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3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848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162篇
地球物理   343篇
地质学   2074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21篇
自然地理   48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大场金矿成因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英善  李俊德  王文  赵林山 《高原地震》2006,18(3):54-57,49
大场金矿是青海省地矿局“十五”期间在北巴颜喀拉山地区发现的大型岩金矿床。前人将大场金矿的金矿化类型定为造山型金矿床,但通过2004~2005年大场地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后认为,大场金矿化类型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相似文献   
142.
本文根据作者几年来把高精度重力勘探方法应用在胜利油田进行古潜山构造探测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了在油气勘探中高精度重力方法应用的新进展,阐述了它在勘探程度极高的胜利老油区依然可以解决一些石油地质问题,尤其与其它物探资料的联合解释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依据高青测区所取得的高精度重力资料,基本查清了区内的古潜山分布规律,为下一步古潜山油气藏的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3.
甘肃西秦岭区域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西秦岭区域成矿特点和区域构造演化阶段的讨论,选择区内主要矿床就控矿地质因素、成矿时代、物质来源等特征进行对比,根据矿床成矿模式概括区域成矿模式。提出新元古代、晚古生代、晚中生代是本区大规模成矿期,对甘肃西秦岭地区成矿环境的分析认识进一步深化,对指导区域矿产评价和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4.
杨周  杨兴柱  朱跃  郑义刚 《山地学报》2020,38(1):118-131
山地旅游小镇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重要类型,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是山地旅游小镇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GIS空间分析和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汤口镇为例,从微观尺度研究山区旅游乡村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过程与格局。研究显示:(1)汤口镇生活功能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生产功能由农业主导型过渡到农旅融合型再向旅游主导型转变,生态功能由单一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2)旅游经济发达镇区相较于边缘乡村社区,旅居综合混质度较低。其中,旅游与居住时间分配相对均衡,宅屋空间倾斜于旅游,社群上融合度高,各区域间各混质维度存在差异。(3)汤口镇经历了旅游空间引入、生成、快速重构和导控更新4个重构阶段。该研究可为汤口镇村镇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也为下一步研究其转型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5.
山地叶面积指数反演理论、方法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海英  贾坤  赵祥  魏香琴  王冰  姚云军  张晓通  江波 《遥感学报》2020,24(12):1433-1449
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是表征叶片疏密程度和冠层结构特征的重要植被参数,在气候变化、作物生长模型以及碳、水循环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遥感是获取区域及全球尺度LAI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LAI产品主要基于遥感数据反演得到,但是多数LAI产品算法并未考虑地形特征的影响,导致山地LAI遥感反演精度不确定性大。提高山地LAI遥感反演精度亟需考虑地形因子对冠层反射率的影响,其中山地冠层反射率模型和遥感数据地形校正是提升山地LAI遥感反演精度的关键。本文围绕山地LAI遥感反演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山地冠层反射率模型和地形校正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山地LAI遥感反演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6.
以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多准则决策模型、最大熵模型、信息量模型三种常见模型为研究对象,选取河西走廊和张掖市为地理区划(大中)、市域(小)空间尺度研究区,构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完成基于三种模型的两种空间尺度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制图,基于甘肃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数据从模型验证、空间自相关、精度对比和尺度效应等角度对比分析三个模型应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适应性,并给出优选模型。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是河西走廊(地理区划)空间尺度上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优选模型;多准则决策模型不适用于张掖市(市域)空间尺度评价,且三个模型运行结果均没有河西走廊(地理区划)空间尺度上表现良好;三个模型的尺度效应明显,在地理区划空间尺度上应用较良好,缩小至市域空间尺度上模拟结果误差增大;不同空间尺度上,最大熵模型均优于多准则决策模型和信息量模型,适用于地理区划(大中)、市域(小)空间尺度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47.
Mountain areas are often rich in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 Mountain tourism is thought to be an effective and important means for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rural economies and, thus, improving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rural societies. As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 research is a professional field with several disciplines involved, a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 pIatform is needed and it facilitates participation in sustainable mountain development by diverse stakeholders. With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ze and the Yellow River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 adaptation management of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s according to technical, policy, soci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s. The framework is based on a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mountain ecosystems, and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rvice in other mountain areas.  相似文献   
148.
详细讨论了秦岭一大别造山带的几个重大问题,对它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新的划分,对其形成发表了新的观点:认为秦岭造山带、华北板块、扬子板块是中生代以来,在抽拉-逆冲岩片构造体制作用下形成的。对秦岭一大别造山带的表层构造特征以及它和深层构造的关系、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断层与界面的区分及成矿作用等都提出了和以往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9.
对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背景、矿床的时空分布、典型矿床矿田赋存部位、区域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多重岩片控矿理论,构造成矿体系、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类型、矿床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在对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认识。最后指出秦巴地区进一步寻找大型矿床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0.
若尔盖与西秦岭地震反射岩石圈结构和盆山耦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潘地块北缘的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相接触,构成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盆山构造.其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构造关系,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板块碰撞的深部过程,同时又关联着若尔盖盆地油气远景的评价.2004年秋冬季,我们完成了第一条跨越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整个剖面全长254 km,分5段完成,其中第2段剖面(简称SP04_2)横过盆山结合部位.SP04_2剖面首次揭示若尔盖盆地-西秦岭造山带盆山结合部位的岩石圈结构,发现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下地壳均以北倾为主的强反射特征,提供出若尔盖盆地下地壳整体向西秦岭造山带俯冲的地震学证据,揭示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在挤压构造体系下形成的深部构造关系.而近于平的Moho反射特征又反映出两者在造山后期经历了强烈的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