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48篇 |
免费 | 2261篇 |
国内免费 | 19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62篇 |
大气科学 | 1506篇 |
地球物理 | 1343篇 |
地质学 | 4793篇 |
海洋学 | 874篇 |
天文学 | 87篇 |
综合类 | 702篇 |
自然地理 | 7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55篇 |
2023年 | 327篇 |
2022年 | 420篇 |
2021年 | 444篇 |
2020年 | 433篇 |
2019年 | 472篇 |
2018年 | 393篇 |
2017年 | 425篇 |
2016年 | 471篇 |
2015年 | 484篇 |
2014年 | 684篇 |
2013年 | 588篇 |
2012年 | 611篇 |
2011年 | 609篇 |
2010年 | 545篇 |
2009年 | 514篇 |
2008年 | 551篇 |
2007年 | 511篇 |
2006年 | 422篇 |
2005年 | 412篇 |
2004年 | 383篇 |
2003年 | 414篇 |
2002年 | 355篇 |
2001年 | 349篇 |
2000年 | 290篇 |
1999年 | 253篇 |
1998年 | 281篇 |
1997年 | 289篇 |
1996年 | 246篇 |
1995年 | 195篇 |
1994年 | 197篇 |
1993年 | 177篇 |
1992年 | 170篇 |
1991年 | 182篇 |
1990年 | 168篇 |
1989年 | 138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8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造山带异源浆混花岗岩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万花岗岩填图方法在区调工作中推广以来,在造山带花岗岩调查实践中,由于造山作用及过程的复杂性,花岗岩浆的多源及多样性,使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及方法遇到了难题。文章在新一轮1:25万造山带试点图幅,在对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及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探索的同时,提出了异源浆混理论指导造山带内部浆混花岗岩(H型花岗岩)的填图方法。并就异源浆混花岗岩鉴别标志等作了系统总结,提出了浆混组合、浆混单元、浆混体,填图的理论方法体系;给予了浆混花岗岩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2.
成像光谱矿物识别和填图技术是中国国土资源调查和监测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笔者以国土资源调查应用为主要目标,研究了成像光谱矿物识别和矿物填图技术实用化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了白云母和绿泥石两种重要蚀变矿物的光谱特征及光谱变异特征;以新疆东天山黄山地区的HyMap数据为例,对目前已较为系统化的成像光谱识别技术(如MNF变换、像元纯度指数PPI和N维可视化端元识别NDVI)在典型蚀变矿物识别和填图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大量实测资料表明,在工程实际中大部分土体的应变在0.01%-0.3%之间,但只是到近些年,随着仪器精度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才逐渐意识到研究土体小应变的重要性。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46.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运动规律及其与防护体系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13,他引:4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是穿越流动沙丘最长,受到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路段,自建成运营45 a以来,其有效而稳定的防护体系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公认。通过前期23 a的防沙实践和后期22 a的监测证实:①该地区存在着一个较为稳定的风沙流场,具有三组不同风向,主风向为W—NNW,次主风向为NE—E、WSW—S,此种风沙流场格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是塑造格状沙丘形态和造成对铁路危害的重要因素。②沙丘移动过程表现为格状沙丘主梁沿主风向前后摆动,以缓慢的速度向前推移,其移动量为2~5 m·a-1,造成风沙危害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格状沙丘副梁的迅速前移,22 a平均移动速度为0.527 m·a-1。合成移动方向为318.6°(NW→SE )。③从理论上考虑,前移的沙体是一种对防护体系的潜在威胁,即可能在固沙带前缘形成高大的沙堤掩埋防护体系。可是,实际上随着防护体系的建立和逐步的完善,不但有效的保障铁路的安全,而且同时也抑制了年总输沙量的25%;并改变了风沙流场的某些性质或作用,进而控制了风沙活动的方向与活动强度。在迎风坡的风蚀和背风坡的积沙致使沙丘高度相应的降低,这种变化规律具有从流沙区向固沙区逐渐衰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7.
148.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最大剪应力等值线来确定边坡的滑动面,并与其结构面抗剪强度相比较,给出了确定边坡的稳定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9.
日照图的判读与应用是自然地理中的重难点。介绍了日照图的三种类型:常规型、变式型、旋转复合型,以及日照图判断和应用的八个步骤或方面:确定南北极点、确定东西经和东西向、确定晨线和昏线、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日期和时间、计算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地球上不同日期的范围、确定太阳升落方向和物体影子朝向。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脆性断裂过程中开裂扩展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径向平面最大Mises应力(RPMS)概念。在平面应变条件下考虑泊松比的影响,对不同应力复合比的I-II复合型载荷作用下裂尖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考虑裂尖处三向应力状态对断裂过程的影响,将径向平面上的最大Mises应力作为裂纹开裂扩展的控制因素。据此,针对复合型载荷模式,提出了裂尖复合脆性断裂判据及裂纹开裂方向表达式。将计算结果与现有试验或其他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验证了该径向平面上最大Mises应力断裂判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