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02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琼东南盆地西部环崖南凹陷的油气勘探亟需寻找接替领域.针对勘探研究中存在的3个地质问题,利用丰富的钻井和地震资料对红河断裂活动特征及其对环崖南凹陷构造-沉积-成藏的影响开展深入分析.认为红河断裂的走滑活动通过F1断层向琼东南盆地西部传递剪切应力,其演化与环崖南凹陷的构造-沉积作用具有良好的时空耦合关系,并控制了环崖南凹陷...  相似文献   
22.
海南岛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沉积相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近系流沙港组沉积时期是海南岛福山凹陷的主要成盆期,沉陷幅度较大,地势较陡,由此导致流沙港组深水湖泊沉积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当发育。通过对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分别对流沙港组3个岩性段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单井沉积相和平面沉积相分析表明流沙港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并可进一步划分出7种亚相和13种微相。流三段沉积时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最为发育,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一半,仅在研究区北部为半深湖亚相—深湖亚相分布区。流二段沉积时期是福山凹陷最大湖侵期,深水湖泊相最为发育,研究区北半部几乎全为深湖亚相—半深湖亚相分布区。流二段沉积之后,凹陷周缘发生较大范围隆升,因此,流一段沉积时期的沉积范围比流二段沉积时期小得多,但其沉积相展布格局与流二段沉积时期仍比较相似。通过对ZTR指数(代表锆石、金红石、电气石三种重矿物在透明重矿物中所占的比例)等值线图、砂(砾)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及沉积相展布格局等分析认为,流沙港组沉积时期的物源主要来自南方的海南隆起,东、西方向还存在2个次要物源。  相似文献   
23.
Carbonate cements are the most abundant authigenic mineral and impact on physical properties greatly in sandstone reservoir. In this paper, Pinghu Formation of Xihu Sag was taken as a target. Characteristics,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of carbonate cements were investigated via optical microscopy, cathodoluminescence(CL), electron probe and in-situ carbon-oxygen isotop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rbonate cements varied in types and shapes. Calcite/dolomite mainly present as poikilotopic cements, ...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分布规律,定量研究了静水压力、底水温度、地温梯度和气源组分对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华光凹陷现今甲烷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分布。最后,综合各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初步探讨了华光凹陷1.05 Ma BP以来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演化。结果表明:(1)气源组分和海底温度的变化对研究区内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较大;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与海底温度呈良好的线性负相关性。(2)水深超过600 m的海域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压条件;超过600 m水深的海域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大部分超过 100 m,其中西北部稳定带的最大厚度超过300 m,是有利的水合物勘探区。(3)华光凹陷1.05 Ma BP以来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经历了快速增厚–窄幅变化–快速减薄和恢复的过程。麻坑群与水合物稳定变化敏感区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叠合关系。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推测其形成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5.
为了综合确定平北地区的主力烃源岩,深化其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在烃源岩分布特征及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舍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层系的生排烃历史。研究表明,平北地区主要发育始新统平湖组、渐新统花港组两套烃源岩系,其中平湖组暗色泥岩为主力烃源岩,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成熟度、生排烃强度与排烃效率;以平湖组为源岩的油气系统应是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6.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measurements of crustal tilt using the Qionghai Observation System and a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rustal plane tilt observed by the System and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region around the Qionghai Lake, at Xicha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served accuracy may reach the magnitude of 10-7-10-8 radian. The processes of the crustal stress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activity of moderate earthquakes (M≥5.0) whose  相似文献   
27.
西湖凹陷于胡组地层沉积于海陆过渡相背景。本文侧重分析平湖组地层中出现的半咸水有孔虫群的若干特征,讨论了半咸水有孔虫群的生态环境。根据古生物组台的变化,提出了平湖组沉积环境演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8.
袁静  王乾泽 《矿物岩石》2001,21(1):43-47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埋深大于 30 0 0 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普遍发育 2~ 4个次生孔隙带 ,Φ=10 %~ 30 % ,K=0 .1× 10 - 3μm2~ 30× 10 - 3μm2 ,为中孔低渗低孔低渗油气储层。综合有机质热演化过程、成岩作用和构造断裂等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埋深大于 30 0 0m碎屑岩地层中 ,第一、二个次生孔隙带埋深在 30 0 0 m~ 390 0 m之间 ,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长石等颗粒的溶解有密切关系 ,在深大断裂附近储层同时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 ,而深陷带包裹于暗色泥岩中的浊积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情况还与泥质岩异常压力带有关 ;第三个次生孔隙带埋深一般为 390 0 m~ 430 0 m,主要成因于粘土矿物转化造成的还原环境 ,同时受到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储集油气有效。第四个孔隙发育带埋深在 470 0 m以下 ,主要是构造成因的微裂缝 ,较难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29.
应用流体包裹体观察和激光拉曼探针等微观技术对临清坳陷东北部的德南洼陷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分、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共有6种类型的包裹体:单相盐水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液态CO2三相包裹体、富液态烃有机包裹体、富气态烃有机包裹体,其中富液态烃有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00~140°C的较多.包裹体的液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l-,气相成分主要为CO2、CH4以及微量的C2H6等,包裹体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古近系和新近系中主要为未成熟-低成熟的液态烃流体活动;在古生界及部分上部层段中主要为成熟、高成熟的气态烃流体活动.根据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冷冻温度计算得出研究区的流体压力为10~95 MPa,其中,在烃类流体大量排出运移时期经历过压力由突破到释放的过程;初步评价了区内的油气有利远景区.  相似文献   
30.
喀什凹陷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盛富  曾耀明 《新疆地质》2007,25(3):302-306
运用构造地质学与现代水成铀矿理论,分析喀什凹陷的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并研究构造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认为喀什凹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次级构造单元,经历了中新生代以来的多次扩张拗陷和被动挤压上隆的构造演化过程,为砂岩型铀成矿创造了条件,并决定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改造与保存.晚三叠—中侏罗世扩张拗陷,沉积巨厚含煤碎屑岩建造,形成初始铀源;晚侏罗世挤压上隆,沿山前遭受风化剥蚀,形成古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早白垩—渐新世快速沉降,沉积巨厚层陆相与海相碎屑岩,使古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得以保存;渐新世以来大规模上隆,沿山前快速剥蚀,破坏了早期的铀矿化,铀元素重新分配.表明以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在中下侏罗统含煤碎屑岩建造中不甚发育,或者说不可能形成较大的层间氧化带或铀矿床,而下白垩统则形成了与油气次生还原作用有关的铀矿床,如巴什布拉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