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0篇
  免费   1095篇
  国内免费   213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782篇
地质学   5960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229篇
自然地理   17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Crustal structure of Dabieshan orogenic bel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crustal structures ofP velocity and density on the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across the Ilabieshan orogenic belt are presented. There is a 5-km-thick crustal “root” between the Yuexi and Xiaotian where the elevation is highest on the profile. An apparent Moho offset of 4. 5 km beneath the Xiaotian-Mozitan fault marks the paleo-suture of the Triassic collision. A high-velocity anomaly zone at the depth below 3 km beneath the ultra-high pressure (UHP) zone may be correlated to the higher content of UHP metamorphic rocks.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Joint Earthquake Science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132.
熔体及其活动在造山带的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熔体活动发迹了地壳应力作用方式而诱发形成剪切带或断层;熔体活动调整块体间的位移而影响造山带的变形;  相似文献   
133.
秦岭造山带南北向构造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杨志华 《地质论评》1997,43(1):10-16
秦岭造山带具有复杂和长期演化的历史,本文对秦岭造山带的主造山期,结构特征(包括构造单元划分),构造体制和发展演化等进行了综合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4.
滇西北金沙江带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形成环境及时代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孙晓猛  张保民 《地质论评》1997,43(2):113-120
本文对滇西北金沙江带蛇绿岩及其混杂岩的产状、规模,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等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并根据大量的化石资料,将该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厘定为晚石炭世至二叠纪,蛇绿要岩的形成时代厘定为早、中三叠世,论证了本区蛇绿岩产于规模较小的洋盆环境之中,由于金沙江洋盆发育阶段较短暂,不具有隔离冈瓦纳及扬子两大古生物地理区系的作用,因此,金沙江缝合带不能构成古特提斯域的主缝合带。  相似文献   
135.
傅树超  苏江湖 《福建地质》1997,16(4):170-175
福建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三分队在元坑幅及埔上幅1:5万区调中分别发现了将乐常口大型萤石矿和顺昌南舟萤石矿。两个矿床均位于常口-南舟北东向断裂带中,受其次级张性断裂直接控制,矿床成因类似。  相似文献   
136.
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真 《吉林地质》1997,16(2):11-16
通过国内多个矿区实例,较系统地叙述了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状况。表明矿产开发中对环境污染的途径包括河流、土壤、等。最后简要介绍了国内、国外几种对采矿污染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7.
通过在吉南浑江地区开展的白山市等三幅1∶5万区调工作,尝试性地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初步总结了不同特征的不整合面(层序界面)及凝缩段的识别标志;分析了地层序列中矿产分布特征;探讨了层序分析中以剖面岩石(岩性、组构)、相转换界面的基础研究方法。进而将浑江地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划分为三个Ⅱ级沉积序列(超层序)、七个Ⅲ级沉积序列(层序)。  相似文献   
138.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安徽省较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历史地震分布特点,利用直达波最大振幅比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对安徽淮河中游区1974年以来近百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聚类及空间合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块体运动方式、应力场随时间变化等。结果显示: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上震源断层总体上以近走滑型或斜滑型破裂为主,但倾滑型破裂也占一定比例;该地区构造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垂向作用。其中淮北和皖中块体仍可能分别向SWW和NEE方向运动,并在淮河构造变形带上产生左旋剪切作用,呈现一定的继承性活动特征;各块(带)上主压应力P轴走向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较为一致,而各时段之间P轴方位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安徽淮河中游区受华北和华南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但其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控于华北应力场。  相似文献   
139.
甘肃东海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森 《黄金地质》2004,10(3):56-60
东海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重要的Au,Ag多金属成矿带上,具长期活动特征的花牛山-察客尔呼都格压扭性断裂横贯成矿带,成矿的有利位置为大断裂及次一级断层、层间裂隙(破碎蚀变带,局部夹有石英脉),断裂控矿特征十分明显。原生晕以亲硫元素组合为主,亦有亲氧元素。金矿石以硫化物型为主,氧化物型次之,其元素组合以成矿元素Au,Ag,Pb,Zn和亲硫元素Cu,Sb,Mo为主,也有亲氧元素W,Sn。具有深部断裂剪切、挤压带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140.
The Nandan-Hechi metallogenetic bel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in-polymetallic producing district in China, and is the location of the Dachang super-large tin deposit. Based on the 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sotopic data, the stages of magmatic activity in the Nandan-Hechi metallogenetic belt have been lined ou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about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ranites, and by using ω(Al2O3)-ω(SiO2), ω(TFeO)/[ω(TFeO) ω(MgO)]-ω(SiO2), AFM, ACF and Rb-Yb Ta, Rb-Y Nb,Ta-Yb, Nb-Y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in combination with regional geological setting analysis,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nalyses about the struc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granites, and discussed the structural environment and dynamic setting for the large scale mineralization in this area.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granites in Nandan-Hechi metallogenetic belt belong to the POG type,while the later stage alaskite belongs to the RRG CEUG type. The granites were formed at the stage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from postorogenic phase to intraplate setting. But the major structural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steady regional extension. The formation age for the granites coincides with the time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and this translation environment is favored for large-scale metallogen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