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17篇
  免费   8662篇
  国内免费   11162篇
测绘学   4172篇
大气科学   5473篇
地球物理   10216篇
地质学   29981篇
海洋学   5498篇
天文学   2222篇
综合类   3440篇
自然地理   7739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473篇
  2022年   1237篇
  2021年   1462篇
  2020年   1508篇
  2019年   1867篇
  2018年   1506篇
  2017年   1754篇
  2016年   1844篇
  2015年   2048篇
  2014年   2595篇
  2013年   2575篇
  2012年   2834篇
  2011年   3096篇
  2010年   2637篇
  2009年   3233篇
  2008年   3206篇
  2007年   3556篇
  2006年   3439篇
  2005年   3001篇
  2004年   2871篇
  2003年   2739篇
  2002年   2428篇
  2001年   2149篇
  2000年   1963篇
  1999年   1825篇
  1998年   1600篇
  1997年   1446篇
  1996年   1321篇
  1995年   1127篇
  1994年   1152篇
  1993年   968篇
  1992年   760篇
  1991年   532篇
  1990年   472篇
  1989年   371篇
  1988年   291篇
  1987年   187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27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61.
Abstract. The Hishikari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consists of the Honko-Sanjin zone and Yamada zone. On the basis of observed crosscutting relationships of veins, vein system in the Hishikari deposit was classified into the early and late veins. They differ from orientation, width, control by unconformity, the amount of displacement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but have similarity in gold grade and Au/Ag ratios. K-Ar ages are presented for the classified veins to clarify timing of fracturing and duration of mineralization.
Age determination revealed that the early veins in the Honko-Sanjin zone range from 0.86 to 1.11 Ma and that the late veins range from 0.73 to 0. 84 Ma. The economically most important mineralization in the Hishikari deposit occurred around 0.90 Ma in a very short period (about 0.05 million years).
The distribution of mineralization age in the whole Hishikari deposit, occurrences of slickensides and ground water temperatures imply that mineralization lasted longer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deposit. As compared the early veins with late veins, structural changes including width, strike, dip and vein characteristics occurred at around 0.85 Ma.  相似文献   
962.
统计鲁03,04井流水作业闰的气压效率b值发现,在华北及其周缘绝大多数地震前两井前兆异常形态各异,经分析井孔定位断层走向与地震前兆场主应力的组合模式不同是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63.
对永胜6级地震的预报及依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1年10月27日在云南永胜发生6.0级地震,震前四川省地震局有较准确的中期和短临预报,加强了川滇交界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并且向四川省政府作了汇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验性地震预报重视川滇菱形地块西界断裂带动态活动图像的分析,尤其对历史强震破裂空段附近出现的中小震活动带或新活跃区段的研究;同时,重视4级前震群、川滇交界地区地下水位、水温、形变观测异常的跟踪分析和震情预测。  相似文献   
964.
半无限空间中圆形孔洞周围SH波的散射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建立了求解在含有圆形孔洞的弹性半空间中SH波散射与圆形孔洞附近动应力集中问题的解析方法。利用SH波散射的对称性和多极坐标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可以预先满足半空间自由表面上应力自由边界条件的圆形孔洞对SH波散射的波函数。利用这一波函数,则可将该问题转化成对一个圆形孔洞散射的求解问题。该问题的解答最终又可归结为对一组无究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并可利用截断有限项的方法对其进行计算,最后给出了有关圆形也洞附近动应力集中问题的算例和数值结果,并讨论了波数与圆孔至自由边界距离变化对动应力集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5.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的类型与性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全带的考察认为:本次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350-400km,由地震裂缝,鼓梁(包)、塌陷、陡坡等基本形态组成,属构造性破裂,并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新生性。  相似文献   
966.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青海省形变及地温前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青海省地倾斜、地应力、深井地温3种前兆手段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异常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强地震远场前兆的一些初步特征,并与近场前兆异常特征做了比较,这对该省今后强震短期预报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67.
通过对青海省气象部门观测的3.2m气象地温资料相关距平、均值的处理和分析,总结了各自的异常形态。结果表明,3.2m气象地温异常对中震有一定的中长期前兆意义,作为预报地震的辅助手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8.
三原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地震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三原井水位在泾阳4.8级地震前的变化特征,重点是泾阳地震前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变化,即固体潮加卸载响应率与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对水位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表明,震前加卸载响应率及响应比有“平稳-升高-恢复”的特征,说明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有可能捕捉5级左右近震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969.
小波变换在少震、弱震区地下水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小波变换和多尺度分析原理,对位于少震弱震区的湖南的具有不同变化形态的6口典型井4年的水位日均值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多尺度分析可以很方便地将水位日均值序列中的高频部分与低频部分分开,而且对不同井孔的含水层系统而言,分离出去的频率成分的主模是不同的,这反应出不同井孔的含水层系统对同一频率的响应存在差异,主模的频率反映了正常背景下井孔-含水层系统的优势频率。Morlet小波分析的结果对时间序列的突然变化和周期结构都有很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970.
2000年4月29日河南内乡发生地震,地这次地震,河南地震局台网和中国地震局台网震级量度之间有一定差异。采用不同量规函数和尾波持续时间震级公式计算发现,它们之间所产生的最大差异可达0.5-0.7级。综合分析后认为,2000年4月29日河南内乡地震震级定为ML5.0级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