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2篇
  免费   4093篇
  国内免费   3511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14647篇
海洋学   84篇
综合类   740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459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479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555篇
  2016年   628篇
  2015年   641篇
  2014年   849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756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381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371篇
  1996年   335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是内蒙古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近几年新发现的一个中型斑岩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二长花岗斑岩及二叠系沉积地层中.化探工作发现,成矿元素Ag、Pb、Zn、Cu、Mo、W异常形态复杂,存在多个浓集中心,总体呈NE向展布,各元素异常浓度中心吻合,元素间套合良好.矿体形成与硅化、钾化、绢英岩化等蚀变有关,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成矿热液活动关系密切.本文在总结该矿床的地质与化探特征基础上提出其成矿规律,为本区下一步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2.
袁峰      翟德高    刘家军    毛晓冬  王建平    刘立东  马怀岭  王守光  李玉玺 《地质通报》2012,31(06):954-968
内蒙古谢尔塔拉铁锌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期、燕山期成矿带上,是一个大中型的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富集型矿床。在对谢尔塔拉铁锌矿床的物质组成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作用。研究表明,从热液作用早期到中期,具有成矿温度递减、盐度升高的趋势,两者呈负相关变化,指示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从热液作用中期到晚期,具有成矿温度递减、盐度降低的趋势,两者呈正相关变化,指示流体发生了混合作用。S、Pb、C、H、O同位素组成表明,金属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岩石和下伏地层,同时还有深部岩浆物质的参与。成矿热液为大气降水补给加热的循环地下水和岩浆水组成的的混合流体,后期又有大量的大气降水补充,使得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同位素交换。矿化和蚀变作用是在水/岩比值比较低的体系中进行的。谢尔塔拉铁锌矿床的成矿流体总体表现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热液。构造热效应、地热梯度和多次的岩浆喷气热是驱动流体活化迁移的主要因素。构造体制转换使流体稳定体系发生改变,压力释放发生沸腾作用,造就铁、锌在有利位置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93.
藏南沙拉岗锑矿流体包裹体红外显微测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拉岗锑矿是藏南金锑成矿带内最具有代表性的锑矿床。为了更直接地了解该矿床的流体物理化学特征,本文利用红外显微镜对辉锑矿及紧密共生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研究。红外显微测温分析结果表明,辉锑矿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34.9~221.9℃,峰值在160~190℃之间,盐度在1.7%~7.3%NaCleqv,峰值在5.0%~6.0%NaCleqv之间,密度在0.879~0.958g/cm3之间,平均值为0.934g/cm3;共生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42.5~205.6℃,峰值在160~190℃之间,盐度在2.3%~7.0%NaCleqv,峰值在4.0%~6.0%NaCleqv之间,密度在0.910~0.947g/cm3之间,平均值为0.929g/cm3。通过对比研究认为沙拉岗辉锑矿及共生石英形成于同一物理化学条件,捕获同一成矿流体。结合石英中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成分分析认为成矿流体为含微量CO2、N2、CH4气体的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NaCl-H2O热液体系。成矿流体的沸腾作用是辉锑矿大量沉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扎格拉金矿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东段及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北缘的腾冲—班戈岩浆弧带上;受被动陆缘深海复理石建造、 脆—韧性剪切带和深成岩浆活动控制。流体包裹体类型以单相和A型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为主;次为B型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 富CO2两相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中低温和中低盐度H2O-NaCl-CO2体系。氢、 氧同位素和相对富含K+、 Na+、Ca2+、 Mg2+、Cl-、SO2-4 的包裹体液相成分;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长期封存于沉积岩的深循环热(卤)水中;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中低温地下热(卤)水溶滤型金矿床。其成矿特征和流体性质与穆龙套型金矿床具有诸多相似性;研究该区域对西藏“沙丁板岩系”分布区金铜多金属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贵州省瓮福磷矿沉积环境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瓮福磷矿沉积的有利场所是潮下海湾浅滩环境,而不是潮坪。海湾的大小又控制着矿床的规模,海滩能量的差异影响着磷矿石的不同结构成因类型。矿石的结构,从凝胶―细砂屑与砂屑颗粒由细变粗;岩石的颜色由灰褐、黑色(多陆屑、富有机炭及黄铁矿)变为浅灰、灰白色;矿层中P2O5含量随之渐增,而且CaO含量变化与P2O5含量变化同步,说明水动力条件由弱渐强,反映了沉积环境由潮汐作用为主的海湾环境。为此,陡山沱组以浅水碳酸盐优势岩相的地层条件是成磷的前提;温暖、干燥的古气候提供了有利于磷质的析出及沉积;适宜的海滩古地理环境提供了最佳的成矿场所;"黔中隆起"的古构造条件是磷矿的分布及富矿形成的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96.
与变基性岩有关的铜矿 ,是在中条山西南段新发现的一种新的铜矿类型 ,其形成是在原始基性岩浆侵入或喷发作用形成的矿源岩或矿化体基础上 ,经过区域变质和印支 -燕山期构造 -岩浆热液的改造加富而成 ,其成因应属与变基性岩有关的变质 -热液改造型铜 (镍、铁 )矿床。  相似文献   
997.
新疆葫芦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哈密葫芦铜镍矿是东天山地区典型的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对其中含铜镍硫化物的基性-超基性岩用Re-Os等时线法定年,获得(283±13)Ma的等时线年龄.这表明,葫芦与东天山其他铜镍矿床乃至喀拉通克和箐布拉克铜镍硫化物矿床一样,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同位素年代学界定的成岩成矿时间大致在320~280 Ma,表明海西晚期在新疆北部为一个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床成矿高峰期.  相似文献   
998.
金家庄超基性岩型金矿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阳  杨竹森 《地质论评》2000,46(5):536-542
金家庄金矿近围岩蚀变为蛇纹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和硅化。岩石化学与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从未蚀变-强蚀变透辉岩至矿化蚀变岩,SiO2、CaO、Al2O3含量逐渐降低,CO2、H2O、S和Au、Ag、Cu含量逐渐增高。蚀变岩石同位素研究揭示,碳同位素较低(δ^18O=12.10‰~22.3‰)远高于超基性岩正常范围。围岩蚀变热液主要源于大气降水、碳、硫和成矿元素主要是在围岩蚀变过程中从超基性岩中萃取。  相似文献   
999.
In the 1990s, some median-large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several lead-zinc metalloge-netic belts (e.g. the Qinling lead-zinc metallogenetic belt, Shanxi Province and Gansu Province and the Qingchengzi lead-zinc ore field, Liaoning Province) in China. Gold deposits and lead-zinc deposits spatially co-exist in the same tectonic setting; lead-zinc orebodies are commonly located below gold ore bodies. The host rocks of lead-zinc ore-bodies are conformably overlain by those of gold ore bodies. The age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s obviously younger than that of lead-zinc mineralization. Preliminary geochemical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e following: lead-zinc mineralization took place in a marine sedimentary-exhalative system, which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 fluid/rock ratio, a high salinity and a high halide activity; meanwhile, most of gold was transported into the low-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plume and primarily enriched in sediments. During later (magmatism-) metamorphism-tectonism, gol  相似文献   
1000.
西藏劣布铜矿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劣布铜矿为火山沉积喷流层控型铜矿床;矿体受比马组第四岩性段层位和角砾岩筒控制,容矿岩石为角岩、层夕卡岩和角砾岩,矿物组合简单,流体包裹体测试表明夕卡岩铜矿化形成深度小于典型的斑岩铜钼矿,显示矿床的剥蚀程度较低,对寻找斑岩型铜矿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