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3篇
  免费   1653篇
  国内免费   1526篇
测绘学   228篇
大气科学   908篇
地球物理   2390篇
地质学   3916篇
海洋学   168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87篇
自然地理   356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487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516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595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下辽河平原—辽东湾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地质、地貌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研究,发现下辽河平原—辽东湾的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除了断裂发育、火山活动早期剧烈而晚期衰弱、现代地震活跃以及地壳差异和反差升降运动明显之外,还显示了:(1)深大断裂的控制性,(2)沉降中心的迁移性,(3)构造运动的阶段性和旋回性.  相似文献   
92.
渭河下游河道调整过程中的复杂响应现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炯心 《地理研究》1989,8(2):82-90
应用系统复杂响应的原理研究三门峡水库上游渭河河道调整过程,表明上游河道河床形态对基面上升所作出的响应是复杂的,弯曲系数的变化为先减小而后增大,宽深比的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比降由先减小而后增大,最后均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3.
In an annual cycle from March 2005 to February 2006, benthic nutrient fluxes were measured monthly in the Dongtan intertidal flat with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Except for NH4^+, there always showed high fluxes from overlying water into sediment for other four nutrients. Sediments in the high and middle marshes, covered with halophyte and consisting of macrofauna, demonstrated more capabilities of assimilating nutrients from overlying water than the low marsh. Sampling seasons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overlying water could both exer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se fluxes. Additionally, according to the model provided by previous study, denitrification rates, that utilizing NO3- transported from overlying water (Dw) in Dongtan sediments, were estimated to be from -16 to 193 μmol·h^-1·m^-2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63 μmol·h^-1·m^-2 (n=18). These estimated values are still underestimates of the in-situ rates owing to the lack of consideration of DN, i.e., denitrification supported by the local NO3^- production via nitrification.  相似文献   
94.
We conducted ship-board incubation experiments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nutrient uptake of phytoplankton under different phosphate concentrations and irradiances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in China. Under 100% natural irradiance the uptake rates of phosphate, silicate, and nitrate were accelerated at high phosphate levels (1.84 μM), while under low irradiance (about 50% natural irradiance) their uptake rates were restrained at the high but stimulated greatly at the intermediate phosphate concentrations (1.26 μM), as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changes in nitrite and ammonium uptake didn't follow an obvious pattern. Our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re were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nitrate, silicate and phosphate uptake at different phosphate concentrations under low and high irradiances, and the growth period of phytoplankton was prolonged both at the high phosphate concentrations under high irradiance and at the intermediate concentrations under low irradiance, suggesting that the limitation of phytoplankton growth mainly reflected changes in its growth period, and because no such environment (low irradiance and low phosphate concentrations) actually existed in a high turbidity zone, phytoplankton blooms hardly occurred there. In the absence of irradiance, denitrification occurred readily and phytoplankton was kept decreasing, which resulted in phosphate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95.
在城区化过程中,由于人口快速成长且集中,随之而来的建筑物、道路等不透水面密度增加,导致地下水补给减少及破坏水文循环。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长期水文量影响,建立一个适宜的城区水循环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选定台湾台北的六馆抽水站集水区进行分析,模式参数经过敏感度分析、率定与验证。采用改变不同透水铺面设置比例的方案,评估其对径流量、入渗量、蒸发散量的改变。并分析设置不同比例屋顶雨水贮集系统对地表径流量及供水量的改变。所建立的城区水循环模式是评估土地利用改变造成水文量的改变的一个有效工具,并可提供决策者做为城区土地利用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
含盐量对松嫩平原碳酸盐渍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嫩平原分布着大量的碳酸盐渍土,其不良的工程性质给穿越其中的道路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盐渍土所含易溶盐成分主要为碳酸氢钠,该研究通过向碳酸盐渍土内加入碳酸氢钠制备不同含盐量的盐渍土,进行室内直剪试验。试验表明: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土的粘聚力减小,内摩擦角有先减小后变大的趋势;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的含盐量越高,土的粘聚力减小越明显。易溶盐在土中的状态形式是影响其抗剪强度参数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金沙江下咱日堆积体的成因和稳定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咱日堆积体的稳定性对拟建的梨园水电站大坝和附近的水力设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下咱日堆积体的勘察资料,本文分析后认为下咱日堆积体经历了中更新世的金江冰期和晚更新世的丽江冰期两次冰期的作用,是由冰碛物、河流沉积物、湖相沉积物及崩积物组成的复杂成因堆积体;稳定性初步分析认为,下咱日堆积体局部有坍塌,但是整体稳定,以后稳定与否的关键是堆积体中湖相沉积层及坡脚的松散砾石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
长江全流域性的Cd异常是被中国正在进行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发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长江流域安徽段为研究对象,对沿江镉异常源追踪与定量评估的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悬浮物中元素含量的测量查明:悬浮物是流域内重金属元素大跨度迁移的主要载体;Cd在悬浮物中的富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重金属元素,这或许正是Cd可以形成沿江流域性异常的主要原因;长江干流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明显受到沿江支流的影响。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秋蒲河是安徽段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最大的支流,每年在安徽段长江两岸土壤中沉积下约4.45t的Cd。利用悬浮物加密测量、1∶5万土壤测量和岩石测量对顺安河流域Cd异常源追踪结果显示:内生金属矿床特别是铅锌矿是悬浮物中Cd的最大的供应源。采用河漫滩沉积物分层采样技术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初步恢复了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沉积和污染的地球化学历史,对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异常的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预警预测。  相似文献   
99.
嘉陵江曲流地貌景观在世界曲流地貌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系统的阐述了嘉陵江曲流的演化、形成,并进行了与国际河谷曲流的对比研究,提出建立国家级曲流地质公园的意见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0.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下石炭统巴楚组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塔里木盆地加里东期和海西两期构造运动为背景,结合现有的岩心、露头、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对巴楚组可识别出早期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中期的渴湖沉积和盐湖沉积,以及晚期的咸化溻湖沉积。本文分别从横向上和纵向上对塔河地区巴楚组沉积演化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巴楚组构造运动与沉积响应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该地区的下石炭统巴楚组的进一步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