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34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王焰  魏博  陈晨  白玉颖 《地质学报》2023,97(11):3622-3636
目前陆地上可利用的铂族元素(PGE)资源主要来自与镁铁—超镁铁质岩浆密切相关的岩浆硫化物矿床。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理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中PGE的富集机理。经典成矿理论认为,由于PGE在平衡的硫化物熔体与硅酸盐熔体之间具有极高的分配系数(105~106),PGE富集成矿主要与成矿体系中硅酸盐熔体与硫化物熔体的质量比有关(R-factor)。但是近些年来,许多新的实验岩石学结果和天然矿石样品纳米尺度PGE赋存状态的观测结果对这一经典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列举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实例,显示硅酸盐熔体中的PGE纳米颗粒可以被硫化物或铬铁矿机械捕获、并通过定向附着生长、聚集、粗化和融合,最终形成纳米颗粒集合体和纳米合金。另外,岩浆中半金属元素(TABS,即Te、As、Bi、Sb、Sn)和Se可以与PGE优先形成各种互化物,从而富集于砷化物、铋化物、碲化物或硒化物中,而非硫化物中。因此,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体系中PGE的富集可能不仅受其在硫化物熔体中极高的分配系数控制,一些物理过程导致的PGE分配以及半金属元素对PGE的富集作用也不容忽视。由于矿石中的铂族矿物一般为纳—微米级,采用聚...  相似文献   
62.
个旧矿区地下水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文 《云南地质》2011,30(1):64-66,9
个旧矿区位于红河和南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属岩溶中山地貌,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星罗棋布。矿区内无地表河流,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矿坑涌水量主要受大气降雨、岩溶发育程度、断裂构造及隐伏岩浆岩体控制。  相似文献   
63.
大平锡多金属矿赋存于广西桂北最老地层―中元古界四堡群中,矿体主要以网(细)脉状产于三防花岗岩体及外接触带围岩中,受NE-NNE向断裂、NW-NN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具细脉浸染状、块状构造等,矿石中平均品位w(Sn)0.175%~3.368%、w(Cu)0.661%~12.070%。主要金属矿物为锡石,伴生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钛铁矿,矿石自然类型为锡石石英型矿石、锡石绿泥石石英型等;脉石矿物有绿泥石、石英、和绢云母等,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等。研究认为本矿区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充填(交代)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64.
运用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对圈定找矿预测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ASTER数据及其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原理,对滇东南马关都龙锡矿含矿岩体分布区分别提取了方解石化、白云岩化、绿泥石化等3类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所提取的蚀变异常与野外调查发现的矿化点吻合性好,蚀变信息可靠,对指导找矿有较好的效果,为该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65.
细脉带型锡矿是云南个旧矿田老厂矿区的主要矿床类型之一.文章利用40Ar-39Ar同位素测年方法对老厂细脉带型锡矿床白云母-电气石-石英脉中的白云母进行了年龄测试.结果显示,该白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坪年龄为(827±07)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进一步结合区域资料,指出包括个旧锡多金属矿床在内的右江褶皱带内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背景,为华南晚中生代岩石圈大规模伸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66.
全谱直读ICP发射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钨、锡、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向前  李晓云 《吉林地质》2009,28(2):113-115
对地质样品中的锡、钨、钼三个项目连测进行了试验,分别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试样,盐酸提取和氢氧化钠熔融,沸水提取,在ICP发射光谱仪上测定钨、锡、钼等元素,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达到DZ/T130-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67.
The Xishan deposit, located in the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in South China, is a quartz-vein type W-Sn deposit with an average Sn grade of 0.1–0.4 wt%. The deposit is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associated with Xishan alkali feldspar granite. The W–Sn mineralization is present mainly as veins that are hosted by the granit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new zircon U–Pb age, whole-rock geochemical data, Sr–Nd–Pb–Hf isotopic data and Re–Os age 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 nature and timing of magmatism and mineralization in the Xishan mining district with implications on geodynamic settings. LA–ICP–MS zircon U–Pb analyses yielded an age of 79.14 ± 0.31 Ma for the alkali feldspar granite, consistent with the molybdenite Re–Os age of 79.41 ± 1.11 Ma. The alkali feldspar granite shows high contents of SiO2 (71.52–76.25 wt%), high total alkalis (Na2O + K2O = 9.35–13.51 wt%),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e.g. Zr = 95.4–116 ppm, Y = 97.1–138 ppm, Nb = 36.1–55.5 ppm, Ga = 97.1–138 ppm),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total REE = 171.8–194.0 ppm) as well as high Ga/Al ratios (10,000 × Ga/Al = 3.23–3.82) suggesting that it ha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type granite and shows an A2 subtype affinity. Sr–Nd isotopes of the alkali feldspar granite show that (87Sr/86Sr)i values range from 0.7111 to 0.7183, and the εNd(t) values and Nd model ages (T2DM) vary from −6.8 to −6.5 and 1414 to 1433 Ma, respectively. The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are variable, with 206Pb/204Pb, 207Pb/204Pb and 208Pb/204Pb values ranging from 18.783 to 18.947, 15.709 to 15.722 and 38.969 to 39.244,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alkali feldspar granite was derived from a mantle-crust mixed source. In situ Hf isotopic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alkali feldspar granite has εHf(t) values ranging from −9.69 to −0.04 and two-stage Hf model ages from 1145 Ma to 1755 Ma, indicating that the alkali feldspar granite was formed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Mesoproterozoic crusts of the Cathaysia Block with additions of mantle-derived materials. These results, together with previously presented regional geological relationships, suggest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Xishan granite and associated W–Sn mineralization is related to lithospheric extension and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that are attributed to a directional change of Pacific plate motion.  相似文献   
68.
大兴安岭锡矿带是中国北方唯一成型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新近发现的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隶属中亚造山带东段的兴蒙造山带。该矿床为一典型的大型斑岩型热液脉型锡多金属矿床,矿区内锡矿化主要赋存于石英斑岩体顶部及其上部的石英脉中。矿床成矿阶段包括石英斑岩体内的滴状锡锌矿化阶段、石英斑岩体上部石英脉中的辉钼矿矿化阶段、石英锡石黑钨矿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显示: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尤其是富液相包裹体,其次为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斑岩体内矿化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24~333 ℃,盐度为6.5%~7.5% NaCleqv,密度为0.73~0.74 g/cm3;石英脉型矿化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1~324 ℃,盐度为3.4%~9.9% NaCleqv,密度为0.73~0.92 g/cm3。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低盐度、中密度的特征。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气液两相包裹体液相成分主要为H2O,气相成分主要有H2O、CO2和CH4。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石英斑岩体上部石英脉矿化阶段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来源,以岩浆水为主。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以及流体演化中的降温过程是该矿床矿石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9.
花岗岩中铟与锡铜铅锌的关系及其富集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大鹏  张乾  武丽艳  叶霖  刘玉平  蓝江波 《岩石学报》2019,35(11):3317-3332
全球已知的富铟矿床多与锡石硫化物矿床或富含锡的硫化物矿床有关,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酸性岩浆作用有关。尽管铟的富集参考机理已经积累了较多研究成果,但关于锡在铟的富集成矿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花岗岩浆演化过程中铟与锡等成矿元素的关系如何?等等,这些科学问题依然有待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岩和其中的"包体"、都龙矿区南温河花岗岩及矽卡岩矿物、广西昆仑关花岗岩、湖南柿竹园和骑田岭花岗岩中In与Sn、Cu、Pb、Zn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浆从结晶成岩→分异出成矿流体→遭受变质与蚀变→与围岩发生接触交代的全过程,In与Sn始终保持同步变化的正相关关系,而In与Cu、Pb、Zn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此外,花岗岩中云母类矿物是In和Sn的主要载体矿物,且其中In与Sn也同样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从岩浆结晶成岩到富集成矿过程中,铟与锡是共同迁移的。本文认为在锡存在的情况下,铟更容易超常富集,这可能就是富铟矿化多与锡矿化伴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0.
谭杰 《吉林地质》2019,38(3):61-64
用WP-1米平面摄谱仪改造升级为CCD-1型平面光栅电弧直读发射光谱仪。天然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系列基体与样品基体一致,采用国家一级土壤水系岩石地球化学标准物质作为标准系列,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硼锡银元素含量。检出限Ag:0.013×10^-6;Sn:0.26×10^-6;B:0.54×10^-6,精密度均小于7.6%(n=12)。检测数据经验证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合格率等各项指标均满足地质矿产实验室管理规范(DZ/T0130.4-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