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391.
吴欢  王炎  黄海虹 《北京测绘》2020,(1):135-139
随着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发展,校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开始开展深度合作,重点在于培养更多无缝对接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近些年的《工程变形测量》课程教学经验,从设计思路与原则、提炼教学目标、凝练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精准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与探索,通过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1个班级的教学探索,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成效,为后期工程变形测量课程教学继续深入改革与探索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392.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涉及地理学、测绘学、数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就培养角度而言,地理信息科学一方面强调地理学和测绘科学的知识学习,另一方面强调以数学素养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本文重点探讨了数学素养、核心要素和专业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实践对数学素养培养的影响。以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4届学生成绩为例,分析了数学素养及其与专业课程学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学素养有助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深化。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更加有助于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升华。同时,实践是检验和锻炼数学素养最好的方式,学生应在实际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93.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对行业标准化提出要求,因此深入探讨水文测站标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浙江省水文测站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情况,总结提炼标准化管理创建成效和经验,并对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不断完善的新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94.
高职测量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彩军 《北京测绘》2010,(1):88-89,58
针对目前高职测量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为培养高素质的测量技能人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5.
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G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学科,GIS人才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掌握过硬的实践技术,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方面的作用重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GIS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探讨了GIS主要实践能力,阐述了GIS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GIS实践教学模式。认为GIS教学必须以理论为指导,以技术为核心,积极开展GIS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396.
在工程测量日益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背景下,本文结合三峡大学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实际,从教学目标环节与内容、测量基准的建立、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找出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指明了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强调了课堂授课、课间实验、上机实验和集中实习有机结合的"四环一体"的教学模式,GPS RTK测量、数字化成图进入实践教学的紧迫性。同时,基于"移动互联网+教学"的理念,对上课考勤、答疑等模式进行新尝试,对于其他院校同类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97.
ABSTRACT

In this century Chinese tourists in Australia have rapidly become the most numerous national source.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ir geographical origins and expectations of tourism, and their attitudes to and perceptions of Australia, although every Australian state has devised a specific Chinese tourism strategy to tap into this market. Chinese tourism is concentrated in metropolitan areas in the eastern states, has evolved from group tours to individual plans, and is relatively high spending. Unless geographical and tourism research on Chinese tourism aligns with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in tourism studies, the type of knowledge being produced will be limited. Whilst there is value in extending existing knowledge, important social insights into the Chinese tourists’ experience of Australia will not emerge. Although Chinese tourism is similar to earlier waves from East Asia, it constitutes a distinct component of the contemporary Australian mark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phenomenon requires the adoption of practice theories that privilege social practices a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orising and conducting research. In advocating such an approach, we highlight challenges of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scale and governmentality in providing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genda for geographical and tourism studies’ engagements with Chinese tourism.  相似文献   
398.
具身实践下的地方认知:非表征理论与南京马拉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瑶  张敏 《地理研究》2019,38(6):1355-1366
以2016南京马拉松为例,从非表征理论出发,调查跑者身体在时空间中的具身实践,分析身体的瞬间潜力如何与生命经历共同作用于个体对地方的认知。研究发现:具身实践下的地方认知是运动与感觉的产物,它与自我认知相继出现、相互促成,并呈现为褶皱式渗透、交错过程;情感在实践的当下时刻作用于身体,造成瞬间的身体强度变化和心理情绪波动,影响个体对地方的认知能力;瞬间触发的地方认知以原先身体经验为基础,并为将来的实践与认知提供新的原料。研究借助马拉松这一极限运动,详细刻画情感触发所建构的身体-空间关系,强调具身实践中瞬间与经验的辨证关系及二者共同作用下的地方认知,丰富有关身体与地方的地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399.
万蕙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1909-1922
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空间不仅具有物质属性,也是社会关系的容器。家庭常被置于社会学的论述范畴,同时,家庭也以空间形式出现,并表征着家庭成员间复杂、细微的权力结构。论文以广东罗定市华石镇中越跨国家庭的家空间为分析样本,以家庭资源中的经济资源、情感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分析框架,并结合家空间的实用性、装饰性和防御性等特点,考察越籍妻子在家空间中的占用、功能划分与使用、美学装饰,以及日常空间实践中自我赋权的方式与机制。研究发现:① 为家庭提供主要经济收入的越籍妻子在夫妻权力结构中占有优势,在家空间的设置和安排中持有更多的话语权;② 越籍妻子将家空间视为自我情感与认同的表达渠道,通过装饰家居环境以建立起对家空间的控制;③ 由于社会资源的缺乏,越籍妻子在公共空间中受到排斥,家空间成为越籍妻子回避邻里交往的防御性堡垒。研究认为女性跨国婚姻移民在家空间中获得了施展个人权力的契机,但其权力仅限于家空间内,现阶段难以拓展至家以外的更大区域。研究结果既是对家的地理学中性别话题的补充,亦是对它的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400.
从江南士风这一视角解读《荷塘月色》以及朱自清写景散文,并从中透析朱自清散文创作的深层文化心理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