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5篇
  免费   983篇
  国内免费   783篇
测绘学   369篇
大气科学   629篇
地球物理   1494篇
地质学   1887篇
海洋学   477篇
天文学   80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5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5篇
  1921年   1篇
  1908年   1篇
  1900年   1篇
  18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91.
Worldwide, there is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rational reliability-based geotechnical design code. The reasons for this interest are at least two-fold; first, geotechnical engineers face significantly more uncertainties than those faced in other fields of engineering, therefore there is a need to properly characterize and deal with these uncertainties. Second, for decades, structural engineers have used a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code, and there is a need to develop the same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s, in order that the two groups can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This paper develops a theoretical model to predict the probability that a shallow foundation will exceed its supporting soil's bearing capacity. The footing is designed using characteristic soil properties (cohesion and friction angle) derived from a single sample, or ‘core’, taken in the vicinity of the footing, and used in a 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approach. The theory predicting failure probability is validated using a two-dimensional random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alysis of a strip footing. Agreement between theory and simulation is found to be very good. Therefore, the theory can be used with confidence to perform risk assessments of foundation designs and develop resistance factors for use in code provisions.  相似文献   
892.
张灵敏  刘景波  程南飞  叶凯  郭顺  陈意  毛骞 《岩石学报》2013,29(5):1525-1539
流体的盐度对含羟基变质矿物组合的稳定温压条件和岩石-流体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流体的盐度可从矿物中氯含量的角度加以研究.磷灰石是一个含氯矿物,作为副矿物广泛分布在各种岩石中,且能在较宽的温压范围内稳定存在.本文选择大别-苏鲁造山带中典型的高压、超高压岩石开展了磷灰石成分的研究,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探讨了榴辉岩相条件下流体盐度和磷灰石中的氯含量之间的关系.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的XClAp/XOHAp比值与已有的流体包裹体盐度呈很好的线性正相关.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的XClAp/XoHAp比值范围为0.00~0.35时,对应的流体包裹体盐度约为0~40% NaCleqv.  相似文献   
893.
杨国安 《城市地质》2013,8(2):34-37
重庆市巫山县环湖路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沿线经过十几个地质灾害单元体。环湖路经过淀粉厂滑坡区时,以半挖半填的方式经过。环湖路建设对原滑坡体的稳定性影响进行重新评价计算,认为原设计方案不能满足要求,对原方案进行修改设计,完成淀粉厂滑坡的施工治理的环湖路的建设,实现了淀粉厂滑坡和环湖路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94.
我国南方初夏汛期和东亚夏季风环流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主要根据低层夏季风热力学性质与流场演变特点深入讨论我国南方初夏汛期包括华南前汛期和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同夏季风活动的联系,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环流建立过程的阶段性和类型,指出汛期的开始与结束同夏季风前沿位置变动一致。我国夏季风从开始到发展鼎盛时期低纬大气环流的演变过程各年不完全相同,主要可归纳为4类,每类包括4个或3个不同阶段,从而可认识到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的非单一性,它可有4种结构模型,即仅是东南季风P的单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与弱西南季风A的双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和弱西南季风M的双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和强(或弱)西南季风M以及弱西南季风A的3气流型。  相似文献   
895.
综合优势相似法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优势相似法是建立在相似因子群的多项相似与动态相似基础之上的,因此更能反映大气天气过程的实际演变,其预测趋势可最接近天气气候实况。综合优势相似法中相似和不相似这两个预报时段的气象序列的对比分析和严格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相似和不相似两者呈显著差别,才能认定相似有效,以相当高的可信度保证了预报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综合优势相似法操作简便,在2002年濮阳和2004年郑州汛期降水趋势预报中效果良好,可作为目前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的基本工具。  相似文献   
896.
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CEOF、功率谱,带通滤波等方法的1988年,1991年5 ̄7月逐日2.5°×2.5°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对北半球副絷带高压季节性北跳进行了诊断研究,得出: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及西传是全球现象;副高发生季节性跳动的源主要位于阿拉海地区和中太平洋地区,汇主要位于东太平洋地区;副高的季节性跳动主要是扰动场的作用,低频振荡在副高的季节性跳动及西传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年副高季节性跳动的差异是扰源  相似文献   
897.
东天山香山铜镍-钛铁成矿与两类岩浆演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山矿床是东天山唯一一个铜镍矿体与钛铁矿体共存的复合型矿床,目前普遍被认为是同源岩浆高度演化的产物。但为何区内众多同时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只有香山岩体产出有大型钛铁矿床?这一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系统对比香山与其相邻的黄山东、黄山和黄山南等典型铜镍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母岩浆性质及岩浆演化过程,认为香山岩体母岩浆相对其相邻典型铜镍矿床并不富集Fe和Ti,且其母岩浆早期演化过程及分异演化程度相似。模拟计算表明:岩浆体系早期都处于较还原的环境(f_(O_2)QFM+1),而且都发生了大量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和硫化物的熔离,由此消耗了岩浆体系中大量的Fe,导致残余岩浆中Fe含量降低;另外在岩浆演化的各阶段,尤其到岩浆演化后期,大量角闪石的结晶进一步降低了残余岩浆中的Fe和Ti的含量,不能造成Fe和Ti的逐渐富集,据此我们认为同源岩浆演化不具备形成钛铁矿床的物质基础。通过初步对比东天山地区典型铜镍矿床和钛铁矿床与该地区早二叠世两类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趋势,我们初步推测东天山地区铜镍成矿与钛铁成矿是两类不同性质岩浆独立演化的产物,铜镍成矿可能与拉斑玄武质岩浆演化密切相关,而钛铁矿则可能与碱性玄武岩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98.
王琦  安国堡 《甘肃地质》2006,15(1):53-57
冷龙岭—毛毛山地区位于北祁连东段。为揭示这一地区金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从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建造以及成矿构造等几个方面讨论了青分岭金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对该区区域地质和构造特征以及金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99.
帕米尔东北侧地壳结构研究   总被引:50,自引:17,他引:50  
1998年在帕米尔东北侧伽师及其周边地区完成了两条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 结果表明,西昆仑、塔里木和天山在地壳速度结构、构造特征上显示出较大差异. 塔里木块体具有稳定地块的地壳结构特征,地壳平均速度较高(6.5km/s). 向南进入西昆仑,地壳明显增厚,厚度可达0km左右,且地壳平均速度偏低(6.0-6.2km/s),偏低的地壳平均速度主要来源于相对低速度的下地壳结构,反映了西昆仑褶皱系下地壳介质的特征. 向北进入天山后,地壳同样明显增厚,但增厚的程度低于西昆仑下,约为50-55km. 天山地壳同样具有明显低的平均速度(6.2km/s),显示了天山地壳相对"软"的特征,但天山地壳偏低的平均速度来源于广泛分布于中地壳的低速度层和速度偏低的下地壳. 在印度块体向北强烈推挤的作用下,该区地壳遭受强烈的不均匀变形,塔里木块体向南插入西昆仑下,向北插入天山下,形成了该区强烈地震频繁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00.
黄河上游流域蒸散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利用彭曼公式计算了8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流域蒸散量,分析了该地区蒸散量、日照时数、气温、空气饱和差等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着重研究了诸因子对蒸散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黄河上游流域蒸散量呈逐年增大趋势,并以每年3.25 mm的速度递增;而作为主要影响因子的日照时数则以每年3.6小时的速度增加;气温同样表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4℃/10 a;空气饱和差也以每年0.02 hPa的速度递增。因此,可以认为,黄河上游流域日照时数、气温及饱和差的增加,加剧了草地蒸散量的增大,而蒸散量的增大和降水量的减少则直接影响到了黄河上游流量的减少和草地荒漠化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