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16篇 |
免费 | 4130篇 |
国内免费 | 638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19篇 |
大气科学 | 4670篇 |
地球物理 | 5698篇 |
地质学 | 10614篇 |
海洋学 | 3483篇 |
天文学 | 231篇 |
综合类 | 1942篇 |
自然地理 | 34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5篇 |
2023年 | 426篇 |
2022年 | 881篇 |
2021年 | 1058篇 |
2020年 | 1216篇 |
2019年 | 1334篇 |
2018年 | 1118篇 |
2017年 | 1282篇 |
2016年 | 1407篇 |
2015年 | 1505篇 |
2014年 | 1581篇 |
2013年 | 1795篇 |
2012年 | 1643篇 |
2011年 | 1659篇 |
2010年 | 1347篇 |
2009年 | 1502篇 |
2008年 | 1511篇 |
2007年 | 1567篇 |
2006年 | 1488篇 |
2005年 | 1319篇 |
2004年 | 1168篇 |
2003年 | 1001篇 |
2002年 | 939篇 |
2001年 | 782篇 |
2000年 | 728篇 |
1999年 | 651篇 |
1998年 | 602篇 |
1997年 | 523篇 |
1996年 | 462篇 |
1995年 | 426篇 |
1994年 | 380篇 |
1993年 | 319篇 |
1992年 | 192篇 |
1991年 | 173篇 |
1990年 | 113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88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5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江西2012年5月12日大暴雨过程水汽输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2年5月12日江西出现的大暴雨天气水汽输送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大尺度分析,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并不典型,比湿、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整层水汽输送等均不能满足江西出现暴雨时应该达到的水汽条件;但模拟的中小尺度水汽指数能够满足江西发生暴雨的水汽条件。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地区。暴雨出现的区域与整层水汽大值区的水平梯度最大处相吻合。当整层水汽输送值较小时,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中低层,但当整层水汽输送值较大时,水汽输送的高度高度超过500 hPa高度层,仅分析500 hPa高度层以下的水汽输送对暴雨预报会造成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142.
HIRS/3资料的反演是一个典型的非适定问题,而奇异值分解法(SVD)是一种解病态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有效方法,它在遇到矩阵的不适定问题时依然可以保持其数值稳定性并能尽量多地利用各探测通道的有效信息。将SVD方法应用于卫星资料的温度反演问题中可以将资料空间和参数空间分型,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反演大气温度廓线。通过理想资料试验,分析了温度廓线初猜值、水汽廓线误差等因素对温度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HIRS/3资料来说,用SVD法反演大气温度廓线时只能截取一定的阶数,以取4~7为宜;温度廓线初猜值的选取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较大,当模式层的中层误差较大时得到的反演结果最稳定;水汽廓线的扰动对中低层的温度反演结果和第5,8,10,11和16通道的亮温值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3.
基于WRF/Chem(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ing/Chemistry)模式对2015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我国北方一次大范围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重污染过程进行了模拟。与观测资料对比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PM2.5浓度及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适用于此次污染事件的机理分析。动力、热力条件及化学转化等因素对此次强污染事件形成的机理分析表明,动力因子主要通过表面风和垂直风切变的减弱对此次污染事件造成影响,边界层逆温等热力因子促进了大气稳定性的增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依据PM2.5组成成分变化分析可知,硝酸盐、硫酸盐和有机碳在此次事件中含量增加,说明机动车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所致的二次气溶胶生成对PM2.5污染加剧起重要贡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子相对贡献率量化解析结果表明,热力因子在此次污染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方差贡献率为52%,动力因子次之,方差贡献率为34%,而化学转化方差贡献率约为14%,说明气象条件,尤其是热力条件是引起此次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4.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对全球气候的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uropean Re-Analyses 5, ERA5),对比分析了2020年7月淮河上游地区的两次江淮气旋过程,并结合海洋—大气—波浪—泥沙耦合模式(Coupled 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system, COAWST)进行敏感性试验,探讨同一气候尺度背景下,高低频大气环流形势和海气耦合作用对江淮气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空环流形势的高频变化和海表温度的升高对气旋的大风影响和强度发展有重要作用。低空环流形势中,存在“气旋—反气旋—气旋”环流天气尺度波列,易造成气旋大风叠加增强;海气交互界面的高海表温度加热作用导致的感热和潜热释放通过气旋北部弯曲锋面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气旋发展提供能量,促进气旋入海后爆发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5.
中国东部降水年际变化的随机动力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个具有门限的非线性随机动力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江淮流域的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门限域中,降水对外部强迫的响应有明显差异,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模式能较好地拟合降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6.
D.L. De Luca 《水文科学杂志》2013,58(8):1536-1558
Abstract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scaling properties and correlation structure of a data set of rainfall time series, aggregated over different temporal resolutions, and observed in 70 raingauges across the Basilicata and Calabria regions of southern Italy, is investigated. Two types of random cascade model, namely canonical and microcanonical models, were used for each raingauge and selected season. For both models, different hypotheses concerning dependency of parameters on time scale and rainfall height can be adopted. In particular, 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which consists of several combinations of models with a different scale dependence of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temporal resolutions. The goal is to improve the modelling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rainfall time series, especially for cases where the variability of rainfall changes irregularly with temporal aggrega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new methodology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data, in particular, for the summer months. In fact, during this season, rainfall heights aggregated at fine temporal resolutions (from 5 to 20 min) are more similar (relative to the winter season) to the values cumulated on 1 or 3 h (due to convective phenomena) and, consequently, the process of rainfall breakdown is nearly stationary for a range of finer temporal resolutions.
Editor D. Koutsoyiannis; Associate editor A. Montanari 相似文献
147.
由于在抗拔承载力和深水安装中的优势,拖曳锚在深水系泊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拖曳锚安装过程中,安装缆绳和锚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安装缆绳在海床土中的反悬链形态将直接影响锚的嵌入和运动,对反悬链形态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锚的嵌入性能、准确预测锚的运动轨迹以及解决锚在安装中的精确定位问题。基于嵌入缆单元在海床土中的力学模型,推导出适用于黏性土和无黏性土的反悬链方程,利用该方程可求出安装缆绳在海床土中的反悬链形态;通过在缆绳上布置倾角传感器并运用圆弧递推方法,设计出可实时测量嵌入缆形态的试验技术,为验证试验技术的合理性,在空气中分别选取3种典型缆绳形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形态与真实形态吻合良好,并具有较高精度;利用实时测量技术开展模型试验,对反悬链方程进行了考察,验证了其模拟嵌入缆反悬链形态的精度,并获取了对拖曳锚安装过程中反悬链形态变化规律的直观认识。 相似文献
148.
对于给定的流域,选择合适的水文模型进行模拟是水文学研究的难点。选取中国11个典型流域,划分为蓄满产流区、超渗产流区及混合产流区,分别验证4种经典概念性模型与4种灵活架构模型。研究表明:蓄满产流区灵活架构模型难以提高模拟精度,但可以检验模型构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排除不合实际的模型结构;超渗产流区灵活架构模型可以提高模拟精度,但缺乏系统性,难以完整准确地描绘水文过程。综合而言,灵活架构模型表现不稳定,通用性差,但架设与修改方便,易于确定流域产汇流关键过程,是水文模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9.
日本南部黑潮路径变异对北太平洋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具有显著的影响,对黑潮路径变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数值模式模拟了日本南部黑潮的路径变异情况,分析了黑潮大弯曲路径形成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黑潮处于非大弯曲路径时,相对位势涡度的平均值呈现递减趋势,说明日本南部低位势涡度水在不断积累,这样会使得四国再循环流的强度增强,迫使黑潮保持平直路径,同时,近岸黑潮垂直流速剪切增大,斜压不稳定性的作用也逐渐增大;当黑潮从非大弯曲路径向大弯曲路径过渡时,再循环流强度的减弱会导致黑潮的流速剪切减小。根据海表高度异常场以及海洋上层流场信息发现,近岸黑潮附近的气旋涡会随着再循环流区域反气旋涡的东侧向南运动,最终导致黑潮大弯曲的发生。分析涡流的能量,结果显示,黑潮大弯曲路径的形成与斜压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0.
板翼动力锚是依靠自重完成安装并靠自重和海床土的抗力来锚固的新型动力锚。板翼动力锚高速(15~25 m/s)贯入地基过程中涉及到高应变率、流固耦合、土体软化和大变形等难题,模型试验可避免上述计算困难,能直接得出不同的贯入速度所对应的沉贯深度。本文首先推导了模型相似关系,然后在常规重力条件下,进行了两组26个工况的板翼动力锚在均质黏土中动力安装过程的模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率效应参数的取值范围,并研究了每一项受力对沉贯深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均质黏土中预测板翼动力锚沉贯深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