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1045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DISCUSS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AND SOUTHWESTERN SANJIANG REGION IN PROTEROZOIC  相似文献   
972.
中非裂谷系前寒武系基岩油气成藏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非裂谷系是在前寒武系结晶基岩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群。通过露头和钻井资料研究发现,基岩主要由前寒武系岩浆岩、正变质岩和少量副变质岩组成。根据暗色矿物含量可以将基岩划分为长英质和铁镁质岩石两大类,前者更有利于风化和裂缝的形成,储层物性较好。寒武纪-侏罗纪长期风化作用形成了广泛分布且厚度较大的球形风化壳(段),早白垩世中非剪切带的走滑拉张应力场与前寒武系刚性基岩的耦合作用在基底产生了大量高角度断层、共轭缝、微裂缝和节理等,风化淋滤、表生和热液作用控制了溶蚀、胶结和次生孔隙发育。风化壳和裂缝储层发育具有“似层状”的特征,垂向上基岩潜山储层序列可进一步划分为风化淋滤带、裂缝发育带、半充填裂缝带和致密带四个区带。中非裂谷系盆地在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和古近纪三期裂谷期发育了三期区域性厚层泥页岩,古近系暗色泥岩由于埋藏浅,处于未成熟阶段,不能作为有效烃源岩,上白垩统泥岩以滨浅湖相为主,有机质含量总体不高,以Ⅲ型干酪根为主,下白垩统深湖相泥岩是区域上的优质烃源岩,同时为基岩提供了良好的油源和顶盖层。根据盖层的时代,可以划分出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3类成藏组合。乍得Bongor盆地基岩勘探获得极大成功,发现了一批高产稀油油田,打开了中非地区一个新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973.
济宁群是在铁矿勘查过程中发现的埋藏于地下近千米深度以下的全隐伏浅变质地层。通过对济宁群中变质火山岩同位素年龄测试和千枚岩中微体古生物分析,结合区域地层和含铁建造对比,探讨了济宁群的形成时代。结果表明,翟村组变英安岩中的锆石成因比较复杂,在15颗锆石上进行了16个数据点分析,其中7个数据点构成不一致线的上交点年龄为(2 522±7)Ma,最年轻锆石的年龄值为(2 487±7)Ma;在30件岩石样品中,发现11件样品含有微古植物化石,为类型分异度不高的疑源类化石组合,以简单球形的疑源类为主,如光面球藻(Leiosphaeridia)、鮫面球藻(Trachysphaeridium)、线脊球藻(Stictosphaeridium)。比较发现:济宁群特征及变质程度,与华北古-中元古代地层的相似程度大于与太古宙地层的相似程度;含铁岩系特征与鲁西及华北克拉通其他新太古代BIF有明显差异,而与山西袁家村BIF相似。综合分析认为,济宁群是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过渡期的岩石地层单位,对其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太古宙—元古宙过渡期的地质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974.
扬子板块西缘晋宁期格宗、东谷花岗岩体具有较高的εNd(t)值(-0.82~+2.54),较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35~0.7045),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7.444~17.695,15.403~15.566,36.671~37.181,δ18O值为9.01‰~10.11‰。它们与扬子板块其它边缘(北缘、东缘、东南缘)晋宁期花岗岩的同位素组成特征相类似,都是扬子古大陆板块之古岛孤或古活动大陆边缘非成熟地壳的产物。从扬子板块东缘、西缘、北缘到东南缘,晋宁期花岗岩同位素组成的微小差异显示其物质来源中幔源组分含量依次减少,壳源组分含量依次增加。扬子东南缘西南端的广西摩天岭花岗岩则是古大陆边缘相对较古老成熟地壳的产物。  相似文献   
975.
中祁连地块东段元古宙基底一般认为由3 套地层组成,即古元古代湟源群、中元古代长城系湟中群和蓟县系花石山群,三者之间皆为平行不整合关系。但新的研究表明:(1) 花石山群与下伏的湟源群为角度不整合,结合新近发现的化石资料分析,认为花石山群是震旦纪—寒武纪稳定盖层沉积,不应归于基底组成部分;(2) 湟源群与湟中群为同一构造层,统称湟源群。  相似文献   
976.
The repetitive sedimentology of many Precambrian sheet‐dominated fluvial sandstones favoured their attribution to unconfined depositional process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outcrop evidence for deep‐channelled drainage in the 1·9 Ga Burnside River Formation of Kilohigok Basin, Arctic Canada. On the ground, sheet‐like sandbodies with ubiquitous cross‐bedding are at first consistent with classic, unconfined depositional models. However, satellite and oblique‐aerial imagery of sections up to 15 km wide and 500 m thick reveals the occurrence of incised palaeovalleys hosting clustered, kilometre‐scale, channel bodies with attached large foreset bars pointing to downstream‐lateral accretion, sand sheets with aspect ratios (i.e. width to thickness) as high as 2500, and scattered aeolian intervals. The genetic association of these architectural elements points to aggradational fluvial piedmonts composed of low‐relief unit bars generated by braidplain channels several metres deep. Preservation of aeolianites was facilitated by fluctuating groundwater table and accommodation. Fluvial piedmonts were transected by weakly sinuous channel belts up to 25 m deep and characterized by through‐going or tributary planform. Aspect ratios comparable with those of late Palaeozoic to modern braided channels disprove the inference that all Precambrian streams readily widened in response to increased discharge. Previous facies models for large‐scale Precambrian sheet‐braided rivers failed to depict entire channel forms, possibly because they could not be resolved by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Based on their limited geomorphic variability and abundance of architectural elements with very high aspect ratios, this study recommends that large sheet‐braided fluvial systems should still be considered separately from their post‐Silurian (i.e. vegetated) braided counterparts. Parallels between sheet‐braided and modern dryland rivers do not, however, reconcile with the deep, perennial, channelized processes described here. Yet, distal sand‐bed and perennial reaches of modern sandur plains remain the closest analogue to sheet‐braided rivers. This conjecture contradicts the assumption that all Precambrian rivers were prone to simulate seasonal behaviours independently from their actual climate regime.  相似文献   
977.
从中生代到新生代,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连续沉积,缺少腹部地区的样品,因此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常集中于盆地周围的褶皱造山带。本文通过对早二叠纪-晚石炭纪钻井岩心样品的地球化学、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许多钻井的不同层位中,都发育着表明水上喷发环境的褐色凝灰岩; 2)准噶尔盆地腹部早二叠纪-晚石炭纪火山岩主要是碱性玄武岩、安山岩及少量的流纹岩,样品的大部分以高碱为特征,反映了喷发于陆上增厚地壳的构造背景; 3)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晚古生代准噶尔盆地腹部属于大陆构造背景。石炭系火山岩的底部也许存在许多的古老陆块基底。  相似文献   
978.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阿尔金山被认为是塔里木克拉通变质基底的主要出露地区之一。 本文通过阿尔金山北坡不整合在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基底之上的安南坝群中的碎屑岩和中南阿尔金中深变质岩石(原定为阿尔金岩群)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来确定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变质基底的性质及所经历的多期构造热历史。研究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安南坝群中含砾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1.92Ga左右,少量在2.0~2.4Ga,表明其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伏的太古代-早元古代米兰岩群和相关的深成侵入体。在中阿尔金地块和南阿尔金俯冲碰撞杂岩带的深变质岩石中,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表明其记录有新元古代早期(920~940Ma)、新元古代晚期(760Ma左右)和早古生代(450~500Ma)三期构造热事件,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热事件与塔里木(或晋宁)造山作用有关,它普遍存在于塔里木盆地周缘的和南中国地块(扬子克拉通)的变质基底岩石中,与Rodinia超级大陆汇聚相关;新元古代晚期的构造热事件也同样广泛存在于塔里木盆地周缘和扬子克拉通之中,被认为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作用有关。因此,在新元古代时期,阿尔金的地质演化历史与扬子克拉通非常相似,而与华北则有很大的不同,锆石U-Pb测定还表明中南阿尔金的深变质岩石普遍遭受了早古生代的变质作用的改造,显示它们普遍卷入了早古生代的碰撞造山事件之中,成为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79.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进展与新认识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总结出郯庐断裂带中生代运动学演化的过程与历史,概括为"两大运动时期、五个发辰阶段".第一运动时期对应于三叠纪一早侏罗世早期的"印支运动",以扬子陆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拼合和碰撞造山为主导,郯庐断裂带经历了:①转换走滑阶段(240~220Ma),其走滑活动局限在大别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之间.这个阶段的陆一陆深俯冲作用使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向西韧性挤出,导致徐淮弧形构造带的形成和发育.②左旋平移走滑阶段(220~190Ma),徐淮弧形构造带向南错移了约145km,并被大别山以北地区的东西向逆冲系统所吸收.左旋走滑扩展使郯庐断裂带贯穿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第二运动时期对应于中、晚侏罗世至古新世时期的"燕山运动",郯庐断裂带的演化与东亚活动陆缘的演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经历了③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挤压走滑活动,伴随着华北东部地区岩石圈、地壳增厚和郯庐左旋走滑断裂系的发育.④早白垩世以地壳伸展和陆内裂谷断陷作用为主,使早期增厚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垮塌和减薄.⑤晚白垩世一古新世以右旋走滑为主,沿断裂带及其两侧发育一系列拉分盆地.系统地阐述了郯庐断裂带中生代发育过程与地质特征,及其在东亚大陆演化历史中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0.
渤海湾地区X型正断层及油气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渤海湾地区广泛发育的X型正断层的剖面变形特征、形成演化过程和机理及其油气意义进行分析。渤海湾地区X型正断层可分为新生型和继承型两类,在剖面上组合形成对称或非对称的X型形态。新生型和继承型X型正断层具有不同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控制机理。新生型X型正断层与断裂带的右行走滑作用有关,是在断层的同步滑动过程中形成的。而继承型X型正断层的形成与基底先存断裂的继承性活动密切相关,是基底断裂优先活动的结果。渤海湾地区X型正断层对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构造和地层圈闭的形成,有利于油气发生运移;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与X型正断层相关的构造和地层圈闭是渤海湾地区值得关注的重要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