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4篇
  免费   2608篇
  国内免费   1868篇
测绘学   757篇
大气科学   1021篇
地球物理   3372篇
地质学   5507篇
海洋学   810篇
天文学   478篇
综合类   788篇
自然地理   59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579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构造环境应力场在确定新疆地震危险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断裂力学的研究成果和位错论,提出了断裂力学地震破裂模式,进而推导出了几个从地震波观测资料直接计算震源处构造环境剪力场量值r0的公式。根据这些公式计算了中国地区中小地震的构造环境剪应力值。结果表明:r0值的大小与分布和大震发生的地点有密切关系,即剪应力水平较高的地区将容易发生大地震,而剪应力水平较低的地区通常只发生小地震。据此,从1992年开始,根据环境应力场进行寻找地震危险区的尝试总有效北达7  相似文献   
982.
巴士系断裂带的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劳 《华南地震》1998,18(1):119-124
利用120次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了巴士系断裂带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应力场的总体特征为NW ̄NWW向,但不同地段略有差异。由北西至南东主压应力P轴方向由NWW ̄NW ̄NWW(近EW)向,P轴相对平缓,地震以走错动为主,兼具倾滑分量,应力场的变化与菲律宾海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不均匀推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83.
李延兴  赵承坤 《中国地震》1998,14(2):116-125
简要地介绍了华北地区、特别是首都圈GPS地震监测网的布设、观测、数据处理方法案和监测精度等,较详细地分析了地壳水平形变与构造运动、应力场变化以及地震活动的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4.
石门雄黄矿一号窿矿体构造及深部找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先孝 《矿床地质》1998,17(3):277-284
通过对湖南石门雄黄矿一号窿矿区构造研究 ,雄黄矿床赋存于燕山期形成的背斜核部 ,背斜与断裂、断裂与断裂的交汇部位。在多种手段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矿区导矿构造为 EW向的 F1、F3 断裂 ,容矿构造为次级的 NEE、NE、NW、SN向断裂构造 ;提出了本区中生代的三期主要构造应力场 ,其中 SN向主压应力的构造应力场共轭角高值区为雄黄矿体富集地带。矿床受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奥陶系灰岩和构造的双重控制。认为在一号窿主矿体 NW、SW方向可能存在有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985.
新疆阿图什市近场区地震构造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疆阿图什市近场 2 5km范围内鉴别出全新世活断裂 1条 ,全新世活褶皱 5个。托特拱拜孜—阿尔帕雷克断裂在全新世时期曾有两次显示断错活动 ,累积铅直断距 170 cm,最新断错活动的 TL时间在 ( 8.6± 0 .0 3) Ka BP以内。该断裂历史上曾发生过 190 2年 8月 2 3日阿图什 8.2 5级地震 ,近期又发生了 1996年 3月 19日阿图什 6.9级地震 ,是一条地震断裂构造。由托特拱拜孜—阿尔帕雷克断裂与塔什皮萨克—阔诺勒果背斜褶皱构成的地震构造带所形成的潜在震源区距阿图什市工程场地以北 13km,其发生最大潜在地震的能力按 8.5级考虑 ,由全新世活褶皱构成的喀什—阿图什地震构造带所形成的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按 6.0级考虑  相似文献   
986.
连续变脉宽发送激电方波与自动变周期测量二次场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明  刘书森 《物探与化探》1998,22(6):465-469
介绍一种新的激电数据采集方式。该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一次测量操作可同时获取极化二次场随时间衰减和随深度变化的信息,同时还讨论了实现该采集方式的仪器工作原理和信号测量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87.
ntroductionSeveralyearsago,ShanxigrabensystemwasstudiedmainlyandindetailinChina.First,byusingthemethodofseismogeology,geophys...  相似文献   
988.
水氡观测作为地震活动的一种前兆观测项目,由于受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影响,会出现不稳定的因素。通过对潜水不完整井氡值变化规律的研究,运用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得出潜水不完整井在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取样,可保持氡含量的相对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9.
DynamicpaterncharacteristicsoffaultdeformationandgravityfieldinthedevelopmentprocesofYongdengMS=5.8earthquakeZAISENJIANG...  相似文献   
990.
van der Kruk  J.  Slob  E.C.  Fokkema  J.T. 《Geologie en Mijnbouw》1998,77(2):177-188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hallow subsurface (0.25 to 10 m) is of growing importance for engineering activities, solution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GPR) is an appropriate technique considering the depth range of interest, the strength of electric and magnetic contrasts between different subsurface layers and buried objects, and the required resolution. GPR surveys can detect subsurface structures by recording electromagnetic reflections from discontinuities. The detectability of objects and the delineation of subsurface structure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wave velocity and conduct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bject and its surroundings or between adjacent layers. However, unwanted reflections from objects above the surface influence the images. Shielded antennas can be used to avoid strong reflections from these objects. The data thus obtained are, however, mor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The fundamentals of GPR and two different acquisition setups for a GPR system are discussed. Basic interpretation tools for travel-time and velocity estimation are described, and finally,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followed by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