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605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58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5 毫秒
901.
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异常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伍红雨  杨崧  蒋兴文 《气象学报》2015,73(2):319-330
利用1961—2012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CMAP降水资料和华南261个测站降水观测资料,首先分析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以下简称华南开汛)异常的气候特征,然后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华南开汛异常与3—4月大气环流以及海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2 a来华南开汛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但变化趋势不明显。开汛最早出现在1983年3月1日,最晚出现在1963年6月1日,1961—2012年华南平均开汛日期是4月6日。华南开汛主要出现在3—4月,占92.3%。华南开汛与3—4月华南降水相关最显著,开汛偏早(晚),对应华南3—4月降水偏多(少)。华南开汛偏早年,在3—4月,对流层高层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强,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低层南支槽偏强,华南上空西南气流偏强;华南开汛偏晚年则相反。华南开汛与3—4月中国南海及周边地区海温显著相关,海温偏低(高)对应华南开汛偏晚(早)。华南开汛偏晚年的海温和大气环流异常比早年显著。  相似文献   
902.
利用1961-2012年宁夏19个测站完整的逐日最低温度资料,分析了近52年宁夏极端寒冷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夏极端寒冷事件空间上表现为较好地一致性,存在"东西多、中部少"的分布特点,贺兰山脉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宁夏寒冷事件年频次总体在减少,强度也呈减弱趋势,年发生日数、日最多站次与年频次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寒冷事件频数的显著性周期为2~6年,具有间歇性和跳跃性特征;寒冷事件在1980年前后,发生气候突变后与许多要素场的气候突变时间相吻合;21世纪以来,寒冷事件有增多趋势。环流特征分析发现,极端寒冷的多寡与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状况密切相关,冷事件多(少)发年乌拉尔山及其以东高压脊偏强(弱),东亚高度场明显负(正)异常,低压加深(减弱)。  相似文献   
903.
地基微波辐射计的雨天探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讨论了地基微波辐射计在雨天探测遇到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介绍了对天线着水层做的仪器订正,给出了用一维雨天大气辐射传输模式模拟得到的反演水汽总量Q和云液水总量L的方法,并给出雨天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实例.结果表明,在雨强小于20mm/h范围内,都有可能由地基辐射计测值定量得到Q和L雨天探测遇到的技术问题正在逐步解决;目前我们已能在统计意义上测量天气过程的降水效率等参量。  相似文献   
904.
利用ARPS模式,对一次华南前汛期锋面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探讨了动量通量对降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去掉地表动量通量对降水率可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积分的前一阶段,动量通量为零区域上空的急流核风速增大,其左前方的辐合区和涡度的强度也相应增大,从而导致降水率增大;而在后一阶段,动量通量为零的区域上空埃克曼抽吸减弱,边界层内的辐合强度和垂直上升运动也相应减弱,从而导致降水率减小。  相似文献   
905.
在对2004年5月底华南前汛期一次大暴雨过程中尺度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研究了形成大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统演变的物理机制与环境场条件。结果表明:前汛期的锋面兼有温度和湿度梯度;东北至日本海有较深的冷槽,长江中游有低涡生成发展,并与暖切变相联,有利于中尺度系统不断生成;深厚的中低层辐合层和较高的无辐散层为飑线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上升运动条件,与中空槽相伴的强风核处于槽底以西,槽前强辐合成为飑线产生的关键;除孟加拉湾主要提供暴雨产生的水汽外,西太平洋和南海也向华南至江南地区输送水汽;夏季风强盛和副高加强导致雨带位置偏北;暴雨前水汽场变化的信息要早于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场。  相似文献   
906.
气候变化影响下水利工程的可靠设计和安全运行是广大决策者、研究者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清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对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A2、A1B和B1)下的逐日降水资料进行汛期分期,再通过广义极值分布(GEV)函数对各分期的极值降水序列进行频率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季节性迁移直接影响汛期分期;3种排放情景下未来各时段(2011—2030年、2046—2065年和2080—2099年)的主汛期较基准期均推迟且有缩短趋势。对于极值降水量级,未来情景下明显小于基准期,且这种差距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大;主汛期明显大于前汛期和后汛期,且在时段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排放情景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07.
江西省汛期暴雨气候特点及预报方法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概括介绍了江西省汛期暴雨的气候特点、汛期暴雨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特征,以及针对江西省汛期暴雨的预报方法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江西省暴雨预报方法研究的主要方向,认为应该将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特征与地形特征相结合,开发暴雨预报方法并建立暴雨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908.
东亚地区秋季水汽输送特征及水汽源地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用1980~1997年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资料,分析了秋季东亚地区大尺度水汽输送演变的气候特征以及主要水汽源地,结果表明:秋季各个月东亚大陆的主要水汽来源地并不相同,9月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10~11月主要来源于南海、西太平洋地区。从夏季型到冬季型水汽输送的转换特征表现为: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输送的显著减弱、消失直至转向,东亚南支偏西风水汽输送的逐渐建立,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偏东风水汽输送的加强西进。秋季亚洲季风区范围最大的强水汽源地位于南海、西太平洋地区(115~120°E,15~25°N)。  相似文献   
909.
2007年秋季特长连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9月底到10月15日,甘肃省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陇南市9月25日-10月15日的连阴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大,是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出现.本文从大的环流形势结构演变分析了此次连阴雨形成的原因:两次东移的乌拉尔山长波槽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强大而稳定的副热带高压使冷暖空气交汇于四川盆地以西以北地区;两条水汽通道保证了充沛的水汽供应.  相似文献   
910.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cale range of two significant areas we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ummer rainfall in Yunnan province, height field and SST field (40°S – 40°N, 30 °E – 70°W) across the North Hemisphere at 200 hPa, 500 hPa and 850 hPa for Jan. to May and correlation, and field wave structure. Remote key regions among summer rainfall in Yunnan province, height field and SST field (40°S – 40°N, 30°E – 70°W) across the North Hemisphere at 200 hPa, 500 hPa and 850 hPa were studied through further analyzing of the circulation system and its climate / weather significa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orecast has dependable physical basis when height and SST fields were viewed as predictors and physical models of impacts on rainy season precipitation in Yunnan are preliminarily conclu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