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27篇 |
免费 | 2974篇 |
国内免费 | 38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22篇 |
大气科学 | 3063篇 |
地球物理 | 5023篇 |
地质学 | 4588篇 |
海洋学 | 4425篇 |
天文学 | 436篇 |
综合类 | 790篇 |
自然地理 | 15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9篇 |
2023年 | 274篇 |
2022年 | 464篇 |
2021年 | 613篇 |
2020年 | 643篇 |
2019年 | 805篇 |
2018年 | 651篇 |
2017年 | 666篇 |
2016年 | 662篇 |
2015年 | 728篇 |
2014年 | 851篇 |
2013年 | 960篇 |
2012年 | 884篇 |
2011年 | 881篇 |
2010年 | 743篇 |
2009年 | 948篇 |
2008年 | 890篇 |
2007年 | 1053篇 |
2006年 | 928篇 |
2005年 | 809篇 |
2004年 | 798篇 |
2003年 | 648篇 |
2002年 | 629篇 |
2001年 | 511篇 |
2000年 | 493篇 |
1999年 | 448篇 |
1998年 | 424篇 |
1997年 | 371篇 |
1996年 | 376篇 |
1995年 | 318篇 |
1994年 | 268篇 |
1993年 | 239篇 |
1992年 | 197篇 |
1991年 | 158篇 |
1990年 | 109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71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54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利用实测的大气观测数据建立陆面模式驱动场, 分别驱动Biosphere-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BATS), Land Surface Model(LSM), Common Land Model(CoLM)三个陆面模式, 对新疆地区99个测站的陆面热力过程进行了off-line模拟研究, 对比分析了三个模式模拟结果的异同, 并利用观测的土壤温度检验了各个模式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 三个模式对所吸收的太阳辐射、 地表感热通量、 地表潜热通量和Bowen比的模拟结果有明显差别, 其中CoLM模拟的太阳辐射、 感热通量和土壤温度比BATS和LSM大。用观测的土壤温度对三个模式模拟性能的检验表明 BATS模拟的土壤温度最接近观测值, 大约偏低1℃, 而LSM和CoLM的模拟结果偏高, CoLM模拟的年际变化趋势与观测值相关性达到0.877, 高于另外两个模式的模拟; BATS在天山以北模拟值偏低, CoLM在天山以南模拟结果偏高, LSM模拟的区域分布状况与实际观测最一致。这些结果为研究陆面模式在新疆地区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 对于深入了解新疆地区的陆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中国东部北方地区冬季降雪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全球异常海温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东部北方地区279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的观测资料,以及1°×1°的全球海表温度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国东部北方地区冬季降雪的时空特征及同期全球海温与其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东部北方区域(以下简称研究区)冬季降雪量存在2-3a、7-8a的高频振荡周期,及一个准16a的年代际尺度的低频振荡周期。在1961-2008年间,研究区域冬季降雪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45°N以北的研究区北部区域冬季降雪量在48年问增加显著,而45°N以南的研究区南部区域冬季降雪量变化并不明显。分析发现,位于北大西洋上30°-50°N,10°-40°W海区的海温与研究区域降雪的第一、二特征向量均为显著的正相关,研究区北部冬季降雪量与海温关系密切,南部区域冬季降雪量与全球海温的相关性不明显,海温变暖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北部降雪显著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3.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rainfall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n the suction distribution within a soil mass. A series of numerical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an infinite slope model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s of the slope consisting of typical soil types to various rainfall intensities and durations from selected locations in the Malaysian Peninsular.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critical duration was governed by three major factors: the saturated permeability of the soil,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e depth of the slip plane. The critical rainfall duration for highly permeable soil was 1 day, while 30 days of antecedent rainfall were required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slope made of soil with low saturated permeability. The critical duration of antecedent rainfall in soils with intermediate saturated permeability was found to vary with the rainfall pattern. A chart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critical duration, critical intensity and critical suction for each type of soil.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波作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波流共存场中多向随机波浪传播变形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波浪绕射的影响和水流引起的波浪弥散多普勒效应,应用包含水流和地形影响的激破波模式计算波浪破碎的能量耗散,采用一阶上迎风有限差分格式离散控制方程。分别计算了有无近岸流情况下单向和多向随机波浪的波高分布,考虑水流影响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比较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复演由于离岸流引起的波高增大,可用于波流共存场多向随机波浪传播变形的模拟和预报。 相似文献
105.
龙固井田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煤田,位于巨野煤田中部,其首采扩大区主采煤层为3号煤层。考虑3煤层顶板稳定性主要受其顶板的构造信息和岩性信息影响,因此首先依据三维地震勘探综合解释成果及波阻抗反演解释成果对二者进行定量化,然后对波阻抗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波阻抗数据和量化后的构造数据具有相同的变化范围及等量贡献。在此距离范围内构造和岩性的权值各为0.5,依此生成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分析3煤层顶板以上10m、20m处的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图可以发现,该区3煤层顶板稳定性比较好。且其稳定性主要是受构造因素控制,岩性因素相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6.
以纵向瞬态激振条件下桩的振动响应和桩中应力波传播理论为基础,利用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将桩顶实测速度响应时程曲线的速度谱变换回时间域,得到速度反射因子,用以确定与桩身阻抗变化相关的主要频率成份,从而达到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快速而准确诊断的目的。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简便可靠,特别适用于多重缺陷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7.
108.
利用Rayleigh波群速度资料反演得到中国大陆及其临近海域的(70°E-145°E,10°N-55°N)15-120s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图像. 塔里木盆地在15s处清楚地显示为低速,在16-33s左右没有显示,但在36-5s显示为高速,说明塔里木盆地有较深的根. 青藏高原块体是44s至120s图像中最为突出的低速块体,南面与印度板块的分界线以及与北面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的分界清晰,其块体中西部的速度低于东部. 泰国清迈附近存在一尺度为1000km左右的低速带,可能是青藏高原块体的物质向东南方向迁移造成上地幔物质上涌的结果. 南北地震带表现为强烈的速度梯度带,西面为低速,东面为高速. 中国南海的中央、日本海中央、菲律宾海表现为海洋性地壳. 菲律宾海的图像与地形及地震带完全吻合. 环绕菲律宾海及日本海存在400km左右宽的低速带,可能是岩浆活动带. 相似文献
109.
D Raptakis F.J Chvez-Garca K Makra K Pitilaki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00,19(1):41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2D model of Volvi's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results of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the evaluation of site response at Euroseistes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2D model is based 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available geophysical and geotechnical data in an effort to improve the definition of the subsoil structure at Euroseistest in terms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needed to model site response. The results of this re-interpretation are compared with a previous published 2D model of the same alluvial valley. Different analysis of the measurements and different criteria in the synthesis of data have led to a different model, even if both studies had access to the same field measurements. This underscores the fact that a model results of an interpretation and is not uniquely determined by the data, no matter how detailed they are. The well known subsoil structure opened the possibility to correlate the geometry and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2D model with the results of site response determined from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wo events in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s and 1D numerical modeling. The study of site response shows the important effect of the lateral variations on the ground motion and suggests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locally generated surface waves to the resonant peak may be important. In the case of Volvi's grabe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1D approximation to simulate ground motion under complex soil conditions in both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s are also shown. This paper lays the ground for a companion article dealing with 2D site effects in this basin.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