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3篇 |
免费 | 300篇 |
国内免费 | 3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0篇 |
大气科学 | 28篇 |
地球物理 | 252篇 |
地质学 | 1121篇 |
海洋学 | 113篇 |
天文学 | 25篇 |
综合类 | 74篇 |
自然地理 | 1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崮山组和凤山组地层分别属于寒武系第三统和芙蓉统。其中,崮山组发育浅水叠层石生物丘,凤山组发育浅水叠层石生物层,二者都发育深水环境碳酸盐泥丘,代表了碳酸盐岩沉积的多样性;大量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竹叶状砾屑灰岩,代表了“风暴海”时期特殊的沉积组构。特殊沉积组构作为寒武纪贫乏骨骼风暴海后中奥陶世生物大辐射前的特殊现象,为研究较深水背景下微生物造礁作用提供了典型的岩石记录,同时也代表了这一特殊时期的沉积作用样式 相似文献
93.
随着水平井压裂技术的普遍应用,压裂段的选择成为影响增产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针对底水油气藏,在压裂时同时考虑控水同样重要。影响底水油气藏压裂效果的因素很多,因素之间具有高度不确定的非线性关系,给控水压裂选段分析带来了诸多不便。利用传统的单因素回归等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底水油藏多种影响因素下水平压裂段的选择。针对此问题,通过油藏工程理论和现场经验,确定了避水高度、地层各向异性、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地应力差值、水平井曲直偏差、储层与水层之间隔层发育程度六个参数作为影响控水压裂段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底水脊进模型确定了参数界限,结合BP神经网络系统的原理,建立定量分析。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制底水油气藏水平井压裂段控水选择软件,通过实际应用,表明其对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4.
广西东攀P-T界线深水相剖面与煤山剖面地层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放射虫生物地层学、黏土矿物事件地层学和有机碳同位素地层学方面对广西柳桥地区东攀二叠系-三叠系深水相剖面进行了研究,并与浙江煤山剖面(GSSP)同期地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东攀剖面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与煤山剖面具有较好的可比性:①东攀剖面放射虫A.yaoi带可以与煤山剖面的Clarkina changxingensis-C.postwangi-C.postsubcarinata-C.deflecta组合带对比;②两剖面都具有性质相似、延伸稳定的界线黏土岩;③在两剖面界线黏土岩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都发生了巨减. 相似文献
95.
淹没不整合型层序——一种特殊的加深淹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淹没不整合型层序以其凝缩层直接覆盖于层序界面上,即凝缩层+高水位体系域层序类型为特征,以不含有任何暴露证据而区别于层序地层学定义的Ⅰ型和Ⅱ型层序界面,成为碳酸盐地层层序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三级旋回层序界面。以淹没不整合型层序的特征描述、鉴别方法和实例分析阐述了淹没不整合是一种旋回层序的特殊类型即加深淹没型层序界面。这种淹没不整合型层序在油气运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我国极端干旱区边缘阿羌砂尘堆积剖面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对昆仑山北麓阿羌地区第四纪风成砂尘沉积物的调查、地层对比和107组古地磁标本(321块样品)的测定结果认为,阿羌地层剖面记录了Brunhes时以来我国极端干旱区最完整的风成砂尘堆积序列;剖面中间冰期形成的生草层1PE和细粒风尘堆积29FGL、31FGL、33FGL、35FGL、37FGL、39FGL、42FGL在形成的地质时代上可依次与黄土高原古土壤S_0、S_1、S_2、S_3、S_4、S_5、S_6、S_7进行对比,而与1PE和细粒风尘堆积29FGL、……、42FGL互为叠覆的冰期气候形成的风成极细砂和粗粒风尘堆积则可与黄土高原黄土L_1、……、L_8进行对比。此外,在阿羌剖面砂尘堆积底部42FGL层中发现有0.7 Ma B P前的宇宙尘埃物质,这对于该地风成砂尘下限年代的确定、研究极端干旱区气候的发展历史和晚新生代地外灾变事件的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陕西段家坡黄土剖面中布容/松山古地磁界线附近铱异常的发现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灵敏度放射化学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对我国陕西段家坡黄土剖面早-中更新统(约0.73Ma)沉积界线附近铱和其它元素的丰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布容/松山(B/M)古地磁界线附近铱的含量明显增大,最大值为46.3pg/g。相对于整个剖面的平均背景值(约15pg/g)大约富集了3倍。用地壳元素钪进行标准化之后,铱异常十分明显,而其它元素在界线附近则没有变化。黄土剖面上铱异常的赋存层位与西南太平洋钻 相似文献
98.
99.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10):1184-1202
Based on metamorphic studies of the Yadong high-pressure (HP) granulite and multiple thermochron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f granitoids from both upper and lower parts, the Yadong section in the eastern Himalaya constrains the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Greater Himalayan Sequence (GHS). The Yadong HP granulite,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GHS, underwent a peak-stage HP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and two stages of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Granulite and hornblende facies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took place at 48.5 and 31.8 Ma, respectively, marking the time of exhumation of the subducted Indian slab to lower and middle crustal levels. Subsequently, an average young zircon U–Pb age obtained from the Yadong HP granulite indicated that this unit was captured by its surroundings in a partially molten condition at 16.9 Ma. In addition, three granitoids from both the lower and the upper parts of the GHS yielded biotite 40Ar/39Ar ages of 11.0, 11.3, and 11.5 million years. These consistent ages suggest that the GHS along the Yadong section was laterally extruded and synchronously cooled to ~300°C at ~11.3 Ma. Furthermore, the granitic gneisses yield apatite fission track ages of ~7 million years, documenting the cooling of the GHS to ~110°C. A two-stage model describes the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GHS: (1) the Indian slab had subducted under Tibet before ~55 Ma, and was exhumed to the lower crust (50-40 km) at 48.5 Ma, and to the middle crust (22-15 km) at 31.8 Ma; and (2) the partial melting occurred at middle crustal levels during the period 31.8 to 16.9 Ma, causing channel flow. In the late stage, the GHS was laterally extruded by ductile mid-crustal flow during the period 16.9 to ~7 Ma, characterized by a fast cooling rate of ~2 mm per year. 相似文献
100.
计算机层析成像简称为CT,是一种利用在物体周边所得到的某种物理量的一维投影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重建物理特定层面上的二维图像和依据一系列二维图像构成三维图像的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震CT探测技术在芭蕉箐隧道中探测应用情况。针对芭蕉箐隧道上、下行线中部均出现坍塌,按照规范的方法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勘测,经过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等阶段的工作,本次勘探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