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09篇
  免费   11419篇
  国内免费   15091篇
测绘学   5325篇
大气科学   6881篇
地球物理   12446篇
地质学   41269篇
海洋学   8383篇
天文学   2345篇
综合类   4288篇
自然地理   10782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1108篇
  2022年   2107篇
  2021年   2426篇
  2020年   2454篇
  2019年   2844篇
  2018年   2346篇
  2017年   2718篇
  2016年   2962篇
  2015年   3047篇
  2014年   3657篇
  2013年   3552篇
  2012年   3949篇
  2011年   4076篇
  2010年   3559篇
  2009年   4202篇
  2008年   4047篇
  2007年   4484篇
  2006年   4326篇
  2005年   3786篇
  2004年   3579篇
  2003年   3333篇
  2002年   3051篇
  2001年   2603篇
  2000年   2335篇
  1999年   2217篇
  1998年   1858篇
  1997年   1704篇
  1996年   1546篇
  1995年   1313篇
  1994年   1317篇
  1993年   1115篇
  1992年   919篇
  1991年   657篇
  1990年   538篇
  1989年   475篇
  1988年   341篇
  1987年   215篇
  1986年   142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25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通过对《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的英汉对比分析,揭示译者对读者身份的文化误读与理论译著文本的不可读性之间的相关性。理论著作重在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宜采取交际(而非语义)的翻译策略,可增强译作的可读性;如果没有准确预设读者的文化身份,采用语义翻译方法,则容易造成译作的晦涩难懂,不利于普通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972.
Late glacial changes in the vegetation were studied in and around a former lake on the southeastern side of a coversand ridge near Milheeze (southern Netherlands). Analyses of microfossils and macroremains and AMS 14C dating were performed on four sediment cores along a transect from sand ridge to the lake centre. Small-scale vegetation patterns and lake-level fluctuations were reconstruct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transect.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Netherlands, cores along a transect within one lake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amplitude of late glacial lake-level fluctuations. Near Milheeze, a small and shallow lake was formed during the Bølling. The large increase in the water level during the Bølling and early Allerød, and the transition to more eutrophic conditions at the start of the Allerød, were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disappearance of permafrost. During the Allerød, open birch and pine woodlands developed in the area. In the lake, organic deposits accumulated, and the lake size and depth fluctuated. At the start of the Younger Dryas, higher lake water levels were recorded and woodlands became more open as a result of both a drop in the temperature and an increase in the effective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late Younger Dryas the lake water level dropped as the climate became drier and temperatures slightly increased.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deposits in the lake ceased at the end of the Younger Dryas, which was caused by a drop in the water leve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ydroseral succession process within the lake itself. The climatic signal reflected in the late glacial flora and lake-level fluctuations agree well with other published data from The Netherlands.  相似文献   
973.
李双林  韩乐琼  卞洁 《暴雨灾害》2012,31(3):193-200
利用IPCC AR4气候模式诊断和相互比较项目(PCMDI)20世纪模拟试验资料, 通过模式气候态与观测(再分析)气候态的对比, 从存有完整逐日降水资料的14个模式中挑选出7个对东亚模拟较好的模式(即gfdl cm2.0、 gfdl cm2.1、 cgcm、miroc(m)、 cnrm、 echam、 cgcmt47)。然后, 利用这7个模式在A1B、 A2、 B1三种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预估试验结果, 分析长江中下游强降水的未来演变。结果表明: 不同模式模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20世纪后20年(1980—1999年)的平均而言, 21世纪不仅年平均强降水日数、 单次强降水强度呈现上升趋势, 且其年际变率也增强; 就不同排放情景比较而言, A1B、 A2情景下强降水频次与强度的增强趋势均比B1情景下要大; 就多模式平均来看, 在A1B、 A2、 B1排放情景下, 强降水频次分别增加约30%、 20%、 l5%, 强降水强度分别增加约20%、20%、 10%, 强降水频次的年际标准差在三种情景下均增加约20%, 强降水强度年际标准差分别增加约20%、20%、 10%。这些结果意味着, 未来不仅强降水增加, 且极端暴雨、 大暴雨易于出现, 旱涝也将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974.
水土腐蚀性评价标准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防护标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本文通过2个地下水实例,比较了桩基础和地下室底板在不同规范体系下水土腐蚀性评价标准和防护标准的差异。腐蚀环境越严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差异越大,因此,有必要统一水土腐蚀性评价标准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防护标准。针对SO42-和CL-腐蚀性评价差异较大的情况,本文给出了干湿交替作用及其强度的定义,提出了一种统一水土腐蚀性评价指标及其分级的建议方案。干湿交替作用是指在固体表面能够形成液相水与气相水交替转换或持续转换的一种现象,干湿交替作用强度定义为固体表面液态水的相对蒸发速率和固体表层饱和度的乘积。  相似文献   
975.
1 STUDIEDREGIONANDANALYSISMETHODLocatedatnorthwesternmarginofTenggerDesertand70kmnortheastofMinqinCountyinGansuProvince,QingtuLakebelongstotheShiyangRiverDryDelta,andthealtitudeis1292-1310m.Theregionhasthecharacteroftemperatecontinentalariddesertcli…  相似文献   
976.
工作区位于东昆仑山脉中段,布尔汗布达山南坡。区域上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岩浆热液以及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强烈,为成矿元素的进一步活化、运移、富集创造了条件。该文对区内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有着较好的找矿前景。同时也确定地层标志、构造标志、蚀变标志为其找矿标志,以指导后续普查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977.
以中线工程河北段主干线为例,讲述了虚拟技术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设计,并利用虚拟三维模型在三维景观显示、最佳路线选择、缓冲分析、土方计算、分析表面形态、计算坡度、坡向、长度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指出今后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8.
随着我国国民核算体系向SNA体系的转变,使国民核算的生产范围扩大了,社会产品的内容更丰富了,社会产品分配的界限不同了,社会产品分配的结果也变化了。通过对社会产品内容的确定,分析了社会产品在各部门的分配情况,提出了如何用帐户法核算各部门的分配结果——各部门的最终收入。  相似文献   
979.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方法与结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介绍了我国GPS大地控制网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结合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建立全国统一的“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意义,并介绍了整网平差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最后平差结果及精度。  相似文献   
980.
道路建设中,测设填挖线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此提出了TPS(全站仪)在任意控制点设站、测定辅助点和填挖点的放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利用曲线要素推算各放样点的坐标,然后在道路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视野开阔的控制点安置TPS,一次性放样出全视野内的辅助点和填挖点,并连接填挖点组成填挖边线。为保证各阶削坡的精度,应注意保护各辅助点的平面位置,正确地削出最上阶平台,以控制以下各阶削坡。而以往的放样方法是抬竿法,需要在逐个横断面多次设站,用定向、量距、抬高的方法放样填挖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下,作业难度大,累计误差大。显然,用TPS一次设站,放样若干横断面填挖点的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且提高了放样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