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87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Abstract. The Furong tin orefield, located in southern Hunan, China, is a newly-discovered super-large tin orefield. In contrast to most other tin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S-type granites, the Furong tin deposit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Qitianling A-type granite. The 3He/4He ratio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pyrite and arsenopyrite from this orefield range from 0.13 to 2.95 Ra.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post-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on the helium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ore-forming fluid inclusions are estimated negligible. Thus, the analytical values of helium isotopic composition basically represent the original values of ore-forming fluids at the time they were trapped.
The 3He/4He ratios of ore-forming fluids from the Furong orefield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mantle-source components. It supports the idea that both the Furong tin orefield and Qitianling granite formed under the geodynamic background of mantle upwelling and crustal extension.  相似文献   
82.
碎斑熔岩在黑矿型矿床成矿作用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银矿田火山碎屑岩及赋矿岩石的深入研究表明,该地区存在一种长英质侵出相火山岩——碎斑熔岩。其主要特征是:①产于矿田酸性火山岩穹的火山活动中心或古火山喷口位置,代表中酸性火山作用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其典型者如折腰山石英角斑质碎斑熔岩体,规模为2×0.5km2,有次火山相石英钠长斑岩和各种火山碎屑岩如晶屑凝灰岩、集块岩及熔岩等分布在其四周;②碎斑熔岩中碎斑为长石和石英,具破而不碎、碎而不离或离而不远的特征,③基质具霏细结构,但多数已发生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黄铁矿化等;④岩石化学上同该地区喷出相石英角斑岩相当,SiO2均大于70ωB%,具有较高的Al2O3含量和Na2O/K2O值,分别为11.16~14.90和1.78~7.43,具I型与S型的混合型特征,⑤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具平坦型和富集型两种,分别与白银矿田东西两段酸性火山岩成因类型相对应,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碎斑熔岩与区内石英角斑岩属同源岩浆的衍生物.海相火山岩中碎斑熔岩的确立,不仅增加了海相火山作用形式,即便出作用,而且因其占据火山活动中心或岩浆通道位置,在成岩或火山作用期后便成为海底热液对流循环成矿作用中心即热液喷流口.它既标志着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的相对时期,是在火山作用晚期侵出相碎斑熔  相似文献   
83.
江西定南车步钛铁矿田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淦 《江西地质科技》1997,24(3):101-106
钛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定南车步钛铁矿田,已查明中型矿床1处,发现矿点多处,远景较好,是江西省重要钛矿田。矿田位于两个细板块的接合部,矿床主要赋存于含矿中基性岩风化壳中。  相似文献   
84.
湖南瑶岗仙矿田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湖南瑶岗仙矿田内以钨矿区为中心的Ag、W、As、Sn、Au、Pb、F、Cu、Zn等综合异常特征,并结合矿田地质背景,指出矿田内具有良好的找银矿前景。  相似文献   
85.
玲珑金矿田矿物组合与地球化学分带及矿体定位预测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详细讨论了玲珑金矿田矿物组合和元素的空间分带,二之间的一致性说明矿物组合的空间分带是宏观的元素地球分带,且具有远程有序和短程无序的特点。同时在矿田水平方向上,由于SE→NW金属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呈增加的趋势,由少硫化物蚀变岩型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变化。由于不同矿物组合的矿脉赋矿标高具有较大的差异,这为矿体的定位预测提供了矿物学依据;另外矿物组合的垂向分带,对判定矿体的剥蚀深度和延深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相山矿田热液水云母化及其与铀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相山铀矿田广泛发育热液水云母化,且水云母以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居多。对典型矿床围岩、蚀变岩石和矿石中粘土组成的定量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随着U元素的逐渐富集,粘土矿物存在蒙皂石→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伊利石的转化过程,而且这一转化过程在本区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这一研究结果很好解释了相山矿田以群脉矿床的为主的特征;蚀变岩石中高蒙皂石含量的粘土矿物为后期富大矿起了富集U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首次对延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矿田内产出的燕山晚期花岗杂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获得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的3组锆石谐和年龄数据,分别为98.4~109.0Ma〔加权平均值为(104.6±2.5)Ma,n=10,MSWD=0.71,置信度0.70〕、98.3~108.3Ma〔加权平均值为(106.7±1.6)Ma,n=12〕和104.4~118.8Ma〔加权平均值为(111.7±2.8)Ma,n=12〕,指示它们的岩浆侵位时限在112~104Ma之间,相对侵位时序为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到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考虑到它们在成矿元素和地质上与矿化的密切程度以及控(容)矿断裂的张扭性特征,进而确定大规模的金铜矿化应发生在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之后,闪长玢岩之前,或在104.6~102.1Ma之间,成矿环境应处于早白垩世晚期伊泽奈崎板块向古亚洲大陆边缘俯冲消亡、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燕山造山期末的走滑、伸展构造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88.
湘南骑田岭芙蓉锡矿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和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芙蓉矿田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从成岩到主成矿阶段的有关矿物中,以富含CO2包裹体和出现大量高盐度包裹体为特征.从成矿作用早期到主成矿期直至成矿期后无矿石英脉,其均一温度由290~560℃逐渐降至230~450℃(主成矿期),无矿石英脉仅为150~220℃;其盐度w(NaCl)相应由47%~67%逐渐降至10%~57%,最后为4%~6%.似伟晶岩石英、矽卡岩的透辉石中群体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主要成分是H2O(w(H2O)=66.34%~71.54%)和CO2(w(CO2)=28.33%~33.5%),其CO2含量比大脉型W,Sn矿床中的CO2含量高出一个数量级,同时远远高于大厂锡石-硫化物型锡矿床中的CO2含量;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Na+,其次是K,Na+/K+=16;阴离子中Cl-很高,其Cl-/H2O比值较大脉型W,Sn矿床高一个数量级以上,但与大厂锡石-硫化物型锡矿床中的Cl-/H2O比值较接近.似伟晶岩石英、矽卡岩的透辉石和锡石-硫化物石英中单个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同样表明,其成矿流体主要是H2O,其次是CO2,液相中x(H2O)= 66.9%~89.1%, x(CO2)=8.1%~15.5%.  相似文献   
89.
矿田位于上扬子地块与华南裂陷槽的结合部,多次构造运动造就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印支和燕山五个构造层。区内广布的元古界地层中Au,Sb,W,Cu,Pb和Zn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上部大陆地壳的平均值,形成一个巨大的微量元素资源库,为区内矿源层。唐浒坪复背斜、沃溪-冷家溪断层、滴水坪-明溪口断层等为区内控矿构造。矿田处于兴安 -太行 -武陵巨型重力梯度带上,在通道-溆浦-安化航磁负异常带北东段和常德幔隆与麻阳幔隆的鞍部。区内发现分散流金异常 26处,面积 2 ~32km2,金峰值 (500 ~4350)×10-9,沃溪金矿最高达4900×10-9;铜异常 5处,面积 2~22.5km2,铜峰值 (40 ~200)×10-6,最高达 316×10-6。研究认为该矿田具良好的找矿前景,可划分为Ⅰ、Ⅱ、Ⅲ级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0.
赣中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恢复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古化石资料和前人研究表明,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时代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对这套变质岩的原岩组成和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大部分变质碎屑岩样品以中等Si O2含量、高的K2O/Na2O值和较高的Fe2O3T+Mg O及低的Ca O含量为特征。所有样品的稀土元素具有∑REE总量较大、轻稀土富集和Eu亏损的特征。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解中各样品的总体组成模式相当接近,稀土配分型式为右倾式,与后太古宙页岩和上地壳相似。西蒙南图解和涅洛夫图解表明,神山组原岩主要为复矿物砂岩和长石砂岩,库里组原岩主要为石英岩质砂岩及长石砂岩;上施组原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及少量硅质泥灰岩、泥质砂岩。结合变余构造特征分析认为,这套变质碎屑岩形成于滨浅海—陆棚沉积环境。所有样品中Th/Sc比值变化范围较小(0.5~1.1),而Zr/Sc比值变化范围较大(8~24),揭示了变质岩源区成分复杂,可能经过多次沉积循环。在Th-Sc-Zr/10和La-Th-Sc图解中,大部分数据落入大陆岛弧区,说明该套岩石可能沉积于靠近大陆岛弧的相关盆地。Hf-La/Th图解表明,原岩的物源大部分来源于古老地层的抬升剥蚀,酸性岛弧源区仅占少数,说明其沉积时期岩浆活动并不明显,而物源区伴有构造隆升,结合地化特征分析推测赣中相山基底变质岩原岩形成于华夏地块与扬子板块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残留海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