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6篇
  免费   5084篇
  国内免费   4433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52篇
地质学   18329篇
海洋学   106篇
综合类   927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5年   16篇
  2024年   302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561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677篇
  2016年   799篇
  2015年   798篇
  2014年   1051篇
  2013年   813篇
  2012年   1081篇
  2011年   958篇
  2010年   897篇
  2009年   737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740篇
  2006年   675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512篇
  1999年   476篇
  1998年   467篇
  1997年   447篇
  1996年   403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道红  张学书  杨艳  严健  杨平 《地球学报》2013,34(S1):168-176
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带以往只有为数不多的中-小型斑岩铜钼矿和中-大型铅矿床, 近年发现了较多的大、中、小型金(银)矿床, 预示该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本文系统收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 总结归纳该区带富碱斑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蚀变、稀土元素配分、包裹体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及含矿与非含矿富碱斑岩区别等特征, 认为该区带富碱斑岩主要由富碱花岗斑岩类和碱性正长斑岩类组成, 为喜马拉雅早中期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 岩石的Si2O含量偏低, 富碱高钾, 与澳大利亚“A”型花岗岩相似; 岩体间稀土总量、轻重稀土元素比值及δEu值基本近似, 稀土元素组成模式曲线均为向右陡倾斜的平滑曲线, 显示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与下地壳, 两类富碱斑岩的岩浆演化和成因具有同一性。通常在岩体规模较小、形态复杂、碱质相应偏低, 富含Cu、Mo、Pb、Zn、Au、Ag等矿化元素和Li、Rb、Cs等稀土碱金属元素, 蚀变类型多、蚀变较强、分带好, 稀土元素(ΣREE)总量偏高的岩体中, 有望找到大型的Cu、Mo、Pb、Zn、Au、Ag矿床。  相似文献   
42.
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缘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本文通过对北衙矿区内的斑岩体石英斑晶、斑岩型矿化、矽卡岩矿化中的矽卡岩及外围似层状热液型铅锌银矿化的岩(矿)石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北衙矿区内主要发育CO2、富CO2、含CO2、含子矿物三相、富气相水溶液及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六类流体包裹体;与斑岩型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为中-高温Na Cl-H2O-CO2体系热液,矽卡岩矿化相关成矿流体为一种高温的Na Cl-H2O及Na Cl-H2O-CO2体系热液,而外围似层状铅锌银矿化相关的成矿流体则为中温的Na Cl-H2O-CO2体系热液。对比分析表明,矽卡岩矿化中的矽卡岩矿物(以绿帘石类矿物为主)形成较早,其中发育富气相的流体包裹体,可以推断岩浆侵位后先分异出富水蒸气的流体,此后CO2才从成矿流体中大量分异。斑岩型矿化及外围地层中似层状铅锌银矿化脉体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与斑岩体石英斑晶内发育的流体包裹体组合类型基本一致,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斑岩体结晶分异出的岩浆热液。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北衙金多金属矿区内的矽卡岩型(金铜铁)、斑岩型(铜金钼)及外围碳酸盐岩等地层中的似层状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系列为与富碱斑岩体侵位活动有关的,由岩浆分异热液并逐渐演化形成的斑岩型金-铁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43.
滇西羊拉铜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滇西羊拉铜矿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铜矿床。本文系统研究了该矿床不同岩石、矿石、矿石矿物及脉石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矿区花岗闪长岩具有与壳幔型花岗岩类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早期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石及其矿物中稀土元素含量高,富集轻稀土,具有负Eu异常,与赋矿地层碎屑岩、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相似,反映其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壳;中晚期形成的夕卡岩矿石及破碎带充填、交代型矿石及其矿物中  相似文献   
44.
三家厂铜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门三家石铜矿位于云南易门铜矿带西部,按产状、矿物组合及成矿作用可分为狮山式和凤山式矿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三家厂铜矿狮山式矿床是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硫化物矿床;凤山式矿床是狮山式矿床经后期构造和热液改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45.
非线性铀成矿作用--以上第三系砂岩型铀矿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以滇西上第三系陆相砂岩铀矿为例研究非线性铀成矿作用。与铀矿化有关的参数可分为矿化参量和控制参量,矿化参量以及矿化在控制参量中的分布均遵从对数正态分布,控制参量(温度、压力和地球化学条件)的耦合作用对铀矿化的概率和平均品位的控制作用是非线性的,铀矿化在控制参量构成的相空间中的变化轨迹是一复杂的超曲面。非线性铀成矿作用具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46.
Quartz was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its silicon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in micro-fine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SW Guizhou and NW Guangx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quartz in wall rocks.ores and that in association with hydrothermal silicification are distinctive in silicon isotopes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characters.Quartz in association with primary silicification is non-luminescent while that in wall rocks and associated with secondary silicification exhibits striking luminescence.Based on the dynamic fractionation of silicon isotop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rapid transport of aprimary siliceous fluid along the major deep fault system into subordinate faults before ore components deposited in favorable strata via penetration and metasomatism.Therefore,a deep origin is implicit for gold deposits of this type.  相似文献   
47.
王伟华 《江苏地质》2011,35(3):311-316
总结了部分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近两年在安徽池州马头矿区的工作成果。通过对马头矿区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主要地质特征分析,结合下冲矿段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主要矿(体)带的规模、产状、形态及其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并与国内外斑岩型铜钼矿床典型特征进行对比,探讨了马头矿区的控矿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为整个矿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48.
成矿带位于北秦岭北部晚元古代-早古生代裂谷带南缘的变质火山岩区,受油房-皇台断裂的次级分支断裂及燕山-印支期的侵入岩体及次火山岩脉的联合控制,成矿地质条件与甘肃白银厂铜-铅-锌矿田相类似,成矿带内地表已发现多条铜-铅-锌矿(化蚀变)体,找矿潜力较大,只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有望找到与白银厂铜-铅-锌矿田相类似的大型一超大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9.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属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岩富含Cl,本文认为古流体(260~140Ma)向成矿流体(140~75Ma)的转化,可能主要是通过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生的富氯流体加入原已存在的贫氯古流体,从而使这种新的混合流体具有浸取金的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0.
REGIONALGEOLOGYTheMaolinggolddepositislocatedintheeasternpartofthenorthmarginofNorthChinaplatform.GaixianFormationofLiaoheG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