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4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427篇
测绘学   851篇
大气科学   323篇
地球物理   979篇
地质学   1157篇
海洋学   354篇
天文学   168篇
综合类   641篇
自然地理   46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551.
日本Mw9.0地震前GRACE卫星重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RACE重力卫星月重力场数据,通过去相关与高斯滤波等方法获取日本大地震震前震源区周缘年度、季度和年度差分重力变化,以及若干点位时间序列重力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大地震前5年内在震源区周边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卫星重力异常正负交替和迁移现象,至震前1-2年,震区周边形成了明显正负异常区,正重力异常区重力增加现象明显;点位重力时间序列分布指出了日本MW9.0级地震前存在与1976年唐山地震类似的重力变化现象。这些结果反映了日本大地震震前震源区周边地下物质运动、质量迁移和能量积累等问题,为研究该地震的孕育过程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552.
《测绘学报》2012,41(3)
利用轨道扰动引力谱和大地水准面累计误差谱分析的方法估计未来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l)Follow—On卫星反演地球重力场的空间分辨率。基于GRACEFollow—On卫星的轨道特性,计算其在高空所受到的径向扰动引力,并根据谱特性及星载加速度计的测量噪声水平分析该卫星能反演重力场的阶数。利用EGM96重力场模型分别计算200km和250km轨道高度处的扰动引力谱。分析其特性表明:在两个轨道高度处分别能反演281阶和242阶的地球重力场模型。给出大地水准面累计误差谱模型,并计算200km和250km轨道高度处大地水准面累计误差谱。分析其谱特性表明:在两个轨道高度处分别能反演至286阶和228阶的地球重力场模型。  相似文献   
553.
月球Airy均衡状态与月壳厚度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水准面异常和表面地形变化是其内部密度不均匀和各个界面的起伏变化的体现,因此利用水准面和地形之比(geoid to topography ratio,GTR)可估计月球均衡和月壳厚度。本文基于月球重力场模型SGM100h和地形模型STM359_grid-02,经过去除表面玄武岩填充和深层异常质量影响,并结合理论Airy均衡模型中GTR与参考月壳厚度的关系,计算得到了新的月壳厚度模型。该模型的月壳平均厚度为36.9 km,背面比正面平均厚约13.5 km,Apollo12/14登陆点的月壳厚度分别是28.3 km和29.1 km。在各月海盆地存在着中央较薄、四周逐渐增厚的趋势。  相似文献   
554.
在测绘生产中,测绘成果的管理和原始数据的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介绍了以VS2008为平台开发一个加密重力测量数据管理程序的过程,详述了如何运用VC++结合ADO技术创建ACCESS数据库,实现对测量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重力段差和重力值的计算、计算结果的显示输出。  相似文献   
555.
CBERS-02B卫星遥感影像的区域网平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袁修孝  汪韬阳 《遥感学报》2012,16(2):310-324
针对中巴资源一号卫星(CBERS-02B)卫星遥感影像姿态角误差较大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区域网平差方法提高其对地目标定位精度的策略和具体计算过程。首先对参与平差的每景影像选取4个地面控制点进行影像姿态角常差检校,然后采用与地形无关方案解求各自的RPC参数,最后选取带仿射变换项的有理函数模型(RFM)进行多重覆盖影像的区域网平差。对两个地区的0级CBERS-02B单条CCD立体影像对的区域网平差试验表明,对地目标定位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均达到了±3个像元的水平,且高程精度明显优于平面精度。相对于常规的卫星遥感影像区域网平差方法,平面和高程精度均有明显提升,几乎达到国外同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这说明中国卫星遥感影像亦具有较好的几何定位潜力,在区域网平差之前进行系统误差预改正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56.
GRAPES中地形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的引进和应用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中国新一代全球中期/区域中尺度同化与预报系统(GRAPES)模式中引进了ECMWF地形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填补了GRAPES全球中期数值预报系统中物理过程的空白。重新计算了地形重力波过程需要的地形静态资料数据,并与原ECMWF模式的地形静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式地形参数的正确性。利用GRAPES模式,进行了地形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影响的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引进地形重力波拖曳过程以后,在存在大地形的区域,风场会发生变化,当纬向风遇到青藏高原时,一部分气流会产生爬坡效应而越过高原,使高原上空的西风气流减弱;另一部分气流会绕过高原,在高原的南侧产生绕流;随着模式积分时间的延长,风场变化会越来越明显,地形越复杂,风场的变化也越复杂;连续的模式积分试验结果显示,引进地形重力波过程,可以延长GRAPES模式的可用预报时效,提高了全球形势预报的准确率。通过对一次降水过程的模拟,对地形重力波过程影响降水预报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显示:引进地形重力波拖曳过程后,改变了大气流场的分布,使预报的流场更接近于大气真实状态,从而提高了降水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57.
刘佳  王文 《干旱气象》2010,28(1):65-70,75
选取四川省的一次暴雨个例分析研究大气中对流活动和重力波的相互内在联系。针对这次暴雨过程,采用MICAPS探空资料和天气雷达资料,并且结合天气学分析以及重力波指数的分析方法对暴雨的形成原因和重力波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力波与暴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重力波引导了暴雨的发展;非线性平衡方程对于诊断大幅度的重力波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58.
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展予  彭亮 《气象学报》2009,67(2):331-341
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的研究在近30年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卫星遥感仪器的不断进步、探测精度的不断提高为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提供了技术和资料保障,在此基础上针对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技术而发展的一些统计反演方法和物理反演方法不断地得到改进、完善和提高.文中主要就各个时期发展的主要反演方法做了简要回顾,概括了这些反演方法的关键技术,评述了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由于海表和陆表的辐射特性的巨大差异,分别就海洋上空和陆地上空云中液态水的统计和物理反演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比较.针对地表比辐射率这一制约陆地上空云中液态水反演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也进行了相关评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559.
风暴生命史雷达特征量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风暴演变各阶段物理特征出发, 基于多普勒雷达观测的三维反射率因子, 定义物理量———单体重力势能。结果表明:单体重力势能是一个能够简洁、客观描述风暴单体整体强度的物理量; 利用该物理量可描述单体生命史为发展和减弱两个基本过程; 单体重力势能大小有助于辨别风暴类型和强度。同时, 生成和分析了风暴单体演变各阶段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 分析表明:在30~150 km的雷达观测范围内, 风暴单体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 (降水廓线) 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能较好地揭示风暴的垂直结构和生命史演变特征, 但没有用重力势能那样简洁。  相似文献   
560.
We present results of several years of research and data processing aimed at modelling the Mars gravity field and its longest wavelength time variations. The new solution includes tracking data from Mars Global Surveyor (MGS) from 1998 to 2006 (end of mission) and from Mars Odyssey from 2002 to the spring of 2008; this is the longest analyzed data set from these two orbiter missions as compared to previous works. The new model has been obtained by a team working in Europe, independently from the works of groups at 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and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GSFC), also with totally independent software. Observations consist in two and three-way Doppler measurements (also one way for MGS), and range tracking data collected by the Deep Space Network and have been processed in 4 day arcs,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disturbing forces of gravitational and non-gravitational origins; for each arc the state vector, drag and solar pressure model multiplying factors, and angular momentum dump parameters are adjusted. The static field (MGGM08A) is represented in spherical harmonics up to degree and order 95 and is very close to previously published models (in terms of spectral components and also over specific features); correlations with the global Mars topography are established and apparent depths of compensation by degree are derived. Lumped zonal harmonics of degree two and three are solved for every 10 days, exhibiting variations in line with previous results (including authors’ ones); the work also shows the difficulty of finding clean signatures (annual and semi-annual) for the zonal coefficient of second degree. The k2 Love number is also derived from the ensemble of data, as well as from subsets of them; values between 0.110 and 0.130 are found,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ence of a Martian fluid core of significant radi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