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92篇 |
免费 | 2495篇 |
国内免费 | 6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95篇 |
大气科学 | 518篇 |
地球物理 | 5208篇 |
地质学 | 3255篇 |
海洋学 | 851篇 |
天文学 | 79篇 |
综合类 | 335篇 |
自然地理 | 5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54篇 |
2023年 | 187篇 |
2022年 | 281篇 |
2021年 | 280篇 |
2020年 | 354篇 |
2019年 | 392篇 |
2018年 | 289篇 |
2017年 | 367篇 |
2016年 | 372篇 |
2015年 | 353篇 |
2014年 | 599篇 |
2013年 | 488篇 |
2012年 | 521篇 |
2011年 | 532篇 |
2010年 | 519篇 |
2009年 | 540篇 |
2008年 | 549篇 |
2007年 | 610篇 |
2006年 | 561篇 |
2005年 | 480篇 |
2004年 | 426篇 |
2003年 | 427篇 |
2002年 | 374篇 |
2001年 | 313篇 |
2000年 | 310篇 |
1999年 | 268篇 |
1998年 | 264篇 |
1997年 | 205篇 |
1996年 | 253篇 |
1995年 | 200篇 |
1994年 | 154篇 |
1993年 | 138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8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滚石是边坡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动力地质灾害.正确估算滚石运动轨迹是经济合理地进行防护结构设计的基础.滚石运动轨迹受多种参数的影响,准确把握各运动学参数对防护结构设计控制指标的敏感性,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滚石灾害防治工作.因此,将正交试验设计与基于运动学的滚石运动轨迹数值计算方法相结合,以景(德镇)鹰(潭)高速公路DK27+120里程附近边坡滚石灾害为例,将3类防护结构设计控制指标作为试验指标,将5种影响滚石运动轨迹的参数作为试验因素,应用正交试验表安排滚石运动轨迹数值计算试验,进行3指标5因素正交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对滚石运动学参数的敏感性以及显著性进行分析和检验,确定影响防护结构设计控制指标的主要参数,为滚石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生态环境类单幅总图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重要支撑。探讨空间规划生态单幅总图和环境单幅总图的编制要点与技术方法,并以福建省为例,研制生态环境空间战略目标、空间结构与重点任务。在案例研究中,制定了福建省“三屏、六廊、十四片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方案,以及空间差异化的环境管控方案,并在空间上落实了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和重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通过探讨生态环境类单幅总图编制与生态环境类专项规划的关系,阐明省级规划指导市、县等下层级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单幅总图编制的原则与方法,是落实空间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空间指引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53.
54.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价与水资源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40多年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水利事业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问题,延续至今,尚未妥善解决,从而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的极度浪费及出现不良的环境后效。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保证,它涉及到政策、法律、体制、经济及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尚未完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水价远低于供水成本,不能发挥水费征收的经济杠杆作用,遏制水资源的浪费及合理地调控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同时,偏低的水价也使供水部门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工程运营与维修,造成工程老化,降低供水效率[1].黄河下游灌区,位于豫鲁两省境内,灌溉面积约2800万亩(186.6×104hm2),多年平均引水量在100×108m3左右,该灌区自50年代末引黄灌溉以来,上述问题表现尤为突出。随着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发展,用水量增加,使黄河下游灌区的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此文试图以此为典型,分析供水成本的构成、现行水价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水资源调控的影响,供水价问题的深入研究及水价政策的制定参考。 相似文献
55.
56.
57.
地质标准物质中痕量元素量值溯源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应该具备溯源性。然而地质标准物质溯源性的建立往往是很困难的。对痕量元素量值溯源的若干难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立标准物质研制的质量体系的建议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应重视量值的信息反馈,提高定值的质量。 相似文献
58.
地质环境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以洞庭湖区地质环境系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环境系统是对人类经济技术活动作出共同响应的一定范围内地质环境的有机整体 ,是复杂的人工自然复合系统。文中以洞庭湖区防洪减灾为例 ,探讨了地质环境系统的概念、特征与研究思路。地质环境系统具有边界不确定性 ,影响传递的远距性与滞后性 ,系统行为的取向性、不确定性、难控性与反直观性 ,系统的社会性与共享性。因此 ,必须从成生、发展的角度 ,对其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把握自然状态下系统演变的固有规律 ,分析叠加人为活动后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顺应自然、约束自然与人类自身 ,是建立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优化地质环境系统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59.
差异风化型危岩多形成于由砂岩和泥岩等软、硬岩性组成的互层陡倾岩质边坡中,其崩塌破坏属地质灾害中的常见形态。以普洱渡危岩高边坡为例,推导出差异风化型危岩岩腔后壁泥岩压应力随岩腔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计算公式。据普洱渡危岩高边坡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特征建立了两类4种差异风化型危岩力学模型:第1类为主控结构面贯通率等于1时的泥岩基座压裂破坏型和转动破坏型危岩;第2类为主控结构面贯通率小于1时的坠落型和倾倒型危岩。利用岩石强度理论推导出研究区砂岩的二次抛物线型摩尔强度包络方程,以极限平衡理论和摩尔强度理论推导了4种危岩体在自重、地震力和裂隙水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崩塌破坏判别表达式,并由此反演出危岩体的临界崩塌边界方程,得出危岩体崩塌边界(岩腔深度、危岩体厚度和高度、主控裂隙深度)之间的关系,为现场预测和判别危岩体的稳定性和崩落时序提供简便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0.
Zhaoyin WANG Shimin TIAN Yujun YI Guoan YU 《国际泥沙研究》2007,22(4):247-262
River regulation and river training have been performed for various purposes and negative effects have been shown in numerous cases. In some cases the negative effects are so serious that humans have to consider to "renaturalize" the regulated rivers. Only by using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ed river management the diverse river uses and natural fluvial processes and ecological systems may be harmonized. Based on analysis of case studies and data collected from literatur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river management and four principles of river training. The integrated river management comprises: 1) taking the watershed, upper stream basin including the tributaries,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and the estuary as an integrated entity in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and 2) mitig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negative impacts on hydrology,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fluvial processes, land use and river use,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while in achieving economic benefit from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flood safety management and hydropower exploitation. River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ur principles: 1) extending the duration of river water flowing on the continent, which may be achieved by extending the river course or reducing the flow velocity; 2) controlling various patterns of erosions and reducing the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in the rivers; 3) increasing the diversity of habitat and enhancing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river and riparian waters; and 4) restoring natural landscap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