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327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利用FNL及常规资料,对比分析了2010年2月22—24日(过程Ⅰ)和2015年12月10—13日(过程Ⅱ)天山北坡2次暴雪过程。结果表明,暴雪区上空θse锋区陡立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及次级环流是形成暴雪的主要机制。不同点是:过程Ⅰ暴雪产生在西西伯利亚低涡底部强锋区上,南北支短波槽汇合的区域,冷高压为西北路径;过程Ⅱ是乌拉尔山大槽东移北收,冷高压为偏西路径;2次过程在温压的时间演变上有显著的区别。在高低空配置上也有明显的区别:过程Ⅰ 500 hPa以下为暖平流,以上为冷平流,低层为暖湿结构;过程Ⅱ 700 hPa以下为冷平流,700—600 hPa为暖平流,低层有湿冷空气锲入。过程Ⅰ暴雪区位于θse锋区上,锋区低层强,中高层弱;过程Ⅱ暴雪区位于θse锋区中后部,锋区低层弱,中高层强。水汽输送和输入量及比湿过程Ⅰ大于过程Ⅱ。  相似文献   
112.
李乐倩  张宏福 《岩石学报》2021,37(12):3575-3590
桐柏造山带是连接秦岭造山带和红安-大别造山带的枢纽,一直被认为是三叠纪变质带。本文通过对其南部高压榴辉岩带内榴辉岩和白云母石英片岩的全岩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首次确定该地区的榴辉岩存在早古生代变质作用。榴辉岩主要由石榴石、绿辉石和角闪石组成,含少量多硅白云母、石英和金红石等。榴辉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52±5Ma,这些锆石具有低Th/U比值、低176Lu/177Hf比值,并具有平坦的HREE配分型式和无Eu负异常的特征,即为典型榴辉岩相的变质锆石。因此,452Ma代表该榴辉岩的变质时间。此外,白云母石英片岩中的锆石SIMS定年也获得450±93Ma的下交点年龄,证明白云母石英片岩与榴辉岩皆记录了早古生代的变质事件。榴辉岩的主微量元素及锆石Hf同位素特征反映榴辉岩原岩形成于板内环境,并且在侵位过程中遭到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桐柏造山带内不同岩石类型中早古生代的变质年龄,表明早古生代的变质作用在桐柏造山带内是普遍存在的。同时,桐柏造山带早古生代榴辉岩相变质事件的发现,进一步说明其经历了从古生代到中生代多阶段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13.
哀牢山过山气流的气候效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研讨哀牢山脉北段西南季风与东北季风的过山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114.
佛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海拔梯度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佛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多种性及群落各生长型多样性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与Simpson指数及物种丰富度与海拔梯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则体现了“中国高度膨胀”的规律,即中等海拔高度上多样性高而低海拔和高海拔多样性较低;3)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在1600-1700m之间有个很不明显的峰值,而其它4个指标沿海拔呈单调的下降趋势;4)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中等海拔高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5.
桐柏山太白顶、殷店和天河口一带,发育有大量的L构造岩,拉伸线理极其发育,面理较弱,线理产状向南东东倾伏,倾伏角为1°~20°。桐柏山L构造岩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在三维空间上,L构造岩强烈发育杆状构造,这种“杆”状构造是由大量沿X轴方向定向排列连在一起的椭球体矿物构成的,其变形机制主要为石英的颗粒边界迁移和长石的位错蠕变,形成的平均压力为0.59GPa,平均温度为550 ℃~600 ℃,形成于中-高温-中压环境,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形成深度大致在15~20 km,属于中地壳的产物。L构造岩在桐柏山的发现可能反映了桐柏山造山带中桐柏杂岩岩块相对两侧榴辉岩岩片具有近东西向挤出构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6.
岩溶水径流路径非常复杂,而隧道疏排对岩溶水的影响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长期观测数据以及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重庆东温泉山既有隧道疏排对岩溶水的影响,总结出水平流动带内隧道疏排岩溶水形成的降落漏斗一般可达到隧道标高附近,岩溶裂隙水带内隧道疏排岩溶水形成的降落漏斗仍保持在隧道上方一定高度,渗透性是隧道疏排对岩溶水影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7.
桐柏杂岩的南北边界的剪切带分别是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和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这两条韧性剪切带内都发育杆状构造,且杆状构造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一种特殊的滑脱面结合。由于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相对于殷店-马垅剪切带位置明显更靠近商丹断裂带,早期商丹断裂带的活动在岩石中留下的变形痕迹导致了后期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程度要略强于殷店-马垅剪切带。这两条剪切带都是以简单剪切为主的剪切带,变质条件也相似,都属于角闪岩相变质,处于中-下地壳流变层位置。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的活动年龄为171~142Ma,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的活动年龄为164~137Ma,两条剪切带的主活动期都在中-晚侏罗世,在早白垩世随着岩浆活动的峰期到来慢慢减弱停止。桐柏造山带在印支晚期碰撞挤压背景下的向东挤出不是一个整体的挤出,而是有层次的差异挤出,挤出的同时层与层之间会发生滑动,滑脱面类似滑动的润滑剂,酷似"管状流动"的构造。在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和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的牵引作用下,整个桐柏造山带由西向东发生管状流动。  相似文献   
118.
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上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斌  陈亚明  周志宇 《中国沙漠》2007,27(3):483-490
采用封顶埋管法对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上土壤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以及N净矿化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海拔1 370~2 940 m的范围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降低。②土壤N净矿化速率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呈现出明显的“V”字型变化规律,在海拔2 940 m 处最高(平均为0.272 mg·kg-1·d-1),在海拔2 100 m处最低(平均为0.001 mg·kg-1·d-1),之后又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上升,在海拔1 370 m处达到0.136 mg·kg-1·d-1的水平。③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矿化氮含量(NH+4-N +NO-3-N)与土壤含水量、全氮、有机质、群落中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但土壤N净矿化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全氮、有机质、容重、pH值之间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9.
晨明岩体位于小兴安岭东南段,其岩石组合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所测定样品中的锆石均具有振荡生长环带,结合Th /U 比值,表明这些锆石为岩浆成因,LA--ICP MS U--Pb 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分别为432. 8 ± 1. 2 Ma 和431. 9 ± 1. 7 Ma,即早志留世。晨明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 值为1. 16 ~ 1. 40,属于过铝质花岗岩; 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Rb、Ba、U 和Th) 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 Nb、Ta、Ti) 和P、Sr 以及重稀土元素。上述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其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样品的过铝质特征暗示其形成于陆壳加厚环境。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晨明岩体形成于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碰撞拼合环境,即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可能在早志留世碰撞拼合。  相似文献   
120.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from land under various traditional and current land uses in Mediterranean mountain areas, using long‐term data from an experimental station in the Aísa Valley, Central Spanish Pyrenees. Monitoring at this station has provided 20 years of data that can help explain the hydr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that have been observed at larger spatial scales, and also the changes that have occurred to som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s of the Mediterranean middle mountains. In spite of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small experimental plots,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consistent with other studies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and confirm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land use changes on runoff generation and sediment yiel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 cereal cultivation on steep slopes (both alternating cereal cultivation and fallow on sloping fields and shifting agriculture on the steepest slopes) represents a major problem for soil conservation. This explains the occurrence throughout the Mediterranean mountains of many degraded hillslopes, which show evidence of sheet wash erosion, rilling, gullying and shallow landsliding; (ii) farmland abandonment has led to a marked reduction i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as a consequence of rapid plant recolonization, particularly by dense shrubs; (iii) the natural transformation of abandoned fields into grazing meadows has reduced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Land use trends in the Mediterranean mountains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generalized farmland abandonment and a decrease in livestock pressure. From a hydr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main consequences have been a reduction in overland flow from the hillslopes, and a reduction in sediment sources, with differences up to one order of magnitude in sediment yield from dense shrub cover and grazing meadow areas compared with areas under shifting agriculture.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