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901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81.
淮北煤田二叠系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现代沉积学的研究方法,根据样品测试和资料分析,采用岩矿鉴定、光谱分析、X衍射,沉积磷酸盐分析等先进的实验手段,对淮北煤田二叠系煤系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区二叠纪时属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82.
密云水库入库径流变化趋势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运用回归分析和多种曲线拟合方法,对密云水库近几十年来的入库径流时间系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入库径流总体上呈指数减少趋势,洪峰流量从绝对流量和所占比例两个方面都有大幅度的减少,而且洪水减少程度高于一般径流减少程度。同时,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分析认为,气候变化对入库径流减少的影响较小,而流域内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入库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83.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发生了强烈的碰撞,由此而产生的远程效应导致柴达木盆地北缘的阿尔金山脉晚古近纪以后发生了强烈的走滑,并导致盆内构造形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前人对盆地构造运动、古地磁、古地理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新世以来在NE和近NS向共同挤压作用的影响下,盆地内部棋盘格式不均匀隆升控制了柴达木盆地北部湖盆的形成,对后期盐湖沉积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84.
芦建军 《地下水》2015,(1):182-184
侏罗纪地层为中国内陆沉积盆地油气富集的主要时期地层。通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大量收集露头资料以野外剖面实测为重点,对山西不同地区侏罗纪地层不同组进行岩性、岩相、沉积特点及环境等分析,描述出不同地区各个组的沉积特点。划定山西侏罗纪地层划分为早侏罗永定庄组,中侏罗大同组、云岗组、天池河组,缺失晚侏罗地层;对沉积相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山西侏罗纪地层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地层具有等时性,且空间上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地层的边缘沉积,油气勘探前景不乐观。  相似文献   
285.
赵兵 《岩石学报》1997,13(2):233-244
通过大量的剖面测制和室内分析,从岩石的地质产状、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别是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研究了西秦岭铀成矿带中硅、灰岩的成因。原始沉积的泥晶灰岩和球粒泥晶灰岩沉积于水下高地较低能环境,球粒主要为粪球粒及少量硅质生物体。硅岩具生物化学沉积(I类)和由灰岩硅化(交代)成因(I类)两种成因类型,它们在地质产状、结构构造、常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西秦岭铀成矿带早志留世沉积环境模式  相似文献   
286.
颜玲  周玉淑  王咏青 《大气科学》2019,43(2):297-310
利用欧洲气象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观测站点的实况降水观测结合CMORPH卫星反演的逐时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路径类似的1513号台风Soudelor和1410号台风Matmo在登陆福建前后期间的降水分布特征以及造成登陆台风暴雨强度和落区差异的原因,得到以下初步结论:Soudelor和Matmo移动路径相似,但在登陆福建的过程中对浙、闽地区造成的降水强度和分布差异明显,如Soudelor造成的总降水强度比Matmo大,且Soudelor的强降水在登陆前主要分布在台风路径的右侧,台风中心的偏北方向,登陆以后主要在台风的偏北以及东北方向;而Matmo登陆前降水基本均匀分布在路径两侧,强降水区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北方向,登陆福建以后向北移动的过程中强降水区转向台风中心的北边;不同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也会导致登陆过程中不同的降水分布特征,Soudelor影响期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盛,并阻断它与中纬度西风槽的作用,而Matmo登陆北上过程中逐渐减弱并汇入河北上空的西风槽中,所以登陆后期Matmo的降水比Soudelor强;Soudelor和Matmo台风登闽前后低层水汽输送及东风急流差异是导致大暴雨落区差异的原因之一,Matmo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及南海,而Soudelor登陆前东部有来自另一个台风Molave的水汽输送,登陆后强水汽输送通量区及水汽辐合带位于Soudelor偏北侧,这与Soudelor登陆造成的暴雨在中心偏北方向一致;南亚高压相对于台风的位置也会影响降水,Soudelor登陆时,大兴安岭上空大槽前的偏西风急流与南部高压西北侧的西南急流一起使得它登陆后减弱速度变缓,有利于台风暴雨的维持,而Matmo高空受急流造成的气旋性切变流场加速了台风的减弱;此外,台风自身的结构和强度变化以及登陆后维持时间不同也是造成两次过程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台风暖心结构的强度以及台风高层暖心减弱的速度对台风降水有一定影响,但对登陆时台风暴雨的不对称分布影响较小;Soudelor登闽过程中,涡度场强度比Matmo大,且维持一个深厚的垂直对称结构,登闽后期附近的辐合上升气流主要位于中心东侧,而Matmo在登闽过程中,低层的强辐合区和上升运动区始终偏西,造成二者降水分布的不同。  相似文献   
287.
红舍克铝土矿由沉积型及风化堆积型二类。沉积型铝土矿由越北古陆中的岩浆岩、变质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后,经长距离搬运沉积而成,受基底、古岩溶地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控制。堆积矿床属于表生第四纪岩溶堆积型,不但与岩性、气候、构造、地形地貌关系密切,亦与沉积型矿床有直接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288.
宁夏地质梗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福臣 《甘肃地质》1993,(Z1):101-133
宁夏位于中朝准地台和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衔接部位。区内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岩浆岩不发育;构造运动活跃。该区地质构造的演化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相似文献   
289.
吉林省海沟石英脉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沟金矿床地处夹皮沟-海沟成矿带东南端,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该矿床产于海西期花岗杂岩体中,由多条含金石英脉组成。成矿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Ⅰ. 钾长石-石英脉阶段;II. 乳白色石英-(少)黄铁矿-(少)金阶段;III. 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金阶段;IV. 碳酸盐-石英-黄铁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海沟金矿各阶段流体包裹体存在一定差异,早期成矿阶段(第Ⅱ阶段)以H2O-NaCl包裹体(Ⅰ类)为主,偶见含子晶包裹体(Ⅳ类);主成矿阶段(第Ⅲ阶段)以CO2-H2O-NaCl包裹体(II类)为主,并含有少量纯CO2包裹体(III类);成矿后阶段(第Ⅳ阶段)以H2O-NaCl包裹体(Ⅰ类)为主。早期成矿阶段、主成矿阶段、成矿后阶段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227~497℃、189~427℃、130~267℃,对应盐度分别为0.53%~10.23% NaCleqv、0.35%~9.23% NaCleqv、0.18%~3.27% NaCleqv。早期成矿阶段和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相对较高,成矿后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明显降低;在空间上,主成矿阶段矿床深部包裹体的盐度较矿床浅部偏高。拉曼和气相色谱结果显示,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CO2、N2、CH4、C2H6为主,并含有少量H2S,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流体;包裹体液相离子成分主要为Na+、K+、Ca2+、Cl-,个别包裹体中含有少量Mg2+、F-离子。主成矿阶段不同类型、不同相比包裹体均一温度相近,显示不混溶特征。流体减压引起的不混溶作用可能是海沟金矿金沉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0.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油气生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沉积、地球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羌塘盆地的油气生成特征.羌塘盆地的沉积及古地理环境控制了多层系生油岩的形成,但主要为三叠系和侏罗系以海相沉积为主的碳酸盐烃源岩和泥质烃源岩,厚度巨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生烃潜力大,构成了羌塘盆地主力烃源岩.综合分析认为盆地南北坳陷连接处的鞍部为含油气远景最有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