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315篇
地球物理   225篇
地质学   288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长才 《吉林地质》1993,12(1):77-79
目前,省内各地调单位在编制1∶5万区域地质图编稿原图时采用的方法、程序和依据的技术要求等方面尚不完全一致,直接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地质图件的质量。本文就上述问题,依据国家、部颁布的有关规程、规范及局的有关文件精神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说明与论述,可望今后逐步走上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02.
傅虹  王世芹 《地震》1999,19(2):204-208
1997年4-6月云南省地震局对滇西南重点监视区做了短临预报,但这期间未发生所预期的地震。而滇西南地区6级地震的背景和省内的前兆异常变化是明显的。为此,认为前兆异常是区域应力场增强的结果。异常与地震是相互伴生的兄弟关系,不是父子间因果关系,是造成地震虚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温室效应对青藏高原及青藏铁路沿线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5,自引:12,他引:13  
在一个全球模式中嵌套了RegCM2区域气候模式,进行了CO2加倍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对青藏高原及青藏铁路沿线地区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在CO2加倍的情况下,这里的气温将明显升高,升高值一般在2.6~2.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值。同时降水在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也将明显增加;其中青藏铁路沿线的增加率一般在25%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值水平。温室效应同时会使得青藏铁路沿线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升高。  相似文献   
104.
区域发展和水资源利用透明交互决策系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区域发展与水资源是密切相关的 ,本文提出以时空运筹模型为核心的决策判断过程透明和分层交互的决策系统 ,简称透明交互决策系统。用户可以使用此系统找到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协调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5.
使用一个区域模式与大气环流模式(GCM)嵌套,模拟了我国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候的平均状态。将区域模式与GCM嵌套的模拟结果和GCM单独使用时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CM模式拟出了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夏季大尺度气候的基本特征,对降水的模拟也基本合理,但无法分辨出较小系统。区域模式与GCM嵌套拟结果有明显改善,它可成功地再现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夏季的区域气候特征(包  相似文献   
106.
秦岭造山带成矿作用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区域成矿背景、区域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构造 -成矿体系、矿床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 ,在对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7.
马玲  范柱国  吴伟 《云南地质》2006,25(3):367-373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丽江-大理地区的地壳稳定性作定量评价,认为该区地壳稳定性可划分为三类,各亚类地壳稳定性不均一。  相似文献   
108.
分辨率对区域气候极端事件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汤剑平  赵鸣  苏炳凯 《气象学报》2006,64(4):432-442
利用NCAR MM5V3对1999年6月长江流域的极端异常降水事件进行了模拟,主要研究不同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对极端区域气候事件模拟的影响。数值模拟试验表明:模式能够模拟出极端强降水的主要分布特征;水平分辨率的提高降低了模式模拟的强降水偏差,对逐日降水变化的模拟更加合理,而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基本上也都减小了模拟的强降水过程的偏差,改善对强降水的模拟能力;模式水平、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强降水过程的模拟能力。水平分辨率的提高能够改善模式对海平面气压的模拟,而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可以改善模式模拟的地面气温和低层环流。分辨率对中层大气环流的影响不是很敏感。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的对流降水比率随水平分辨率的变化是不同的,Grell方案对流降水比例随分辨率的提高而增加,而Kain-Fritsch方案的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对2005年9月20日出现在吕梁市的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0.
This note describes a numerically stable version of the improved Mellor–Yamada (M–Y) Level-3 model proposed by Nakanishi and Niino [Nakanishi, M. and Niino, H.: 2004, Boundary-Layer Meteorol. 112, 1–31] and demonstrates its application to a regional prediction of advection fog.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alizability for the improved M–Y Level-3 model and its numerical stability, restrictions are imposed on computing stability functions, on L/q, the temperature and water-content variances, and their covariance, where L is the master length scale and q 2/2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per unit mass. The model with these restrictions predicts vertical profiles of mean quantities such as temperature that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a radiation fog. In a regional prediction, it also reasonably reproduces the satellite-observed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an advection fo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