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1篇
  免费   1387篇
  国内免费   194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58篇
地质学   6994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350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31.
Abstract: Well-preserved specimens of H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Devonian (Famennian) Wutong Formation of Chaohu district, Anhui Province, South China, display more complete fertile axes in three orders and multiple divisions. Comparisons indicate that Hamatophyton possibly does not have palmate planate sterile leaves but hook-like linear ones with rare divisions. We propose seven definitive characters of Sphenophyllales: (1) completely whorled lateral organs; (2) sterile leaves; (3) strobili; (4) “sporangiophores” or stalks with reflexed tips bearing sporangia; (5) three- or four-ribbed primary xylem; (6) exarch maturation of primary xylem; and (7) secondary xylem. The Sphenophyllales probably originated from the Iridopteridales based on similarities in whorled lateral organs, ribbed primary xylem and peripheral protoxylem strands. In transition from Iridopteridales to Sphenophyllales,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volve partially whorled to completely whorled lateral organs, sterile ultimate appendages to leaves, and fertile ultimate appendages to “sporangiophores”/stalks with bracts; anatomical modifications include configuration and maturation of primary xylem, and presence of secondary xylem.  相似文献   
932.
Discovery of Sirenites senticosus (Dittmar)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abudani Formation of the Kurosegawa Belt, Kito area, To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establishes a late Early Carnian age for this part of the stratigraphic unit. Because S. senticosus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Tethyan region, its occurrence provides evidence that Late Triassic ammonoids of Japan had strong affinities with those of the Tethyan faunas. This finding clearly differs from the bio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contemporary bivalves in the region, which are referred to as the Kochigatani bivalve faunas, and show strong affinities to faunas of the Boreal region.  相似文献   
933.
利用白音查干地区的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通过定性、定量两种手段进行瞬时频率与岩性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瞬时频率能够较好的区分砂泥岩。当砂岩百分比小于0.12时,瞬时频率属性为低频;当砂岩百分比为0.16~0.33时,瞬时频率为高频。通过瞬时频率切片与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相类型的砂体在瞬时频率切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辫状河三角洲砂体表现为沿物源方向延伸的枝状或朵状中高频区,滩砂表现为不规则滩状的高频区,坝砂在盆地边缘呈高频带状分布。此外,瞬时频率还可以进行物源分析、三角洲朵叶体识别和扇体叠置识别,是进行沉积体系、砂体展布和储层预测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34.
黑色岩系是构成许多重要矿床的赋矿岩系,与它有关的有用元素和组份,呈自然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形式产出。陕南镇坪地区下寒武统鲁家坪组黑色岩系具有较好的含矿性及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935.
川东南—黔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富含有机质泥页岩,是华南地区海相地层中的优质烃源岩之一,且分布广泛,厚度大,是有利的页岩气勘探区。通过研究区30条野外露头剖面和12口钻井的资料分析,结合岩性、元素地球化学、测井地球物理及古生物等相标志研究,对川东南—黔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环境、沉积演化及其对烃源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川东南—黔北地区龙马溪组识别出泥质深水陆棚、泥质浅水陆棚、砂泥质浅水陆棚、砂质浅水陆棚、灰泥质浅水陆棚、灰质浅水陆棚、浊流沉积、台地边缘浅滩-生物礁浊流等8种沉积类型,其中泥质深水陆棚是龙马溪组烃源岩形成的主要沉积环境。通过对沉积环境的研究,认为龙马溪组底部缺氧的滞留环境和缓慢的沉积速率是龙马溪组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为区内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36.
基于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了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油页岩成矿条件及有利目标区分析。研究发现,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油页岩最大厚度达15m;埋深几十米~2 000m,盆地东南部农安-登娄库一带埋深在500米以浅。将青山口组划分出3个三级沉积层序,青一段油页岩形成于SQ1层序下降半旋回,为深湖相沉积物,油页岩分布受该时期深湖相沉积范围的控制。根据研究区整体地质勘查程度,选取油页岩埋深和油页岩厚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并以含油率作为参考指标,建立了青一段油页岩有利目标区优选方案,确定了A类选区为农安-增盛-长春岭-朝阳沟勘查区和白城东北部勘查区,B类选区为登娄库背斜带南部地区,C类选区为农安-增盛-长春岭-朝阳沟勘查区外围。  相似文献   
937.
川西坳陷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而须家河组二段又是该区域重要的储层。该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致密化程度高的特点,裂缝发育情况对油气勘探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对分形技术的原理、方法的介绍,并利用该方法对须二段储层的裂缝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油气藏的存在与否与裂缝发育和盖层发育两个因素直接相关。研究区内须二段储层大部分属于裂缝发育区,对油气勘探很有利。  相似文献   
938.
西藏札达盆地腹足类组合及生物地层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第四岩性段发现大量腹足类化石:Adelinella regularis Yü(规则小隐螺)、Velutinopsis spiralis Yü(旋纹似天鹅绒螺)、Radix zandaensis sp.nov.(札达萝卜螺)、Hip peutis cf.minor(Ping)(微小圆扁卷螺),称为小隐螺-似天鹅绒螺组合。根据这些腹足类化石在西藏西南部的分布特征,认为它们是分布于北喜马拉雅山间断陷盆地的一个腹足类组合,介于西藏犀类化石与杜氏珠蚌-河北珠蚌层之间,时代处于晚上新世-早更新世之间。对比现生种属研究认为,札达盆地腹足类应生活于近岸的浅湖环境。孢粉分析认为化石层形成时为温暖潮湿的森林-草原环境,化石层下部的三趾马生活在温暖而显干旱的灌丛草原环境,可知札达盆地由托林组至古格组,古气候经历了由温暖干旱向温暖潮湿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939.
三肇凹陷东部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为本区主要储层和含油层位,也是区内目前增储上产的重要目的层。储层的分布与物源有密切的联系,物源体系分析是油气勘探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岩心观察描述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研究,从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变化特征、泥岩颜色区域分布以及砂体展布特征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三肇凹陷东部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物源体系,并对每个物源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厘定,为下一步沉积体系的精细研究和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0.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晚三叠世样品中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为基础,选用对沉积介质环境反映比较敏感的锶(Sr)、铜(Cu)、钡(Ba)、铀(U)、钛(Ti)、钒(V)、镍(Ni)等微量元素指标,分析研究区地层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沉积介质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晚三叠世的沉积介质环境。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晚三叠世延长组长9-长7期基本为温湿气候且变得越来越温暖潮湿;长9-长7期为微咸水相的淡水环境,长7期盐度含量略有增加;长9、长8期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比较正常,长7期变为厌氧环境;长9-长7期垂向上水体分层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