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45篇 |
免费 | 1600篇 |
国内免费 | 234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89篇 |
大气科学 | 2060篇 |
地球物理 | 2666篇 |
地质学 | 4865篇 |
海洋学 | 2553篇 |
天文学 | 171篇 |
综合类 | 728篇 |
自然地理 | 27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293篇 |
2022年 | 453篇 |
2021年 | 560篇 |
2020年 | 664篇 |
2019年 | 674篇 |
2018年 | 569篇 |
2017年 | 736篇 |
2016年 | 656篇 |
2015年 | 701篇 |
2014年 | 902篇 |
2013年 | 1215篇 |
2012年 | 914篇 |
2011年 | 686篇 |
2010年 | 578篇 |
2009年 | 682篇 |
2008年 | 667篇 |
2007年 | 720篇 |
2006年 | 643篇 |
2005年 | 530篇 |
2004年 | 485篇 |
2003年 | 429篇 |
2002年 | 400篇 |
2001年 | 333篇 |
2000年 | 348篇 |
1999年 | 281篇 |
1998年 | 234篇 |
1997年 | 260篇 |
1996年 | 202篇 |
1995年 | 155篇 |
1994年 | 147篇 |
1993年 | 128篇 |
1992年 | 138篇 |
1991年 | 80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定义了对点误差,导出了统计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给出了矩母函数、特征函数和数字特征,以及对点误差及其投影分量和标准化分布。 相似文献
12.
渤海海域渤中凹陷西南部构造复杂,其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不明确。综合运用岩芯、测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区断陷湖盆古新世—始新世的构造活动、沉积体系以及盆地充填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渤中凹陷西南部古近纪孔店-沙河街组发育孔店组末期、沙三段末期、沙一二段末期等3期构造活动,多次隆升剥蚀形成3个关键层序界面,控制整个湖盆古近纪孔店-沙河街组的层序结构和古地貌形态。古新世—始新世主要发育近源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以及湖底扇等4种沉积体系类型,其分布受古物源、古地貌、断裂活动等因素制约。在古新世孔店组沉积裂陷早期,湖盆范围小,物源供给充足,陡坡带和缓坡带均以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为主,湖盆中心发育湖底扇沉积,晚期湖盆逐渐萎缩;始新世早期的沙三段沉积时期,断陷活动加强,随着盆地范围的扩张,物源供应减弱,湖盆洼陷区主要发育湖底扇沉积。始新世晚期沙一二段裂后沉降期,辫状河三角洲进积特征明显,分布范围广,局部地貌高位置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不同时期构造差异活动与物源供给共同制约着该区古近纪孔店-沙河街组的沉积充填演化过程,也导致了与渤海海域其他构造区沉积充填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探讨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分布规律,定量研究了静水压力、底水温度、地温梯度和气源组分对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华光凹陷现今甲烷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分布。最后,综合各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初步探讨了华光凹陷1.05 Ma BP以来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演化。结果表明:(1)气源组分和海底温度的变化对研究区内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较大;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与海底温度呈良好的线性负相关性。(2)水深超过600 m的海域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压条件;超过600 m水深的海域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大部分超过 100 m,其中西北部稳定带的最大厚度超过300 m,是有利的水合物勘探区。(3)华光凹陷1.05 Ma BP以来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经历了快速增厚–窄幅变化–快速减薄和恢复的过程。麻坑群与水合物稳定变化敏感区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叠合关系。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推测其形成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GRAPES人工增雨云系模式,选取2008年7月4日重庆地区一次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重庆地区降雨天气的水汽分布、云系宏微观分布、云中微物理转化和增雨潜力等特征。结果表明:本次降水大气过程中,重庆地区水汽含量极为丰富,水汽分布与地形分布呈明显的对应关系,低层水汽输送较大,整层水汽通量较高,有明显水汽辐合,云中液态水对地面降水影响很大。西南气流和地形共同作用为重庆地区液态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东北部山区迎风坡处大量水汽累积抬升,易形成丰富的液态水。重庆东北部地区水汽向云水转化较强,过冷液态水含量丰富,冰晶含量少,0℃层附近水汽垂直通量较大,降水效率较低,有较大的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16.
17.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垂向分布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埋深大于 30 0 0 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普遍发育 2~ 4个次生孔隙带 ,Φ=10 %~ 30 % ,K=0 .1× 10 - 3μm2~ 30× 10 - 3μm2 ,为中孔低渗低孔低渗油气储层。综合有机质热演化过程、成岩作用和构造断裂等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埋深大于 30 0 0m碎屑岩地层中 ,第一、二个次生孔隙带埋深在 30 0 0 m~ 390 0 m之间 ,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长石等颗粒的溶解有密切关系 ,在深大断裂附近储层同时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 ,而深陷带包裹于暗色泥岩中的浊积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情况还与泥质岩异常压力带有关 ;第三个次生孔隙带埋深一般为 390 0 m~ 430 0 m,主要成因于粘土矿物转化造成的还原环境 ,同时受到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储集油气有效。第四个孔隙发育带埋深在 470 0 m以下 ,主要是构造成因的微裂缝 ,较难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18.
快速射电暴于2007年首次在脉冲星巡天的历史数据中被发现,是一种在射电波段观测到的具有色散量的单个强脉冲,其特征为持续时间仅为若干毫秒,峰值流量密度可达到央斯基量级。类似于射电脉冲星的单个脉冲,但其色散显著超过同一视线方向上银河系内星际介质的预期最大值。对截止2018年6月帕克斯望远镜、绿岸望远镜、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UTMOST望远镜和ASKAP望远镜已探测到的52例快速射电暴进行了观测量统计分析,根据模型扣除银河系星际介质导致的色散量后,快速射电暴平均色散量为584.5 pc·cm-3,暗示着快速射电暴来自河外。通过最佳拟合估算红移幂律分布谱dN/dFobs=4.14±1.30×F■sky-1·day-1。根据分析结果预计,FAST望远镜使用19波束接收机后,其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在经过一年时间内能发现大约10个快速射电暴,将有效地扩大样本数量,为快速射电暴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deals spatial mapping of earthquake hazard parameters like annual and 100-years mode along with their 90% probability of not being exceeded (NBE) in the Hindukush–Pamir Himalaya and adjoining regions. For this purpose, we applied a straightforward and most robust method known as Gumbel’s third asymptotic distribution of extreme values (GIII). A homogeneous and complete earthquake catalogue during the period 1900–2010 with magnitude MW ⩾ 4.0 is utilized to estimate these earthquake hazard parameters. An equal grid point mesh, of 1° longitude X 1° latitude, is chosen to produce detailed earthquake hazard maps. This performance allows analysis of the localized seismicity parameters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ir regional variations as contour maps. The estimated result of annual mode with 90% probability of NBE is expected to exceed the values of MW 6.0 in the Sulaiman–Kirthar ranges of Pakistan and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Nepal and surroundings in the examined region. The 100-years mode with 90% probability of NBE is expected to exceed the value of MW 8.0 in the Hindukush–Pamir Himalaya with Caucasus mountain belt, the Sulaiman–Kirthar ranges of Pakistan,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Nepal and surroundings, the Kangra–Himanchal Pradesh and Kashmir of India. The estimated high values of earthquake hazard parameters are mostly correlated with the main tectonic regimes of the examined region. 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earthquake hazard parameters reveal that the examined region exhibits more complexity and has high crustal heterogeneity. The spatial maps provide a brief atlas of the earthquake hazard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20.
Open source, spatial analysis, and activity-travel behaviour research: capabilities of the aspace packag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reports on recent experi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space, an Open Source (OS) library for the geographic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activity-travel behaviour. The paper begins
with an overview of recent progress with respect to the convergence of Open Source technology, spatial analysis, and travel
behaviour research. The remainder of the paper focuses on aspace; a collection of functions that, when combined with data describing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daily activities, can be
used to visualize and describe spatial properties of individual and household activity spaces. These properties include: size,
orientation, shape, and the geographical dispersion of activity locations contained within the activity space. Several planar
geometries are used to transform measurable spatial properties into intuitive objects for visualizing spatial patterns of
activity participation.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using data from the first wave of the 2003 Toronto Travel Activity Panel
Survey,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aspace for basic and applied policy-based research into activity-travel behaviour. The toolkit is distributed as a downloadable
‘package’ from the Open Source R Project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