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51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33篇
地质学   1241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四川地区强震与发震构造几何结构特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祖智  唐荣昌 《中国地震》1995,11(2):133-139
本文通过近些年来对四川活动断裂与强震关系的研究,初步总结了四川地区强震与发震构造几何结构特征的关系。作者认为:走滑断层的斜列状结构,断层的交叉,大断裂带的末端,断裂上的枢纽、弯曲、转折部位以及断裂带上的横向隆起、拗主其交替部位都可能是发震构造的结构特征,亦是强震易于发生的部位,这对地震危险区域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及其地基预报、地震区划和工程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2.
Hideki  Mukoyoshi  Tetsuro  Hirono  Hidetoshi  Hara  Kotaro  Sekine  Noriyoshi  Tsuchiya  Arito  Sakaguchi  Wonn  Soh 《Island Arc》2009,18(2):333-351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formation of an out-of-sequence thrust (OST) and the style of fluid flow along it, we investigated the Nobeoka Tectonic Line, which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a deep OST (7–9 km), in the Shimanto accretionary complex, Southwest Japan. The shear zone in the footwall differs significantly in the along-strike direction not only in thickness, which varied from 100 to 300 m, but also in lithology and mineral vein development. These variations might reflect primarily differences in lithology; that is, the sandstone-dominant shear zone with a large amount of mineral veins precipitated in microcracks is relatively thick, whereas the shale-dominant shear zon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veins and with textures indicating highly pressurized pore fluid, is thinner. By comparison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 shallow OST (3–5 km), we conclude that the shallow OST has experienced repeated brittle failure with rapid slip and focused fluid flow whereas the deep OST has experienced both brittle and ductile deformation, followed by fluid flow of various styles, depending on the lithology.  相似文献   
983.
南黄海和东海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研究了南黄海和东海地区18口石油勘探钻井的井孔崩落特征,结合对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地区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确认了南黄海地区与我国华北地区有类似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并得出东海地区的最大水平压应力方向为NEE-SWW,最小水平压应力方向为NNW-SSE,它们分别与冲绳海槽地区的最大和最小主压应力方向接近;东海地区地壳上层的水平差应力可能不强,这与该地区没什么地震活动的特点是一致的.根据应力场特征推断,我国东部地区并未受到菲律宾海板块俯冲的推挤作用,而是可能受到垂直于冲绳海槽走向的拉伸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4.
吐鲁番-哈密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海华  丁中一 《地震地质》1997,19(4):83-378
根据地质、地震剖面、重力等资料及野外实地考察结果,分析了新疆吐哈盆地内各块体的力学性质和运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吐哈盆地的发育模式。根据地质模型,并充分考虑了地质时间因素,建立了包括大区域平面模型、南北向剖面模型和台北凹陷三维模型等计算模型,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古构造应力场和构造变形场。结果表明:吐哈盆地自侏罗纪以来一直受到近南北向的挤压,但盆地各段边界上的作用方向略有变化。模拟结果还显示出盆地的不对称形态以及主应力方向随深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85.
南海经历了中生代主动大陆边缘到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的转换,其岩石层地球物理场具有明显的块、带特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南海地区深地震探测、面波层析成像、重磁异常以及地热与岩石层流变学等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南海地壳及岩石层的综合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深入总结,发现深地震探测剖面所确定的洋、陆壳转换位置与空间重力异常梯级带位置较为一致,据此拟定了南海洋、陆壳的转换边界;依据多条地壳结构剖面中拉张减薄的程度确定了正常减薄陆壳、洋陆壳过渡带及洋壳等属性特征,并初步圈定了南海下地壳高速层的分布范围.对比分析了南、北陆缘地壳结构及其拉张减薄的变化特征,从综合地球物理特征的相似性上推测了北部陆缘的中西沙陆块与南部陆缘的南沙礼乐滩陆块具有共轭对称性.依据S波速度梯度变化确定了南海岩石层厚度分布情况,揭示出南海北部陆缘存在一条岩石层厚度的减薄带,且该减薄带与高热流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深地震探测剖面与重、磁异常变化的对应性为基础,划定了南海边界构造的位置.  相似文献   
986.
本文首先利用加卸载响应比孕震积分, 对2001年以来新疆境内南天山西段和喀什—乌恰交汇区发生的4次MS≥6.0地震, 进行了震例检验。 结果显示, 孕震初期孕震积分在背景值附近波动, 变化平缓。 随着孕震程度的加剧, 孕震积分不断增加至峰值点, 快速回落过程中或恢复后发震。 我们还将加卸载响应比孕震积分初步应用到南天山西段的部分定点形变资料中, 对比分析了哈拉峻台、 乌恰台钻孔倾斜以及乌什水管仪、 伸缩仪和体应变趋势日均值与以台站为中心, 250 km为半径的加卸载响应比孕震积分时序图。 结果表明, ① 哈拉峻台和乌恰台区域内构造应力场应力处于不断加载的过程, 引起了定点形变资料速率的大幅度、 不稳定变化; ② 当构造应力场上的应力处于缓慢不断加载的过程时, 会引起定点形变测项速率方向发生改变, 表现形式为趋势异常; ③ 目前, 南天山西段构造应力场应力水平处于不断加载的过程。  相似文献   
987.
韩恒悦  刘海云 《内陆地震》1992,6(3):223-231
用微小地震在单元体内所累积频次和累积能量资料,分析研究汾渭盆地带中、南段地震活动和现代构造运动的某些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讨论未来中强震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8.
黑龙江红河谷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宪森  陈洪洲  关玉辉 《地震》2002,22(1):77-83
应用地震活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对黑龙江河谷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准周期特征,在空间上和主要构造带关系密切,近期中强地震活动可能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989.
张东宁  许忠淮 《中国地震》1994,10(2):136-143
根据现有的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建立了青藏高原三维弹-粘性有限单元模型,模拟了由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地质调查资料推断的高原岩石圈的构造应力状态,并模拟岩石圈物质的运动特征,着重考察高原物质向东南方向运动的可能性,并把模拟结果与实际资料结果进行比较。施加载荷时考虑了处于Airy均衡条件下的高原地壳的重力势能和底面浮力,以及水平边界的挤压作用,根据试错法的试验结果,能够符合观测结果的模型边界条件表明:①印度  相似文献   
990.
试论川滇黔菱形地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与物探角度,论证川滇黔菱形地块可以构成扬子准地台西南缘一个Ⅱ级构造单元,范围较原“康滇地轴”稍有扩大。菱形地块四周由4条边界断裂围限,致使地表与深部的构造形迹呈现良好的对应关系。古元古代末期构造运动导致菱形地块分裂解体,形成3个次级构造单元,从此开创各自不同的地质发展史。简要阐述菱形地块地质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