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29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大军  江玉华  李莹 《高原气象》2011,30(5):1158-116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C卫星云图、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中层低涡、低层切变线(低涡)以及台风"天鹅"。该过程是由3个接连发生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直接造成的,发生在西南低涡闭合涡旋范围内的非对称处。利用WRF_AR...  相似文献   
52.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位置的异常变动对东亚和中国气候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副高东西变动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根据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高低层大气环流的季节特征,选取700 hPa不同关键区区域平均相对涡度定义了一个新的表征副高位置东西变动的VORT指数。分析发现:该指数不仅能客观定性地表征副高反气旋环流位置的东西变动,而且能反映副高与东亚经向环流变化的关系,副高偏东(西)时,东亚呈负-正-负(正-负-正)经向异常波列。与其他副高指数相比,该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夏季中国东部雨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并与西南地区降水呈显著相关,对西南地区降水变化有指示意义。其中,6月和7月的相关非常显著,副高偏西时,6月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中北部地区降水偏少,贵州大部降水偏多;7月四川北部和东部、贵州东北部降水偏多,而云南中部和西北部降水偏少,反之亦然。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副高与海温的关系与副高活动的位置有关,副高越偏北,与海温的关系就越弱。  相似文献   
53.
野外考察和室内综合分析表明,日本中央构造线的右旋位错自上新世以来一直延续至今.资料表明,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位错速率达6 .1 m m/a .高滑动速率而近1 ka 来无强破坏性地震发生的事实意味着该断裂现今可能处在蠕滑运动为主的相对稳滑状态.断裂带结构简单、走向稳定、高角度而无横向断裂切割等特点有利于断裂的蠕滑运动.  相似文献   
54.
云南纳帕海岩溶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原状土就地取样野外定位研究方法,对云南西北高原的纳帕海岩溶湿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的2年定位研究表明,纳帕海湿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表现为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沼泽类型改变,沼泽旱化、沙化,中旱生植物侵入,沼泽发生逆向生态演替,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养分衰减退化,土壤酶活性降低,水质变劣.分析了引起纳帕海湿地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表明人为活动干扰是引起其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is the most important carbon component in karst aquatic system where fluid is highly transmissive, but has rarely been examined in the subtropical karst critical zone (K-CZ). In this study,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solute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DIC (δ13CDIC) at 11 sites of a 73.4 km2 karstic catchment in Southwestern China were analysed monthly in order to uncover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both DIC and its dominant sources, and to identify relevant controlling factors. Both DIC concentrations and δ13CDIC were highly variable, ranging from 2.52 to 5.85 mmol l−1 and from −15.7 to −4.5‰, respectively. DIC in underground water (UGW) was higher in concentration and more depleted in 13C compared to surface water (SFS). DIC concentrations showed an inconsistent seasonal trend with other solutes, with higher values in the wet season at some sites. δ13CDIC values were lower in the wet season than in the dry season. The results of mixing model IsoSource revealed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DIC sources. During the dry season, carbonate weathering was the primary contributor to DIC in UGW (excluding in the middle reaches). However, during the wet season, soil CO2 was the dominant source of DIC in both UGW and SFS, and it was higher than in the dry season. Overall, there are significant spatiotemporal disparities and highly transmi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DIC and its sources in the K-CZ,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multiple factors. This study also highlights that rainfall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accelerating carbon dynamics in the K-CZ. High-frequency sampling campaigns in high-flow periods and deep analyses are needed in future work to elucidate the related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 201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6.

为探究芦山M7.0级地震后5年多来,震源区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介质波速的变化规律,本文基于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共6年的连续波形数据,运用移动窗互谱与频域偏振等分析方法,结合背景噪声源的特性,对不同深度范围内的相对波速变化以及震后的恢复过程与机制进行了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包括:(1)年尺度而言,震源区周期为1~20 s的背景噪声场相对稳定,但成分复杂、2~10 s频带内至少存在2个能量相对稳定的噪声源;不同周期噪声的能量,在月变与季节性上的变化特征差异明显.(2)获得了长时间尺度、不同频带内介质相对波速的背景变化水平,1~2 s、2~4 s的波动幅度(约为±0.04%)与季节性变化规律强于4~10 s、10~20 s的,结合与降雨量相关的地下水位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其变化规律.(3)震源区的同震波速降低现象清晰,降幅约为0.08%~0.1%;空间上,波速下降最为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龙门山断裂带两侧约70 km范围内,其中四川盆地一侧平均约为0.1%,略高于青藏高原(0.08%)一侧;在断裂带内的降速不显著.对不同子频带进行测量的结果显示,震后除10~20 s外,其余3个子频带的相对波速在震后较短时间内(约20天左右)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速降低现象,其中4~10 s的平均降速最大(约为0.08%),分析认为主震及大量余震的松弛效应是引起介质波速下降的主要原因.(4)震后大约1年左右,波速变化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且至2018年4月前未观察到大幅的波速变化现象,总体上各频带内的结果均沿零线小幅波动.

  相似文献   
57.
本文总结了渐进式扩张洋中脊和渐进式演化海盆的全球空间分布,并将西南次海盆与典型渐进式演化的亚丁湾加以比对,通过对海盆扩张中心的起源、扩张中心分段特征、火山活动、磁异常特征等的比较,为西南次海盆的演化提供新观点,为南海的演化观点寻找新证据.西南次海盆为渐进式扩张的海盆,与东部次海盆属于同一期扩张形成,海盆的渐进式扩张与渐进式扩张的方向很有可能受到地幔热柱(印支地幔柱、南海中部低速柱或海南地幔柱)的控制.南海的扩张演化模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模式的综合,在考虑海底演化模式时应该同时考虑地幔柱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本文根据1975-1984年期间发生的多个小地震的P波初动方向数据,推断了青、甘、川、滇地区平均主应力轴的方向。结果表明,该地区压应力轴(P轴)和张应力轴(T轴)方向皆水平,但其方位由北到南呈现规则转动的趋势,即主压应力轴在北部青甘地区大致取NE-SW方向,到中部川西北地区转为近E-W方向,再到南部云南地区转为NNW-SSE或近N-S方向。形成应力轴方向这样特定分布图象的原因,可用印度板块向北对青藏高原的推挤和缅甸中源地震带地区下沉物质对云南地区的拖曳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59.
中国西南天山山前的晚新生代构造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天山是研究现今陆内造山作用及过程、陆内变形、陆内强震及其预测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理想实验场。西南天山和塔里木之间的新生代褶皱-逆断裂带基本上由一南冲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和一向北反冲的构造系统组成,由北而南主要由以下4个运动学单元组成:(1)新生代复活的喀拉铁热克山-天山南脉古生代造山带,其快速变形和抬升可能起始于23-26Ma前,持续至13-16Ma前。(2)向南逆冲的西南天山前陆薄皮主冲断带,包括木兹杜克弧形薄皮推覆体和依柯冲断带,前者代表了向南薄皮逆掩的天山型岩系,地表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飞来峰群,在14Ma前曾有过大规模活动,最小缩短量约为20-35km,最小缩短速率为1.4-2.8mm/a;后者代表了向南叠瓦状薄皮逆冲推覆的前陆古生代基底(塔里木地台型沉积岩系)卷入构造,其西段在距今14Ma时曾有过强烈活动。两者共同组成了一复杂的双重构造;新生代地层也卷入变形。(3)喀什-阿图什弧形反冲褶皱-逆断裂带,由3排向北(天山)反冲的左阶雁列展布的第四纪地表滑脱褶皱组成,仅在大山口以西发育。该构造带形成于距今约1.4Ma以后。依什拉克喀拉乌尔断裂以南,博古孜河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5.8mm/a,翁库尔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8.6mm/a。(4)塔里木克拉通下盘块体,向北西方向缓倾,内部变形较小。里木块体西北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其学问基底高角度逆断裂和走滑断裂控制了盆地新生代沉积的厚度,导致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变形样式、变形时间以及变形缩短量沿走向的巨大差异性。迈丹-喀拉铁克断裂和阿图什断裂带均为岩石圈规模断裂,研究区的中强地震主要发生在这两条断裂带以及它们之间的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上。  相似文献   
60.
西南天山哈布腾苏河沿岸的含石墨的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中出露一套若干大小不等的布丁状变基性岩块,产状与区域面理一致。本文对其中保存完好的榴辉岩体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岩石学研究和温压演化条件计算。根据主要矿物的含量,将该套榴辉岩大致分为两类一角闪榴辉岩和钠云母榴辉岩,二者的主要矿物均为Grt+Omp+Na—Ca-Amp+Pg+Dol/Cal+Rt±Qtz。石榴石变斑晶两阶段生长明显,从核部到边部XMn和XFe降低,XMg和XCa升高,指示了升温降压的变质过程。根据石榴石核部和边部的包体组合特征,确立了两期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前一阶段经历了高压但较低温的硬柱石.硬绿泥石(仅见假象)榴辉岩相,变质温度为400~5000C,压力不低于1.8~1.9GPa,表明早期经历了快速俯冲过程;后一阶段的变质温度为570±300C,压力为2.0~2.5GPa。在退变质绿帘角闪岩相阶段,形成低压脉体(矿物组合为Ab4-Di+Na—Ca—Amp+Ep/Czo+Cal)和一系列退变质反应结构.如Dol的Cal增生边.Omp的Di+Ab后成合晶结构。利用Dol—Cal分溶温度计和Di的Jd分子含量得到该阶段的温度约500—530℃,压力小于0.9~1.1GPa,表明其退变质经历的是降温降压过程。这与利用Thermocale 3.1在NCFMASH体系下计算的PT视剖面图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