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43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1053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4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31.
以九嶷山地区ETM+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通过信息提取与解译快速获取该区断裂构造。运用分形理论的盒维数法对断裂构造体系进行分形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断裂构造在0.05~2.75km尺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总体分维值D=1.1155、R2=0.9964,分维值接近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稳定区分维值;不同走向断裂分维值D在0.9184~1.0441间、R2介于0.9983~0.9996间,各分维值D不仅定量描述了各走向断裂分布的复杂性和构造演化的成熟度,而且还反映了断裂的成矿作用:NE向断裂分维值最大,D值在1.0441附近时主要表现为导矿构造;SN向断裂分维值次之,D在0.9870附近时主要表现为控矿构造;NW向断裂分维值偏小,D在0.9502附近时主要表现为含矿构造。  相似文献   
832.
拟建的大理—瑞丽铁路穿越横断山区南段的滇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都极为复杂,其中高黎贡山深埋超长隧道的工程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困扰铁路选线、设计和施工的重大工程难点。针对不同形态隧道断面可能对高黎贡山超长隧道工程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问题,在充分综合该区野外地质调查、地应力测量、岩石力学实验等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应力分析软件对不同形态隧道断面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给出了应力分布图像,分析了断面应力分布的特点和断面形状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同时,计算了围岩的应力与强度比,对2种不同断面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比,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隧道断面形态下的隧道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据此提出了铁路隧道断面设计与施工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3.
南祁连裕龙沟岩体ID-TI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月山—化隆地区的基性—超基性岩带发育有多个与铜镍矿化有关的岩体,岩石类型主要有角闪辉长岩、辉长岩、苏长岩、辉石岩、辉橄岩、橄榄岩等。通过对裕龙沟岩体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利用ID-TIMS(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对岩体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成岩年龄442.7Ma±1.6Ma,为加里东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区域对比研究表明,裕龙沟岩体为一铁质系列的基性—超基性岩类型的杂岩体,岩体分异好,有用元素Ni、Cu、Co丰度高,为有利成矿的岩体;440Ma左右整个祁连地区正处于由俯冲造山向碰撞造山过渡的转换时期,随着拉脊山小洋盆的闭合,进入陆内造山阶段,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中形成裕龙沟等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结合其它岩体信息认为,该岩带中的岩体可能形成于同一时期,有其特殊的动力学机制和演化过程。这期伸展裂解事件与成矿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4.
为了解雪峰山西侧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促进油气勘探战略选区,使用大地电磁(MT)测深技术,结合测区的地质和物性特征,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对研究区的断裂、褶皱、地层展布进行地面一地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雪峰山西侧地覆的构造单元划分与地面基本一致。MT剖面东段反映的雪峰山隆起区深部巨厚低阻层的属性可能为多次挤压形成的破碎层。西段显示秀山以西低阻标志层清晰,震旦系一寒武系地层发育厚度较大,构造变形相对较弱,侧向延伸稳定,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为研究区海相下组合油气勘探战略选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35.
Structural studies on Proterozoic rocks belonging to the Lunavada Group, Southern Aravalli Mountain Belt (SAMB), India, have shown that they underwent three episodes of deformation which have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regional scale interference patterns. Whilst the northern parts of the SAMB underwent brittle-ductile deformation, the southern portion underwent more ductile de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structural as well as metamorphic studies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earlier that the region was subjected to uplift orogenesis during its evolutionary history. In the present paper an attempt is made to visualize the possible causes that led to deformation of the SAMB, the structural geology of which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authors, and to constraint the timing of these events on the basis of already available geochronological data. A “working-hypothesis”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which it is suggested that deformation of the SAMB is a result of the accretion of the three protocontinents viz. Aravalli, Dharwar and Singhbhum during the Mesoproterozoic. It is envisaged that the accretion of Aravalli and Singhbhum Protocontinents occurred between 1600 and 1400 Ma along the NE-SW trending Son Suture and this event led to development of NE-SW trending structures in the SAMB. Suturing of Aravalli and Dharwar Protocontinents between 1400 and 935 Ma along the E-W Narmada Suture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E-W to NW-SE trending D3 structures of the SAMB. It is postulated that the Satpura orogeny which resulted in deformation of rocks in Satpura mountain range lying to the south of Narmada Suture was coeval with the accretion of Aravalli and Dharwar Protocontinents.  相似文献   
836.
本文通过对安徽桐城挂车河、宿松河塌下-中侏罗统剖面岩石特征、沉积构造、粒度和碎屑组分的分析,揭示了燕山早期大别山隆升和侵蚀的演化历史,并结合构造变形分析,探讨了研究区区域动力学背景。结果显示,两地在早-中侏罗世时期分别为扇三角洲-半深湖和河道-河泛平原沉积,物源都来自北部的大别山。又因为挂车河剖面富含大别山变质碎屑颗粒,而河塌剖面相对缺少,由此提出大别山带南部在早-中侏罗世时期,东南部比西南部隆升较高,而相比大别山北麓的砾石和碎屑组成,则认为大别山北部隆升剥蚀更快,且剧烈。两剖面碰撞造山-火山岛弧和再旋回造山带大洋物质的物源,指示由北向南海沟-岛弧和盆地的构造格局。依据两地断层面和擦痕产状进行古应力分析,显示研究区晚侏罗世受到了燕山主幕近南北向的挤压应力。桐城挂车河的另一近东西向挤压应力可能表明该时期大别山东南部地区已受古太平洋构造的改造。  相似文献   
837.
西昆仑阿什库勒火山群地质特征和活动分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阿什库勒火山群作为青藏高原内最新期的北部昆仑火山群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广泛关注。我们通过对阿什库勒盆地火山区的野外地质地貌考察,研究了阿什库勒盆地内第四纪火山活动历史,完成了阿什库勒火山群重要火山锥体的1∶2000火山机构图。同时,对系统采集于不同火山机构和部位的20个火山岩样品进行了系列Ar-Ar同位素年代测试分析,获得了翔实的研究区不同火山岩石单元的绝对年龄数据。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考察结果,讨论了阿什库勒盆地的火山活动的第四纪时期活动历史,并将主要活动时期进一步划分为早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中期、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期和全新世期六期,取得了与前人有关该研究区火山活动历史和活动期次类似的划分方案,并补充了新的年代学证据。研究成果弥补了藏北高原西部由于恶劣工作环境而造成的第四纪火山学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838.
恢复人工植被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矿区废弃地修复的主要手段,经过近5年的修复,矿区废弃地修复区地上植被盖度明显提高,但关于作为评价土壤修复效果重要指标的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认识还很有限。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典型煤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煤矿修复区和毗邻区(原始地貌)大型土壤动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修复区植物丰富度、生物量、盖度及土壤粗砂、有机质、全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毗邻区(P<0.05),而土壤水分、细砂、黏粉粒、全钾和全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修复区土壤动物活动密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毗邻区,修复区和毗邻区土壤动物均以蝗科(12.7%和55.7%)和蚁科(14.4%和49.6%)为主;进房沟、水磨沟和柳树沟煤矿修复区及毗邻区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分别为39.9%、52.9%和43.4%。(3)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煤矿修复区和对照区捕食性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而草本物种数和土壤粗砂含量是影响植食性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总之,人工修复后煤矿废弃地修复区土壤动物个体数均高于对照区,部分矿区修复生境类群丰富度及多样性已经超过了毗邻区,这表明蚂蚁、步甲和蝗虫等地表节肢动物对煤矿矿区覆土恢复植被和封禁等措施驱动的植被和土壤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因此,还需要优化植被及土壤修复模式,提高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多功能性,使矿区废弃地生态环境能够得到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839.
龙泉山是具备油气生储盖组合的含油气构造,出露侏罗系和白垩系非煤系地层,有7个构造高点,节理裂隙发育,是浅层天然气有利聚集区,沙溪庙组砂岩是浅层天然气主要储层。已建达成铁路炮台山隧道和成-简快速通道龙泉山2#隧道在施工中都出现浅层天然气燃烧和爆炸现象。拟建的成洛大道东延线、成安渝高速公路和成渝客专又将以隧道方式通过龙泉山含油气构造,故研究浅层天然气对隧道危害有重要意义。通过现场8座隧道共20个钻孔天然气浓度测试,发现8座隧道均有浅层天然气显示,天然气最高浓度8.654%,最低浓度0.081%, 8座隧道均受到天然气危害。研究表明,隧道所处构造位置和地层岩性是隧道受浅层天然气危害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隧道离含油气构造高点越近,在穿越裂隙发育的地层时,其钻孔天然气浓度越高,隧道受浅层天然气危害越大。  相似文献   
840.
文章阐述该遗迹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并分析其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遗迹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