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39篇 |
免费 | 1236篇 |
国内免费 | 16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9篇 |
大气科学 | 1598篇 |
地球物理 | 2807篇 |
地质学 | 2782篇 |
海洋学 | 518篇 |
天文学 | 39篇 |
综合类 | 397篇 |
自然地理 | 2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193篇 |
2021年 | 281篇 |
2020年 | 243篇 |
2019年 | 284篇 |
2018年 | 205篇 |
2017年 | 225篇 |
2016年 | 275篇 |
2015年 | 267篇 |
2014年 | 312篇 |
2013年 | 329篇 |
2012年 | 366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307篇 |
2009年 | 345篇 |
2008年 | 310篇 |
2007年 | 390篇 |
2006年 | 393篇 |
2005年 | 368篇 |
2004年 | 292篇 |
2003年 | 296篇 |
2002年 | 261篇 |
2001年 | 270篇 |
2000年 | 248篇 |
1999年 | 273篇 |
1998年 | 267篇 |
1997年 | 221篇 |
1996年 | 244篇 |
1995年 | 260篇 |
1994年 | 184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6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南海热带气旋的气候变化及强度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南海海域1949~2007年6~10月份热带气旋(以下简称TC)年、月频数和TC中心强度的历史资料统计文件,分析TC的年月变化。结果表明:近50年,TC具有10a左右的周期变化,1964~1974年和1985~1995年为南海两个强台风以上级别频发期,1997~2006年为TC频数少且强度弱的时期。同时TC强度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中沙北部海域和东沙西部海域为强台风多发生区,各月TC强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且其加强通道具有南-北-南阶段性变化。另外,通过分别对1949~2007年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及海温场的格点资料和TC强度历史资料的相关计算,选取高相关格点,根据相关权重组成组合因子,构建二次型预测方程,做年月TC强度预测。预测检验结果显示,冬季的高度场和海温场对次年的TC强度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3.
Wang Chunzhen Huang Hanming and Wang Biquan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SB Beijing China 《中国地震研究》1998,(3)
We propose the pseudo-periodicity method and its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indexes for the occurrence time of earlier strong aftershock. We conducted tests of regressive prediction, and the R-value of the tests is 0.45, indicating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74.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九层大气环流模式(简称IAP 9L2°×2.5°-AGCM)分析了大气初始场对短期气候数值预测的影响,分别从实际观测海温、海冰的外强迫和气候态海温、海冰的外强迫出发,进行两组集合回报试验,每组包含3个试验,分别将实时NCEP-Ⅱ资料和对NCEP-Ⅱ资料经5 d平滑、11 d平滑后的资料作为大气初始场,进行17 a(1988—2004年)集合回报试验,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比较相关系数定量检验出大气初始场对热带地区可预报性影响较小,而对中、高纬度地区影响很大。通过对6个试验中对应气象要素在对流层各层距平时间相关系数以及17 a空间异常相关系数均值比较分析发现对东亚(中国)地区夏季气候而言,NCEP-Ⅱ资料经5 d平滑后生成的大气初始场对应回报试验结果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75.
针对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内在关系,考虑地面沉降受到自身变化规律的影响,建立基于库伊克变换的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地区地面沉降统计数据进行模拟预测,有效实现该地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以及本身之间的定量模拟,并探讨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库伊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域的地面沉降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76.
2003年9月27日俄蒙中边界7.9级地震的中期预测及其重要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9月27日在俄罗斯(靠近蒙古、中国边界)发生了7.9级地震。作者在两年前对俄蒙中边界7.9级地震作过中期预测,预测意见和这一巨震的比较表明:这一预测是成功的,预测的依据是清楚和明了的。这显示了12个8级左右巨震的空间有序图象。6对对应地震的迁移速度(v)的平均值为14.50km/a,6个v值的变化范围在10—22km/a之内。从而提出:在地壳深处(甚至上地幔上部)可能存在一种巨型结构,它在控制着这些巨震的有序和重复迁移。 相似文献
77.
78.
本文利用台风移动方程对作用在台风上的各力进行了诊断分析:主要力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二者同量级,其他各力约小1-3个量级;当台风加速移动时,气压梯度力小于地转编向力;减速移动时,气压梯度力大于地转偏向力。用预报方程计算得到的台风路径与实际台风路径在趋势上近于一致,预报误差约为200km。 相似文献
79.
回顾和总结了地震波方法在青海省地震预报工作中的研究应用情况,提出了影响该方法应用的问题,介绍了利用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开展研究的优点,同时也介绍了深入开展地震波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0.
张北6.2级地震发生在小震条带上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分析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震分布格局,发现张北地震前存在小地震条带。条带由20余年持续发生的小震组成,与华北地壳应力场最大剪切应力方向相同,是燕山-渤海地震构造带的西延段落。6.2级强震发生在条的东端。文中讨论了张北地震地点预测失误的原因,提出采用地震学和地震地质学交叉,融合的思路,分析观今小地震活动图象、震源机制资料,从构造学,运动学,动力学角度,研究地壳深部地震构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