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2篇
  免费   2606篇
  国内免费   1867篇
测绘学   757篇
大气科学   1020篇
地球物理   3372篇
地质学   5507篇
海洋学   808篇
天文学   478篇
综合类   786篇
自然地理   59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579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锡多金属成矿带,过去对丹池成矿带成岩成矿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厂矿田及五圩矿田,而对丹池成矿带北部的芒场矿田岩浆作用时代、源区特征及其成矿性缺少分析。芒场矿田岩浆活动强烈,发育隐伏斑状花岗岩及有关的花岗斑岩脉和隐伏细粒花岗斑岩及有关的白云母花岗斑岩脉。本文分析花岗斑岩脉U-Pb年龄及花岗斑岩脉和白云母花岗斑岩脉主、微量元素组成,以探讨岩浆活动时代、岩浆源区特征及其成矿潜力。芒场矿田花岗斑岩脉锆石U-Pb年龄为89.1±0.9Ma (MSWD=0.9),和丹池成矿带内大厂矿田岩浆活动时代相近,表明丹池成矿带岩浆活动时代都发生于90Ma左右。白云母花岗斑岩脉具高A/CNK比值(2.69~2.88),含高铝硅酸盐矿物白云母及在Th-Rb图上沿S型花岗岩趋势线分布,和大厂矿田S型黑云母花岗岩的特征基本一致,表明其主要为S型花岗岩。花岗斑岩脉形成时代晚于白云母花岗斑岩脉,但其具有更低的SiO_2含量和更高的MgO、Fe_2O_3~T、CaO和TiO_2含量,且在SiO_2与TiO_2、Fe_2O_3~T、Al_2O_3和P_2O_5关系图中分布于不同区域,没有线性变化关系,显示两者不是同一岩浆结晶分异演化形成的,而为不同沉积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白云母花岗斑岩脉富Al_2O_3、K_2O、Rb、Cs、Sn、W、Nb和Ta,在Rb/Ba-Rb/Sr图上位于富粘土源区,为强风化作用形成的富粘土质富稀有金属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华南西部基底发育经强风化作用形成的富粘土质富稀有金属元素沉积变质源区,为华南西南缘大规模锡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2.
为探求绿洲棉区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棉田蒸散发规律,运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对膜下滴灌棉田蒸散过程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棉花的日蒸散量曲线都表现为单峰曲线,不同生育时期一膜六行(30株/m2)种植的棉田蒸散量比一膜四行(20株/m2)大,花铃期棉田的蒸散发强度最大,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分别为4.76mm/d、5.94mm/d。同时,一膜六行种植的叶面积指数大于一膜四行种植,株高小于一膜四行种植。花铃期棉田的蒸散发量与日平均气温(p<0.01)和空气相对湿度(p<0.01)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与日平均风速和日平均水汽压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93.
赵伟  陆韬  张祎  李颖  周象贤 《气象科技》2020,48(3):438-442
以浙江省气象台已经业务运行多年的基于雷达数据的雷电预警产品(预警时效为60min,分辨率为1km×1km,4个预警等级)为基础,融合闪电定位系统数据和大气电场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雷电预警方法。使用2018年的观测数据进行预警效果检验,结果表明:雷电预警的漏报率为31.89%,空报率为30.54%,临界成功指数为60.53%,比使用单一监测数据的雷电预警效果有所提高。由此可见,该雷电预警方法对浙江省雷电天气的预警具有参考价值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4.
995.
Satellite gravity missions, such as CHAMP, GRACE and GOCE, and airborne gravity campaigns in areas without ground gravity will enhance the present knowledge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Combining the new gravity information with the existing marine and ground gravity anomalies is a major task for which the mathematical tools have to be developed. In one way or another they will be based on the spectral information available for gravity data and nois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dditional gravity information from satellite and airborne campaigns with existing data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sufficient detail and a number of open questions remain. A strategy for the combination of satellite, airborne and ground measurements is presented. It is based on ideas independently introduced by Sjöberg and Wenzel in the early 1980s and has been modified by using a quasi-deterministic approach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weighting functions. In addition, the original approach of Sjöberg and Wenzel is extended to more than two measurement types, combining the Meissl scheme with the least-squares spectral combination. Satellite (or geopotential) harmonics, ground gravity anomalies and airborne gravity disturbances are used as measurement types, but other combinations are possible. Different error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ment-type combina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final solution are studied. Using simulated data, the results show a geoid accuracy in the centimeter range for a local test area.  相似文献   
996.
世界应力图2000版( WSM2000)介绍及使用说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地壳应力状态对于地学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意义重大,因此测量全球地壳应力并绘制全球地壳应力图一直受到国际地学界广泛关注.1986年开始实施的世界应力图计划(WSMP:World Stress Map Project,以下简称WSM)经各国专家多年合作和努力工作,现已出版了最新WSM2000版本应力数据库.该数据库在WSMl997版基础上新增收录了4216个观测数据,使其总共包含了全球10920个可靠应力测量数据,并绘制了全球应力图和部分地区的局部应力图,为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提供了准确详细的应力数据.本文结合WSM官方网站的资料从数据库结构、数据来源、数据质量、数据摘要描述等方面介绍WSM2000数据库,以使国内研究迅速利用此宝贵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997.
地质系统的复杂性--地质科学的基本问题(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於崇文 《地球科学》2003,28(1):31-40
笔者根据其所提出的“地质作用与时空结构是一切地质现象的本质与核心”的自然哲学理念将地质科学的学科体系划分为地球物质的成分与结构、地质作用、地质学场与地质系统的演化等四大基本领域,它与9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相对应(表2),笔者将其已发表的地质科学的复杂性理论“地质作用的临界过程动力学-地质系统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应用于研究9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着重对于其中所包含的主要基础理论问题的实质及其理论与研究方法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剖析。目的是通过将地质系统的复杂性作为地质科学的基本问题的新视角对古老而常新的地质科学进行再认识,将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并实现地质科学向精确科学的跨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98.
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洞—裂缝型储层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测井资料来预测双孔结构碳酸盐岩储层产能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碳酸盐岩剖面中双孔结构储层的地质和测井特征,提取与储层产能密切相关的多个测井和地质参数,考虑到这些参数与产能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以及产能数据的变化特点,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其储层产能的预测模型,由此处理了轮南地区的多口井测井资料。所预测的储层段产能与试油产能较为一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9.
岩溶坝区透水参数的随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坝区的渗透特性受高应力场的作用,使其固有的非均质各向异性更趋复杂,采用确定性的方法不能准确的描述其本质特性。本文在对岩溶坝区透水性随机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渗透随机性的数学描述。考察岩溶坝区主要的两场作用,即渗流与应力场的耦合。基于Taylor随机有限元建立了渗流应力耦合的随机微分方程格式,并对耦合随机模型反演求解渗透参数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汤岗子地热田受活动性深断裂寒岭壳断裂的控制.地热田包括东、西两个热储,其储热构造走向相近,而倾向相反,构成陡倾斜反"S"型构造.区域构造、导热构造和储热构造,在平面展布上呈"F"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