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6篇
  免费   1382篇
  国内免费   3127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1149篇
地球物理   1090篇
地质学   5483篇
海洋学   2042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38篇
自然地理   113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578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523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青海同仁县隆务峡地区首次发现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峡南段的二叠纪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北西—南东向分布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命名为隆务峡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该岩带的岩石组合包括纯橄岩、辉石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玄武岩等。从超镁铁岩—下部堆晶岩—辉绿岩—上部堆晶岩,其稀土元素总量逐渐增加,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总体一致,从超镁铁岩的Eu正异常到上部辉长岩的Eu负异常,显示了各岩石间的同源性。根据对其两侧沉积岩中化石的研究,推测该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的形成时代为二叠纪。该岩带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的接舍部,对于揭示秦岭和祁连接合部的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2.
北秦岭二郎坪群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重晶石岩和铜多金属矿床。重晶石岩贫Al2O3、TiO2组分含量;富集热液组分As、Sb、Ba、Ag和Hg;微量元素U/Th>1;低ΣREE(平均值27.78×10-6)、富集轻稀土(LREE)、亏损重稀土(HREE)、具明显Eu正异常、Ce负异常及与大西洋TAG热液区热液沉积物相似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特征。这些特征揭示研究区重晶石岩是热水沉积成因型。热水沉积重晶石岩与铜多金属矿床的紧密联系说明,研究区铜金属矿床是海底热液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43.
在巴颜喀拉盆地西段黄羊岭组中发现了一个长约3km、厚约1295m的玄武岩 碳酸盐岩的隆起建造,具有3个由玄武岩基底加碳酸盐岩盖层组成的双层剖面结构。隆起建造中海相沉积物由下至上从深海相渐变为浅海相,生物化石由浮游生物组合演变为浅海造礁生物组合。通过与现代海山的对比,证实巴颜喀拉西段发现的隆起建造属古海山堆积,根据化石的时代确定其为中二叠世的古海山,暗示巴颜喀拉盆地在中二叠世以前存在一个古大洋,其后古大洋逐渐俯冲消减,演化为残留洋盆地,这对巴颜喀拉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的研究和构造属性的厘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4.
Marine black shales of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 in southern China host Mo–Ni–platinum group elements (PGE) mineralization confined to a phosphate- and pyrite-rich stratiform body (max. 20-cm thick). The H/C atomic ratio,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FTIR spectra of bulk organic matter, and spectra of extractable part of organic matter indicate similar sources and thermal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barren and mineralized black shales.The morphology and relative abundance of organic particles in barren and mineralized shales are different. In barren black shales, organic particles comprise only elongated bodies and laminae 2–10 μm across or elongated larger bodies (> 10 μm) with Rmax = 2.96–5.21% (Type I particles). Mineralized black shales contain Type I particles in rock matrix (90–95 vol%), small veinlets or irregular organic accumulations (Type II particles, 1–5 vol%) that display weak to well developed mosaic texture and a variable reflectance (Rmax = 3.55–8.65%), and small (< 1 to 5 μm) rounded or irregular Type III organic particles (1–4 vol%) distributed within phosphate nodules and sulphide rip-up clasts. Type III particles show similar reflectance as particles of Type I in rock matrix. Type I particles are interpreted as remnants of in situ bacterially reworked organic matter of cyanobacteria/algal type, Type II as solidified products or oil-derived material (migrabitumen), and Type III particles as remnants of original organic matter in phosphatized or sulphidized algal/microbial oncolite-like bodies. Equivalent vitrinite reflectances of Type I and III particles in barren and mineralized rocks are similar and correspond to semi-anthracite and anthracite. Micro-Raman spectra of organic particles in rocks display a wide belt in the area of 1600 cm− 1 (G belt) and approximately the same belt in the area of 1350 cm− 1 (D belt). The ratio of integrated areas of the two belts correlate with Rmax values.The Mo–Ni–PGE mineralized body is interpreted as to represent a remnant of phosphate- and sulphide-rich subaquatic hardground supplied with organic material derived from plankton and benthic communities as well as with algal/microbial oncolite-like bodies that originated in wave-agitated, shallow-water, nearshor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45.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气水合物大致经历了实验室研究、管道堵塞及防治、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4个发展阶段,中国目前正处于资源调查阶段的早期。自1999年开始,中国先后开展了南海、东海、陆上冻土区和国际海底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标志,并在南海北部神狐地区成功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取得了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但目前仍存在着调查研究程度较低、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等问题。随着国家对天然气水合物重视程度的加强,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进程将会将进一步加快,并在不久的将来过渡到试生产阶段和商业性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946.
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的关系——以东天山为例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通过在东天山15万km2的战略性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共圈出大于1000km2以上的地球化学块体18处,其中铜-铅-锌-银地球化学块体5处,铜地球化学块体3处,铜-镍地球化学块体1处,金的地球化学块体4处,铀的地球化学块体3处,铂-钯地球化学块体1处,钨地球化学块体1处。有6处地球化学块体与已知矿集区相对应,新圈定的地球化学块体12处,其中有3处发现了新的矿床。根据这些块体与矿集区的对比得出如下结论:所有的已知矿集区都位于地球化学块体的范围之内,地球化学块体为矿集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有矿集区的存在一定有地球化学块体的存在,但反过来有地球化学块体的存在不一定有矿集区的存在,地球化学块体是客观存在的,而矿集区是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矿床并勘探到一定程度才能称作矿集区,因此,地球化学块体内可能会存在潜在的矿集区,这为利用地球化学块体预测新的矿集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7.
新疆天山中部初秋罕见大暴雪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天山中部初秋2003年9月27—28日罕见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天山中部初秋大暴雪发生在南亚高压双体型,伊朗副高东伸北挺,西太副高稳定,乌拉尔大槽不断南伸并缓慢东移的形势下;它是各种尺度系统及副热带与西风带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大暴雪发生在低层偏东气流与中层西南气流和高层偏西气流交汇处;而低层东路水汽的输送对大暴雪的贡献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48.
应用广西1960年以来地面88个观测站日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温度、均风速、总云量等气象资料,以及1970-2001年ECMW F再分析资料850hPa比湿和垂直速度资料,分析南海夏季风异常早晚的广西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偏早,广西地面气温偏低,季风爆发当候广西气候特征往多雨方向发生变化,而爆发之后气候趋于较正常状态;南海夏季风偏晚年,爆发前6候,地面气温高,在季风爆发后5候内降水量较多;南海夏季风偏早、偏晚与广西多数固定月、季时间尺度的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无明显增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949.
华南6月持续性致洪暴雨与孟加拉湾对流异常活跃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及逐月资料、NOAA卫星观测的向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OLR)资料、我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及华南45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2005年6月华南持续性致洪暴雨的发生与孟加拉湾对流异常活跃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演变的关系,并对华南6月有无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年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华南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发生的年份,孟加拉湾对流相对活跃,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反之亦然。华南6月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发生前,孟加拉湾对流经历了一次活跃过程,同时西太平洋副高也明显经历了一次增强西伸过程。孟加拉湾对流活跃可能通过东西向垂直环流诱使西太平洋副高增强西伸,从而对华南暴雨的形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50.
陈际龙  黄荣辉 《大气科学》2007,31(5):766-778
利用1979~2002年的ERA-40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CMAP降水资料探讨了亚澳季风各夏季风子系统(南亚夏季风、东亚夏季风、北澳夏季风)水汽输送的气候学特征及其与夏季降水的关系。分析表明:各夏季风子系统水汽输送通量主要取决于低层季风气流,南亚夏季风和北澳夏季风以纬向水汽输送为主,而东亚夏季风有很强的经向水汽输送。分析也证实,亚澳季风区的夏季风降水主;要源于水汽输送的辐合,而且ERA-40资料对夏季风水汽输送辐合的描述能力强于NCEP/NCAR资料。此外,受低层季风气流结构的影响,三夏季风子系统水汽输送辐合的动力机理存在明显差异,南亚夏季风和北澳夏季风的水汽输送辐合主要由低层西风气流的风场辐合所造成,而东亚夏季风的水汽输送辐合则由低层南风气流的风场辐合和季风湿平流共同作用造成。因此,东亚夏季风降水有别于南亚夏季风降水和北澳夏季风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