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21.
石榴石-白云母温度计的合理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量天然变泥质岩石样品的相关数据, 采用经验标度方法, 修正了石榴石-白云母温度计. 采用非对称Fe-Mg-Mn-Ca石榴石活度模型和对称Fe-Mg白云母活度模型分别描述石榴石、 白云母的非理想混合性质. 所采用变质岩石的变质条件为490( 700℃、 238(1306 MPa. 其中, 以11个氧原子为基础计算的白云母中Fe原子数在0.03(0.19之间、 Mg原子数在0.04(0.16之间, 石榴石Fe/Mg比值在3.387(18.986之间、锰铝榴石分子在0.01(0.289之间、钙铝榴石分子在0.028(0.273之间. 假设压力计算误差为±200 MPa、 白云母中Fe、 Mg分析误差各为±5%, 石榴石中Fe, Mg, Mn, Ca的分析误差各为±5%, 则本文的石榴石-白云母温度计偶然误差为±37℃. 假设白云母中分别含有10, 20, 30, 40, 50%的Fe3+, 则计算得到的温度, 比将白云母中Fe全部作为Fe2+时得到的温度分别低1 ( 6, 2 ( 12, 3 ( 16, 5 ( 24, 7 ( 29℃. 根据修正的温度计计算温度不仅与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计算结果十分接近, 并且能准确反映递增变质带、 热接触变质晕等典型变质地质体不同变质地带温度的有规律变化情况. 该温度计使用范围为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的低压至高压变质岩石. 使用该温度计时, 可以将石榴石、 白云母中Fe全部作为Fe2+.  相似文献   
122.
通过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和矿物共生组合分析,利用地质温度计估算十字石、蓝晶石和红柱石的形成温压条件,以揭示十字石、蓝晶石和红柱石的形成与本区西川河断裂区域变质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西川河断裂以北地区出露的十字石和蓝晶石形成条件受压力控制(P=5.5-7Kpa),变质温度为520-550℃;而西川河断裂以南地区出露的红柱石的形成条件主要受温度控制(T=570-600℃),压力小于3Kpa。西川河断裂控制了南北地区的变质条件,进而控制了特征变质矿物十字石、蓝晶石和红柱石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3.
124.
构成世界各大陆基底的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区或称麻粒岩相区,是下部地壳的代表。它的研究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赋存有大量矿产),而且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因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成为各国地质界的热门。当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前寒武纪麻粒岩相区以及下部地壳的性质及其组成;②麻粒岩相的形成条件和机制,温压条件测定方法的选择;③麻粒岩相区变质流体的性质及其作用;④下部地壳的地球化学研究;⑤麻粒岩相区地质学和岩石学研究及它们的动力学模拟(P-T-t轨迹)。  相似文献   
125.
为了获取较多的来源于地球深部热源的温度信息,在浅层土壤测温中,必须认真分析严重干扰地表浅层温度场分布的因素,力图通过正确的校正将其影响的幅度压低。文中分析了地表状况不同(不同土质、不同植被条件)对地表浅层温度场的影响,提出了几种校正方法并重点讨论了求热扩散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6.
山东胜利油田第三系碎屑岩的埋藏成岩作用与储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在新生代为一持续下沉的断陷盆地,碎屑岩十分发育.有些埋藏成岩矿物,其出现深度的温度,等于或接近于其他学者对这些矿物的实测温度.这类成岩矿物包括石英(次生加大)、自生高岭石、自生石榴石、腐蚀状绿帘石及粘土矿物等.根据与温度有关的各种成岩作用,可划分出浅成、中成、深成和超深成四个岩带.业已查明,埋藏成岩带可用以划分和评价碎屑岩储油层.  相似文献   
127.
晋北恒山地区变质作用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施莱纳玛克斯分析方法,编制岩石成因网系图,讨论本区两套变质岩系的变质作用特征和演化。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物对地温地压计的研究表明,恒山群和繁峙群分别为两期变质作用的产物,其变质程度分别为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本区变质作用随时间的演化而减弱,与地壳演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8.
129.
江苏六合橄榄岩包体的矿物化学,稀土元素组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根据1块橄榄岩包体矿物化学组成,得出由Khler-Brey法和Sachtleben-Sechth法算得的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的平衡温度分别为750℃~950℃和1100℃~1200℃,表明了岩石圈不均一的分层特征。矿物化学组成的准确定量对温度的确定至关重要。岩石中重稀土和易熔元素的不相关表明,地幔曾发生过一种富化过程,使轻稀土偏离相关性,重稀土基本不变,这一过程可能是岩石圈中原始地幔和地幔残余物质的混合。  相似文献   
130.
山东昌潍古近系原型盆地粘土矿物的成岩演化与古地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昌潍盆地形成于古近系的古新世-始新世早期(Ek-Es_4),本文主要研究昌潍盆地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古地温。昌雄古近系(Ek-Es_4)原型盆地的粘土矿物种类有:无序高岭石、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和辉绿泥石(铁斜绿泥石)。利用粘土矿物温度计估算了盆地埋藏深度的古地温,探讨了古近系(Ek-Es_4)原型盆地的成岩作用和有机质热演化阶段。研究表明: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伊/蒙混层矿物(L/S)由无序向有序连续转变;高岭石的有序性、伊利石和绿泥石的结晶程度趋于增强。根据伊/蒙混层矿物(L/S)地温计获得盆地不同深度的成岩温度范围;成油深度约为3000~4000m±。现今地温与古地温的对比,显示盆地存在热异常,导致热异常的形成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盆地曾经历过地壳抬升阶段;(2)盆地内有岩浆活动热事件发生;(3)盆地裂陷期的构造动力学作用导致古地温梯度过高。昌潍原型盆地较高的古地温梯度吻合于裂陷盆地构造动力学演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