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2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533篇
测绘学   715篇
大气科学   750篇
地球物理   284篇
地质学   562篇
海洋学   234篇
天文学   500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高国英  韩月鹏 《内陆地震》1995,9(4):357-362
对1880 ̄1993年新疆及邻区7级以上强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研究时段内7级以上强震活动有明显的活跃与平静交替现象。研究时段内的强震活动经历了5个轮回,每个轮回包括一个平静幕和一个活动幕,每个活动幕都有相对的主体活动区,主体活动区和7级以上单个强震都具有沿西昆仑-南天山-北天山-阿尔泰地震带往返迁移的特征。各地震带6级以上地震活动也具有明显的由西南向北东整体迁移的特征,并且这种时、空、强  相似文献   
152.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5,9(4):363-368
从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地震事件,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用于灰色灾变预测GM(1,1)中,建立了地震预测的模糊灰色模型。用此模型讨论了南北天山四个区(带)的震级序列,在等维情况下,对比了模糊灰色方法与单纯灰色方法的优劣,讨论了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最后给出了不同目标震级下各区(带)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53.
陈学庭 《地震研究》1995,18(1):29-40
本文根据Aki的尾波散射理论,在前几年圈定的滇东重点监视区范围内量取了11个台近站2500个地震尾波资料,计算了各台在研究的大区域及6个小区域内的随时间变化的Q值,并分析了其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得出滇东重点监视区在未来3至5年内不会有7级以上大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4.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the 7-year BUV data set has been reexamined by a comparison with a fairly large set of ground Dobson and M-83 instruments. The satellite-ground intercomparison of total ozone was done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ground observation techniques (observation code) and different instrument exposure (exposure code) and for various distances of the subsatellite point from the station. Because of the existing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total ozone, at a given station the bias ground-BUV tends to be smaller when the subsatellite point is at a latitude higher than the station's latitude. Knowing the total ozone gradient at a given station, the BUV total ozone has been corrected to account for the ozone gradient and the correlation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ground observations. These correlations seem to offer no improvemen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ground ozone and the actual BUV ozone at distances of the subsatellite point from the station within 200 km from the station used in previous studies.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BUV-ground correlation reveals information on the noise level of the measurements an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percentage mean bias: (Ground-BUV)×100/(Ground) is discussed. Both on short and on longer time scales it appears that the BUV derived recommended total ozone data set is reasonably good and possible instrumental drifts are not large. The analysis includes an extension through April 1977 of the BUV and contour-derived total ozone trends byLondon andLing (1980). Ove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both data sets (contour and BUV) show comparable trends over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which range from –3 D.U./year to –5 D.U./year during the 7-year period April 1970–April 1977.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however, long-term variation in total ozone cannot be determined from ground observations alone. It is concluded that for unknown reasons during the 7-year period of study, total ozone has been decreasing over most of the globe. The negative growth rates at high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re high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55.
结合新疆克拉玛依三座坝线均长达5km左右的平原水库,介绍了由于地质环境影响大坝沉降和位移而建立变形监测控制网、观测方法、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6.
地面起伏对成像及雷达景象匹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勤  李启炎 《测绘学报》2002,31(Z1):50-55
景象匹配是飞行器导航与定位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雷达图像匹配由于具有全天候的特征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分析了实时雷达图像成像方式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地面高程起伏对雷达图像构像的影响,并进一步推导出在实时雷达图像上,图像像点位移与地面高程起伏的具体关系;以及为了保证一定的匹配定位精度,对于实飞地区地面起伏的定量要求.同时还对导航定位匹配所用的参考基准图受地面高程起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并对理论情况和实际图像进行了计算分析与比较,最后得出在给定匹配精度的情况下,生成参考图时对成像区域内点之间的高差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157.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patial knowledge related to a line,and the characteristic points of lines is detected.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line generalization,new algorithms for identifying characteristic line points are presented.These characteristic points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algorithms of line generalization.An algorithm for identifying bends is shown.In this paper,improved algorithms based on those by Douglas-Peucker,Visvalingam and Whyatt are shown.In this test,the progressive process of line generalization is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158.
刘家仁 《贵州地质》2002,19(1):52-59
为了简化地质构造力学分析,本文探讨了用内力线来描绘应力场的方法,仿照用磁力线描绘磁场的做法,约定以从外力作用点,支承点等处发出的一族主应力迹线为代表内力传递路径的“内力线”,根据弹性理论绘制了部分简单应力场的内力线图,阐述了以简单应力场内力线图为基础绘制复杂应力场内力线图并对之进行分析的方法,同时,文中还对这一方法在山字型构造体系和断裂等板内构造应力场分析,隐伏或未知构及地质的推测,地震预报等方面的应用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59.
施雅风 《第四纪研究》2002,22(4):312-322
1999年 5期《第四纪研究》刊登的“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论文 ,内容丰富 ,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和新鲜讯息 ,发人深思。本文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 ,认为根据新近若干冰期降温值较大的信息 ,就得出冰期降温幅度为过去认识的两倍的普遍性推断 ,还为时过早。青藏高原新近研究表明夏季降温值是较小的 ;冰川平衡线高度取决于以夏季温度为标志所提供的消融热量与全年降雪积累量的平衡 ,单纯就降温值 ,不能决定平衡线下降值 ;全球各地气候、地形差别很大 ,冰期变化也很悬殊 ,不存在全球均一的 1 0 0 0m左右平衡线下降值 ,干旱区的下降值多低于此数。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 (LGM)冰川堆积 (终碛、侧碛 )和侵蚀形态(冰斗、槽谷 )一般保存良好、形态鲜明 ,较易识别 ,近年已获取测年资料 ,证明过去地貌法判别的LGM冰川规模 ,并以此决定的LGM平衡线位置基本恰当 ,当然也有误判者。从 2 0世纪 2 0年代起 ,研究者逐渐认识高原内部主要是中西部LGM平衡线下降值较小 ,经过多次改进的LGM平衡线高度分布图显示约有 1 /3左右地区 ,平衡线下降值不足 30 0m ,实为世所罕见。其原因可能主要在高原西北部是全球惟一高海拔寒旱核心区域 ,为极大陆型或极地型冰川分布区 ,以现代西昆仑山崇测冰川、古里雅冰帽为例 ,平衡线高度  相似文献   
160.
一种基于无反射镜测距仪的测量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基于无反射镜测距仪的联机的全站仪系统,并在一项地形测量和土石方计算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