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06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华北陆块南部熊耳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分布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火山岩由玄武质到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并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2%±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形成于相对无水的环境。岩石地球化学上的显著特点是,富K2O、FeO,低Al2O3、MgO、CaO;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表现出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文中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具有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其地幔源区遭受俯冲带组分的改造,而岩浆在上升到地表的过程中混染地壳物质是次要的。基于熊耳群及下伏结晶基底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夭折的三叉裂谷环境,推断俯冲带组分的改造和富集事件发生在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大陆壳的形成和 拼贴过程中,由于洋壳和地壳物质再循环到上地幔中,使陆下岩石圈地幔源区富集LILE、LREE并亏损HFSE。熊耳期岩浆作用正是源于这样的保留有早期俯冲带组分改造特征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  相似文献   
102.
广泛分布于赣北地区的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以低级区域变质作用、强烈构造变形、具陆内造山带构造变形特征;其成果系在华夏古陆与扬子古陆的碰撞拼接过程中,其应力向陆内传递的结果;时间大致在1100-800Ma,与全球格林威尔期造山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03.
碳同位素与早元古代地层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较详细地研究了早元古代碳酸盐地层的碳同位素组成,样品采自华北早元古代标准地层单元──山西五台地区滹沱群,结果表明碳同位素组成随地质时代有明显的变化,并与地层层位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作者认为,碳同位素对于早元古代碳酸盐地层的对比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104.
王志华  林文蔚 《地球化学》1998,27(5):465-474
在吉林省南部元古宇石英岩内发现磁性微球粒392枚,根据其产状,形貌及一般特征,微结构和化学组成表明为陨石消融型宇宙尘,由4亚4小类组成一个宇宙尘系列,(1)金属球粒;(2)纯铁球粒,(b)FCN型(天然不锈钢)球粒;(2)氧化物球粒(a)普通铁质宇宙尘(b)铬铁氧化物球粒;(3)玻璃质球粒;(4)氧化物-金属过渡型球粒,其母体要能是一分异的FCN型石-铁陨石质陨星体,核部为FCN合金,经消融分异作  相似文献   
105.
新元古界生物多样性及上元古系的命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全球上远古系命名上存在的分歧,从整个元古界系级单位划分命名的基本原则出发,结合未元古纪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提出了交示上远古用多细胞后生生物(包括各种微体和宏体的多细胞、植物)首次大量的,以多样化和物色化形式广布全球这一重要事件给予正式命名,称其为“后生生物系(纪)”,简称为“后生系”(Metabiotian)这一新的命名方案不仅符合国际地层季员会1989年通过的前寒武系划分方案中关于元古界系级单位划分命名的基本精神,而且充分体现了未元古纪全球生物发展演化的重要特色,同时有利于消除目前世界许多国家争用各自的地名来命名上元古系所造成的分坡。  相似文献   
106.
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21世纪全球地学研究的新热点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委员会批准启动了 IGCP44 7-元古代臼齿碳酸盐岩和地球演化项目 ( 2 0 0 1~ 2 0 0 5 )〔1〕。本文简要地回顾了臼齿碳酸盐岩的研究历史和最新进展。臼齿碳酸盐岩是一种具有类似大象臼齿的肠状褶皱构造的岩石 ,具有特殊的时限范围 (中 -新元古代 )。试图解释其成因和可能用于古大陆地层对比是本项目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们是解决前寒武纪生物学和地球化学事件的关键。臼齿碳酸盐岩的发育和衰退关系到地球生命起源和海洋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的突变。 87Sr/86 Sr年龄同位素测定证明 ,微亮晶 (臼齿 )碳酸盐消失的时限很可能为75 0 Ma。另外 ,中 -新元古代碳酸盐岩地层具有重要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107.
宜居地球、地外生命探索以及资源勘查等的需求使真核生物的早期溯源和演化趋势研究成为国际热点。根据已发现实体化石、分子化石和分子钟证据,将元古宙真核藻类演化划分为环境准备(2.45~1.70 Ga)、缓慢发展(1.70~0.80 Ga)、剧烈波动(0.80~0.64 Ga)、快速辐射(0.64~0.54 Ga)四个阶段。元古宙真核生物的出现、演化和辐射进程与地球氧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如冰期)的发生具耦合性,表现出早期生命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协同演化。真核藻类在1.70~0.80 Ga期间的缓慢演化可能与长期较低的大气氧含量(约为现今水平的1%~10%PAL)有关。低的大气-海洋氧化程度不仅限制了真核藻类生存空间,也通过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供应约束,限制了真核藻类初级生产力水平。因此,地球表层氧化可能是地球宜居演化,并孕育出真核生物等各种复杂生命的主要原因。从地球系统形成与演变的角度探索生物圈演化或能对生命的过去和未来给出更为可靠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8.
南秦岭元古宙板内火山作用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南秦岭元古宙火山岩主要由两大类岩石构成,一类为SiO245%-57%的基性火山岩系,另一类为SiO267%-78%的酸性火山岩系,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碧岩、玄武岩和石英角班岩、流纹岩。基性火山岩整体上属拉斑玄武岩系列,酸性火山岩属钙碱系列。火山岩强烈富集稀土元素,尤其是轻稀土元素,酸性火山岩和基性火山岩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了源区特征的不同。基性火山岩富集强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Nb和Ti, 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具有大陆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同位素特征表明基性火山作用与地幔柱活动密切相关。南秦岭的中、晚元古代大陆拉张及由古地幔柱活动所引发的陆裂火山岩浆活动是古秦岭洋打开的先兆。  相似文献   
109.
A hitherto unknown terrane and its bounding sutures have been revealed by a combined study of normal-incidence and wide-angle seismic data along the BABEL profile in the Baltic Sea. This Intermediate Terrane is situated between a Northern Terrane of Svecofennian age and a Southwestern Terrane of Gothian age. It is delimited upwards by two low-angle and oppositely dipping sutures and occupies mainly middle and lower crustal levels with a width of 300 km at Moho level. The 1.86 Ga suture against the Northern Terrane is imaged by a prominent almost continuous NE-dipping crustal reflection from 3.5 to 14 s twt over 175 km. Where it downlaps on the Moho, sub-Moho velocities change from 8.2 to 7.8 km/s (±0.2) over less than 25 km. A relatively strong, NE-dipping normal-incidence and wide-angle reflection at 19–23 s twt indicates that the suture extends into the upper mantle. The pervasive NE-dipping reflection fabric of the Intermediate Terrane is interpreted as shear zones that developed during collision and possibly were reactivated by later events. High Poisson's ratios suggest a mafic composition or high fluid content. The 1.86 Ga collision was probably succeeded by continental break-up and removal of an unknown continent, except for the Intermediate Terrane. Subsequent formation of an east-dipping subduction zone further to the west led to the emplacement of 1.81-1.77-Ga-old granitoid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Transscandinavian Igneous Belt. The 1.65-1.60 Ga suture against the Southwestern Terrane is defined by a semi-continuous band of strong SW-dipping reflections between 3 and 8 s twt over 65 km, which are interpreted as a low-angle thrust zone along which Gothian crust overrode the Intermediate Terran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individual seismic terranes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Baltic Shield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Palaeoproterozoic plate tectonic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10.
湖北京山中元古界打鼓石群沉积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兴斌  陈忆元 《地球科学》1991,16(5):489-4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