、含CO_2及气液两相3种类型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显示碳质包裹体主要成分为CO_2和CH_4,而CO_2包裹体中除CO_2和CH_4气相成分外,还有部分H_2O。因此,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卓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的CO_2--CH_4-Na Cl--H_2O体系热液。成矿过程中,流体温度和盐度数值略有降低趋势,成矿流体的不混溶作用是导致成矿物质大量卸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
卡拉麦里地区处于中亚—兴蒙成矿域东准噶尔成矿带的南段,晚古生代增生—碰撞过程明显、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矿产资源丰富。晚古生代增生—碰撞成矿作用集中在两个时期,卡拉麦里北缘至野马泉为主的泥盆纪和卡拉麦里构造带为主的早石炭世中晚期—二叠纪。本文在综合研究基础上,根据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增生—碰撞过程的地球动力学和成矿特征,将成矿系统划分为:泥盆纪活动大陆边缘斑岩型金成矿系统,早石炭世中晚期后碰撞挤压—伸展转换阶段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金铜成矿系统,晚石炭世—二叠纪后碰撞伸展阶段造山型金铜成矿系统和岩浆热液型锡金成矿系统,以后3类为主。矿床组合包括: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岩浆期后热液脉型金矿、斑岩型铜金矿、构造控制脉型铜矿和云英岩—石英脉型锡矿。认为该地区的泥盆纪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可能被晚石炭世—二叠纪后碰撞造山型金成矿系统所叠置而不易识别,后碰撞作用主导了该地区主要成矿系统,大陆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地幔上涌产生的走滑伸展构造—壳幔岩浆作用—混合流体作用是卡拉麦里地区金属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0.
研究表明,在砷、汞、锑、金矿床中普遍含有较高的铊,并发现富铊雄黄矿和铊单矿物。铊亲硫和亲石地球化学性质决定铊赋存形式。在岩矿石中铊主要呈单矿物,分散状态铊占次要地位。根据富铊雄黄矿床成矿特点,铊赋存状态,岩矿石中铊含量及其与砷、汞、锑、金相关关系,尝试性提出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岩矿石中铊含量>10×10~(-6),5×10~(-6)—10×10~(-6),1×10~(-6)—5×10~(-6),分别为矿床、矿田和矿带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