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5篇
  免费   2576篇
  国内免费   2436篇
测绘学   1516篇
大气科学   1284篇
地球物理   4548篇
地质学   6208篇
海洋学   1368篇
天文学   528篇
综合类   906篇
自然地理   959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562篇
  2018年   443篇
  2017年   559篇
  2016年   561篇
  2015年   611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816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842篇
  2008年   791篇
  2007年   904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547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464篇
  1999年   390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燕山地区现今的构造、地貌景观,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建造、改造过程而形成的。从沉积建造及构造形变特点来看,自元古宙至古生界,本区构造运动平缓,建造和改造的特点主要反映基底断裂的控制作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是燕山地区主要造山作用期,基本特征是强烈挤压形成线状褶皱及推覆构造系统。
中生代时期,本区构造形变显示水平应力作用的主导性,新生代时期,则以均衡代偿导致的隆升作用为主。本文侧重中生代构造应力场及变形挠度场的重塑,借以恢复本区中、新生代构造形变形成的力学过程及运动程式。   相似文献   
92.
Summary An indication of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behaviour of coal was obtained through instrumenting a headgate yield pillar and monitoring the changes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illar stress, pillar strain, and roof-floor convergence as a function of time and distance from the moving longwall face. A semiautomated monitoring program was conducted over a 5 month period as the longwall face advanced toward and eventually passed the instrumented pillar.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fined core and yield zone within the pillar was confirmed by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tress changes. Thein situ pre-failure (208 to 661 MPa) and post-failure moduli (55 to 208 MPa) of the coal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change in pillar stress versus pillar strain. Thein situ moduli are an order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e 3450 MPa, commonly assumed for coal.  相似文献   
93.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冰川与空冰斗辐射气候的计算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重瑗 《冰川冻土》1989,11(4):336-349
提要 在朝向、坡度和山体遮蔽度影响下,与水平面相比朝北冰川和朝南空冰斗在太阳偏角为15°,0°和-10°时的平均太阳辐射能量损失分别是40.6%和21.0%。1号冰川东支夏季消融期内自然冰雪面辐射场内辐射平衡各分量平均日总量值受地形因素和反射性能的控制而显示出由西北侧向东南侧逐渐降低的带状分布规律。晴朗少云天气下的总辐射和有效辐射的垂直梯度分别是14.52Wm~(-2)/100m和2.77Wm~(-2)/100m。  相似文献   
94.
相山铀矿田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热液铀矿田,在地质地球化学和高温高压实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EQ3/6模拟了成矿热水溶液的形成过程和减压排泄区铀成矿作用。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大气降水与碎斑熔岩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富含F和SiO2等矿化剂的含铀热水溶液;由于铀以UO2F^3和UO2(CO3(^2-3等配合形式存在,非常稳定,即使在深部强还原环境中仍能能够迁移;酸性和碱性环境,尤其是强酸性  相似文献   
95.
四川的地热水资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四川的地热水资源丰富,大多数热水出露于构造断裂带和洒谷地区,主要储集在三叠纪地层中的碳酸盐岩里。根据温(热)泉的分布状况、热水的类型和物理化学特征,对地热田进行了预测分区。  相似文献   
96.
亚洲中东部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与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块边缘驱动作用主要通过岩石圈下层的网络状塑性流动实现其向板内的远程传递 ,并控制上层的构造变形。相应地造成构造应力场的的多层分布格局 ,主要包括下层 (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 )、多震层 (属于上部地壳 )和浅层 (浅表地壳 )应力场。这些层中最大压应力方向可分别采用塑性流动网络共轭角平分线、震源机制解和井孔应力测量等方法加以确定。根据对亚洲中—东部下层与多震层应力场的对比表明 ,大部分地区二者的应力方向基本一致 ,表明了下层对上层的控制 ,这对了解板内应力场的一般趋势与格架提供了基础。靠近驱动边界的局部地段 ,由于上部地壳直接的传递作用 ,往往导致上、下层应力方向的显著偏差 ,有可能成为进一步了解深浅层联系和差异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7.
金属矿地震散射波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明  林君 《地质与勘探》2001,37(4):68-70
地震方法用于寻找石油、煤田等沉积层控矿床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和大量的成果;对于金属矿可依据微扰理论,通过地震波散射响应的强弱推断矿体。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散射波相干性的好坏与杂乱散射体的不均匀性有关;不均匀性越强,产生的散射相干性就越好。  相似文献   
98.
在叠前深度偏移和非零炮检距声波方程正演计算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可并行计算的成分。作者在本文中提出叠前正演模拟与偏移的网络并行计算算法,并基于TCP/IP协议,将该算法设计成网络并行处理程序,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实际运算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并行算法和技术路线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
吴凤鸣 《吉林地质》2001,20(4):4-6,32
面对资源、环境、人口、地质灾害等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的严峻危机,需要我们掌握地球内部的客观规律,不断更新和寻找地球科学理论和新的思维方式,掌握地球科学发展趋势,以协调好人与自然、人地关系及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00.
在分析井田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浅层地下水的分析测试资料,依据水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指数方法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评价。简要阐述了矿区开发对地下水资源可能造成的影响,矿区开发后地下水环境的一些变化趋势及初步预防措施,为将来矿井设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浅层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