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437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1040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50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61.
查汗萨拉金矿是近年在新疆西天山新发现的一处金矿床,处于依连哈比尔尕构造带西端.矿体旱不规则脉状产于细品闪长岩构造破碎蚀变带及其接触带附近的上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组蚀变围岩中,围岩蚀变较弱.矿石中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并含少量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硫化物矿物呈自形粗晶或半自形结构,斑杂状分布在构造蚀变岩石中.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还发现有硫(碲)银金矿和金铀化物等独特矿化线索,金矿物多赋存在黄铁矿中,以包体金、裂隙金和少量粒间金形式存在.金矿物形态以粒状和长角状为主,多为细、微细粒金(粒度<10 μm).矿石中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20~340℃.热液脉三石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D为-92‰~-74‰,δ18Ov-SMOW为11.8‰~12.6‰,成矿流体显尔岩浆热液和变质建造水混合的特征.热液方解石脉的占δ13Cv-PDB为-8.92‰~-8.06‰,δ18Ov-SMOW为13.45‰~17.18‰,反映成矿流体中CO2主体米源于岩浆.硫化物206pb/204Pb为18.036~18.173,207pb/204pb为15.536~15.612,208pb/204pb为37.940~38.097,成矿金属具岩浆来源特征.矿石中硫化物δ34Sv-CDT为-9.8‰~-7.3‰,显示其可能与地层有关.查汗萨拉金矿为构造蚀变岩型中温岩浆热液矿床.小同于本区阿希金矿,是西天山金矿勘查中值得关注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962.
新疆天山干沟加里东花岗岩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研究将新疆天山干沟段博罗科努带花岗岩划为石炭纪或泥盆纪,中天山花岗片麻岩划为加里东期~([1,2]).本文根据1:5万区调成果,将其分别厘定为志留纪和前寒武纪~①.论证了志留纪干沟序列花岗岩构造环境.其序列组成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二长花岗岩略多,地球化学特征具典型造山花岗岩特征,K-Na-Ca图解中性段具英云闪长岩趋势,酸性段呈钙碱性趋势,其构造环境为大陆弧.据花岗岩中的斜长石内高岭土和绢云母结晶形态,辨识出研究区志留纪干沟序列花岗岩具绿片岩相变质.  相似文献   
963.
柯克亚周缘构造特征差异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克亚周缘地区具有与柯克亚相似的优越油气源条件和成藏条件,构造解释成为其勘探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柯克亚及其周缘地区地震,非地震,钻井,野外露头的综合分析,依据现代冲断带构造理论分析了三条分别切过柯西,柯克亚和柯东的南北向剖面,研究了不同构造段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认为它们构造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反冲构造,冲起构造的发育和逆冲推覆的规模上.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盆山边界动力条件不同,基底差异和早期构造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64.
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区的滑坡、危岩崩塌,选择灾害体、地表坡度、森林植被、水文地质、岩性、地表高程、库水位和地质构造等8个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在MAP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APH法)及灰色聚类法获取每个因子的平均值;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空间叠加,据此结合综合评估指数将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三级区,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每区所占面积分别为96.66km^2,113.37km^2,23.96km^2,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65.
西昆仑昆盖山北坡铜矿化点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昆盖山一带出露大套的石炭系火山岩,在野外剖面研究中发现了几处铜矿化的线索。详细的野外露头观察表明,铜矿化与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细粒花岗岩-细晶岩脉关系密切,伴有强烈的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在不到300m长的剖面中,铜矿化体累积出露宽度大于8m。显微组成、结构分析表明,主要的金属矿物有辉铜矿、斑铜矿、蓝铜矿、铜蓝、钛铁矿等,显示为氧化—半氧化矿,上述铜矿物主要沿裂隙充填并明显破坏钛铁矿条带。5个捡块样品化学分析结果中铜最低品位0.11%,最高品位2.30%,均接近或高于边界品位,2个样品高于工业品位,此外伴生的银均高于铜矿床伴生的有益组分评价的参考值。矿化围岩的沉积组合反映其形成于较深海盆地的环境,为裂谷盆地构造背景。综合西昆仑的区域地质和已有的铜矿研究成果,认为该区具有形成大型铜矿床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966.
滇西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岩系变质时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带沿红河-哀牢山走滑剪切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其主体由下元古界苍山群和哀牢山群深变质岩系组成,是滇西最显著的带状变质带之一。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带的变质时限和山脉隆升时限由于缺乏精确年代学数据制约,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选取点苍山花岗闪长质糜棱岩(DCS-1),哀牢山墨江-元江段黑云母花岗闪长质片麻岩(SM07-1)和其侵位的同变形花岗岩脉(SM07-3)以及元江县城西北山前花岗质片麻岩(YJ)作为研究对象,并挑选出锆石颗粒(SM07-3)、黑云母(SM07-1-Bi,SM07-3-Bi)、白云母(SM07-1-Ms)、钾长石(DCS-1-Kf, SM07-3-Kf)和斜长石(YJ-Pl)以及基质(YJ-ma)进行精确年代学测试。花岗岩脉颗粒锆石U-Pb SHRIMP 加权平均年龄为30.8±0.3Ma(SM07-3, MSWD=3.27);其它单矿物激光40Ar/39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1±1.5Ma (DCS-1-Kf, MSWD=2.9)、22.3±0.9Ma (SM07-1-Ms, MSWD=1.7)、21.9±0.7Ma (SM07-1-Bi, MSWD=1.3)、21.3±0.7Ma (SM07-3-Kf, MSWD=1.2)、22.7±0.8Ma (SM07-3-Bi, MSWD=2.4)、19.8±1.6Ma (YJ-ma, MSWD=19)和21.57±0.38Ma (YJ-Pl, MSWD=1.5)。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地质演化、野外观察和年代学资料,本文研究认为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带的峰期变质变形时间为30Ma左右,此时山脉已开始隆升,在约20Ma和13Ma山脉分别经历一期构造热事件作用,揭示山脉经历快速隆升和冷却过程。  相似文献   
967.
哀牢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构造成为该区最重要的控矿因素之一.在利用1:20万航磁数据解译该区深部构造时,考虑到该区地壳厚度,对航磁分别进行上延40 km、20 km、10 km、5 km位场处理.同时结合现有地质资料及该区重要矿种金、铜、铅锌、锡的矿床分布特点,探讨了矿床与深部解译构造的关系,得出哀牢山地区航磁解译构造中的几种有利成矿部位.总结归纳了一套利用航磁解译构造圈定找矿远景区的方法,圈定了哀牢山地区10个潜在的找矿远景区.进一步探讨了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68.
陈广波 《探矿工程》2009,36(7):76-79
通过西康一、二线的地质勘察对发育于秦岭南部腹地的石炭系、泥盆系和寒武-奥陶系的海相沉积的巨厚层的碳酸盐岩建造中存在的岩溶现象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并结合既有工程修建所揭露的岩溶的发育程度及形态对秦岭南部腹地发育的岩溶初步划分了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不同的岩溶类型和部位采取不同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69.
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间冰阶层段(TMS 3)由风成砂、黄土状亚砂土、砂黄土、古土壤、湖相沉积物和冲积黄土等6种沉积相相互叠覆构成。粒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层段以砂质沉积物为主,粉砂次之,黏土最少,平均值分别为65.45%、26.72%和8.83%;在砂粒级中,以细砂含量最高,其次为极细砂,其余为中砂-粗砂颗粒。粉砂含量、黏土含量、Mzσ在风成砂中呈现谷值,在其他沉积相为峰值,中砂-粗砂和细砂则相反。粒度指标指示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间冰阶至少经历了13次暖湿和12次冷干的气候波动,且可划分为TMS 3e(54 200~59 750 a BP)、TMS 3d (54 200~40 800 a BP)、TMS 3c (40 800~32 800 a BP)、TMS 3b (32 800~25 400 a BP)和TMS 3a (25 400~22 940 a BP)等5个亚段, 25次冷暖波动与格陵兰冰芯和中国南方石笋记录的D/O事件以及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记录的H事件具有很高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970.
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不同的生境条件(包括始建于1964年的人工植被区和天然植被区)下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种群调查取样,按照植株的体积大小分为7个龄级(Ⅰ,0~2 cm3;Ⅱ,2~5 cm3;Ⅲ,5~10 cm3;Ⅳ,10~15 cm3;Ⅴ,15~20 cm3;Ⅵ,20~30 cm3;Ⅶ,>30 cm3),分析了种群的组成、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区油蒿种群的总体规模大于天然植被区,幼龄个体占有很高的比例;天然植被区油蒿的死亡率低于人工植被区,天然植被区Ⅰ和Ⅱ龄级油蒿种群的死亡率最高,人工植被区Ⅴ~Ⅶ龄级的油蒿种群死亡率最高;天然植被区油蒿种群的稳定性维持主要通过幼苗的更新,而人工植被区可通过幼苗的自我更新和大龄植株的自疏作用;Ⅴ龄级的油蒿个体是种群中的生存质量最佳的个体;两种生境下油蒿种群均符合Deevey Ⅱ型存活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