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9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921篇
测绘学   157篇
大气科学   491篇
地球物理   1157篇
地质学   1581篇
海洋学   967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378篇
自然地理   47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杨司琪  张强  奚小霞  乔梁 《大气科学》2019,43(6):1441-1450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天气和气候的敏感区,随着全球和区域的变暖,该区域特殊的气候环境响应引起人们重点关注。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夏季风影响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夏季风影响区的代表站,通过对比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和其他地区50年来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低云量、风速的变化趋势,以及分析各气象因子单独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发现在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各个气象因子的变化均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而在其他地区,只有温度变化会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其他各因子的变化均会造成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贡献度更直观的反映各气象因子对不同地区蒸发皿蒸发的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48.93%。风速变化对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1.54%。降水变化对非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8.57%。此外,低云量的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夏季风影响区和非夏季风影响区的贡献均达到20%以上。因此,不同地区影响蒸发皿蒸发的最主要的因子是不同的,但低云量对任何地区蒸发皿蒸发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52.
彭放  徐中祥 《地球科学》1995,20(1):63-67
首先提出了灰色系统关联度的一个新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性质,其次讨论了应用该模型和关联滤波法预测矿体埋深的问题,然后进行了理论模型试算,证实了本方法的理论效果,最后,指出了新模型的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953.
关于海平面上升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梦熊 《地学前缘》1996,3(2):133-140
沿海地区地质环境复杂。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日益增多,对地质环境进一步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温室效应”引发的海平面上升,使各种地质灾害更加激化。文章详细探讨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素,理论海平面与相对海平面升降幅度的评估,以及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地质环境效应与相应的防治对策,特别强调控制沿海城市地面沉降,以减轻海平面相对上升造成的危害,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4.
用水氡最大变化率法对强震时间作中短期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水氡变化率的物理含义以及变化率动态图象的生成方法,强震前在动态图象上存在着变化率≥0.06高值异常区,异常区中心的最大变化率随时间有规律地演化,且与发震时间有着良好的统计关系。据此提出4个时间预测指标。检验性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的发震时间段长短大多数为2至6个月,可满足强震的中短期预报尺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955.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Rn222 survey in wells of the Larderello geothermal field (Italy) and observed considerable variations in concentrations. Simple models show that flow-rat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Rn222 content of each well, as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fluid transit time in the reservoirs. Rn222 has been sampled from two wells of the Serrazzano area during flow-rate drawdown tests. The apparent volume of the steam reservoir of each of these two wells has been estimated from the Rn222 concentration versus flow-rate curves.List of symbols Q Flow-rate (kg h–1) - Decay constant of Rn222 (=7.553×10–3 h–1) - Porosity of the reservoir (volume of fluid/volume of rock) - 1 Density of the fluid in the reservoir (kg m–3) - 2 Density of the rock in the reservoir (kg m–3) - M Stationary mass of fluid filling the reservoir (kg). - E Emanating power of the rock in the reservoir (nCi kg rock –1 h–1). - P Production rate of Rn222 in the reservoir: number of atoms of Rn222 (divided by 1.764×107) transferred by the rock to the mass unit of fluid per unit time (nCi kg fluid –1 h–1). - N Specific concentration of Rn222 in the fluid (nCi kg–1) - Characteristic time of the steam reservoir at maximum flow-rate (=M/Q)  相似文献   
956.
Many tafoni occur on the faces of marine cliffs on three uplifted shore platforms with different altitudes and with known ages of emergence. The mean value of the ten largest depths of tafoni, D (cm), was obtained and the period of their formation, t (years), was estim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was found to be D = 20·3 × (1?e?0.005t).  相似文献   
957.
2000~2002年期间,笔者对青藏高原东部长江流域溶质载荷分别进行了取样分析并对流域盆地化学剥蚀通量、剥蚀速率和大气CO2净消耗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流域盆地化学剥蚀速率以河源区楚玛尔河最高为2.34×106mol/a/km2,沱沱河最低为1.40×106mol/a/km2,四大支流雅砻江为1.69×106mol/a/km2,金沙江为1.74×106mol/a/km2,大渡河为1.57×106mol/a/km2,岷江为1.88×106mol/a/km2;流域盆地ФCO2估算结果以大渡河最高为101.81×103mol/a/km2,楚玛尔河最低为7.55×103mol/a/km2,金沙江为44.38×103mol/a/km2,雅砻江为69.64×103mol/a/km2,岷江为81.90×103mol/a/km2,沱沱河为21.90×103mol/a/km2。并对长江流域地表化学剥蚀速率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8.
????????????????????????????????????????????б????????????????????????????????????????????????????????????????????????????????????????仯?????????仯???????????????????????????δ??????????????????????????????????????????仯????????????????????????е?????????????????????????????????????????????????????????????С???????????0.01??????????????????1???????????????????????????????Ч???????  相似文献   
959.
岩石生热率是研究地球内热的一个重要的参数。本文根据自然伽马与岩石生热率的关系,利用盆地4口钻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计算出桑托斯盆地主要岩石或矿物及地层的生热率。本文统计了2964个自然伽马测井数据值,主要岩石或矿物的生热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泥岩、砂岩、页岩、玄武岩、石灰岩、硬石膏和盐岩;盆地地层的生热率随深度增加显著降低,生热率体现出受控于岩性变化的特征。以S1井为例,根据岩石生热率和热流的关系,计算出盆地中各个组的生热率,Marambaia组、Itajai-Acu组、Itanhaem组、Ariri组、Guaratiba群、Camboriu组生热率分别是1.36±0.16μW/m3、1.52±0.15μW/m3、1.30±0.3μW/m3、0.46±0.18μW/m3、0.64±0.23μW/m3、0.37±0.07μW/m3,盆地沉积地层产生的热量占表层大地热流的13.62%,因此沉积地层具有一定的产热潜力,对区域有机质的成熟度有一定的影响。建立了岩石圈分层生热模型,其中地壳热流贡献为15.38mW/m2,占表层大地热流的30.76%,地幔热流贡献值为34.62mW/m2,地壳和地幔的热流比例为0.44,具有“冷壳热幔”的特征。  相似文献   
960.
冬、夏季热带及副热带穿透性对流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鹏  王雨  冯沙  李崇银  傅云飞 《大气科学》2012,36(3):579-589
文中利用热带测雨卫星 (TRMM) 搭载的测雨雷达 (PR) 1998~2007年的探测结果, 就热带及副热带地区穿透性对流的频次、条件降水强度及垂直廓线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深对流和穿透性对流都主要发生在热带辐合带 ( ITCZ)、南太平洋辐合带 (SPCZ)、亚洲季风区、20°N以南的非洲以及美洲等地区, 它们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变化特征, 而且陆地深对流更容易发展成为穿透性对流, 但绝大部分地区的穿透性对流频次不超过0.2%。对穿透性对流条件降水强度的分析表明, 热带及副热带大部分地区的穿透性对流条件降水强度在10 mm/h以上, 且洋面的条件降水强度要比陆地大, 但由于其频次较小导致其对总降水的贡献并不大。尽管深对流和穿透性对流降水廓线的外形比较相似, 但相同的高度, 深对流的降水强度要比穿透性对流偏小, 而且这种差异随海陆和纬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此外, 热带地区 (15°S~15°N) 冬、夏季深对流和穿透性对流降水廓线都只存在较小差异, 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