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240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3世纪上半叶蒙古帝国发动的3次西征极大地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成为世界最为重大历史事件之一; 其发生原因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说,其中气候变化驱动说,即干旱或/和降温事件触发蒙古西征说最具影响力。文章依据古气候研究进展对蒙古西征的动因进行了重新研究,首先对蒙古西征各种假说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和评述了气候变化驱动说,然后根据我国高分辨率气候重建资料,结合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古气候重建成果,恢复了蒙古西征时期的气候背景; 结果发现蒙古西征并非发生在传统上所认为的干旱或/和降温期,而是发生在相当于中世纪温暖期中的中后期,而且当时蒙古民族主要生活住居地区还比较湿润。研究结果对传统的气候驱动说提出了挑战,认为蒙古西征并非干旱或/和降温事件所触发,相反,当时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环境为蒙古西征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蒙古当时征讨的重点地区为什么是西北方而不是东南方的印度和南宋地区之谜。  相似文献   
42.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leo-precipitation and the regional influence of 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in South America are assessed from a high-resolution calendar varve-thickness record. Two short laminated sediment cores (53 and 61 cm length) from Lago Puyehue (40° S) are analysed by continuous varve measurements through the last 600 years. The calendar varve years are determined by the occurrence of graded planktonic-rich layers. The annual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s are re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standard varve-counting methods on thin sections. The 1980–2000 varve-thickness record is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climate through correlation with limnological and local monthly instrumental climate databas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tandardized varve thickness with the instrumental records reveals a strong correlation (r = 0.75, р = 0.07) between the total varve thickness and the austral autumn/winter precipitation. We argue that strong austral winter winds and precipitation are the forcing factors for the seasonal turn-over and phytoplankton increase in the lake sediments. During strong El Nino events the precipitation and the winds decrease abnormally, hence reduc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biogenic sediments deposited after the winter turn-over. Our results show one significant regional maximum peak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900 mm) in the mid 20th century and a significant period with lower winter precipitation (<400 mm) before the 15th century, i.e., the late Medieval Warm Period. The first peak in the mid 20th century is confirmed by the regional precipitation database. The influence of ENSO cycles over the last 600 years is assessed by spectral analysis in Fagel et al. (2007).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e regional volcanism and/or the seismic activity on the local climate record is also discussed. This is the sixth in a series of eight papers published in this special issue dedicated to the 17,900 year multi-proxy lacustrine record of Lago Puyehue, Chilean Lake District. The papers in this special issue were collected by M. De Batist, N. Fagel, M. -F. Loutre and E. Chapron.  相似文献   
43.
浅谈中国后奥运时期选择性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旅游一直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给旅游接待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旅游形式,选择性旅游应运而生。选择性旅游积极倡导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该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在后奥运这样的特殊时期如何开展选择性旅游,选择性旅游一方面能尽量避免大众旅游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能更好地适应各个国家不同旅游者到中国旅游求新求异的特点。通过对后奥运时期旅游趋势以及旅游市场的分析,中国在后奥运时期开展选择性旅游具有可行性。优先开展选择性旅游,可促进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4.
本文立足于政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从冷战后国际政治基本态势的分析入手,系统阐述了当前世界政治地理研究的基本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世界政治地理研究应以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国家形成与消亡的地理政治背景、国际领土及边界争端和各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为重点。  相似文献   
45.
对中世纪暖期(MWP)的时空分异和区域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关系到对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驱动力的正确认识,也有助于客观地解析20世纪气候变化增暖的历史地位.本研究对中国疆域内各个地区MWP的一些成果进行梳理和再思考,表明MWP在中国疆域内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同地区MWP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中国中东部地区在800—1300 AD存在明显温暖期,各种地质记录和文献记载都有较明显反映;虽然西北部MWP表现不很明显,但是众多石笋、湖泊沉积和风沙沉积也记录了500—1500 AD间呈现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青藏高原各地MWP的表现差异明显,其中800—1100 AD暖期是高原东北部最暖的时期,而南部和西部最暖期分别出现于1150—1400 AD和1250—1500 AD.太阳辐射变化和火山活动可能是形成MWP的基本原因,而中国三大自然区下垫面条件的复杂多样性造成MWP发生过程和表现形式的时空分异.  相似文献   
46.
周苏 《现代测绘》2007,30(5):40-41
本文针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势在必行的客观现实,在综合评价三明市上一轮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三明市国民经济发展实际及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土地政策变化趋势,提出了新一轮规划修编基本构想,以更好地发挥规划对三明市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严蜜  王志远  刘健 《第四纪研究》2014,34(6):1166-1175
利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的过去1500年气候模拟试验结果, 分析了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中国区域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的异同, 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 中国的温度变化在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有着显著的区域差异, 且年代际变化特征亦不尽相同。现代暖期的温度存在一个明显的年代际突变, 这一突变是由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引起的, 且现代暖期温度变化的空间格局受人为因子影响较大。中世纪暖期温度变化的空间格局主要受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 其次是土地利用/覆盖和火山活动。中国的降水变化在两个增暖期其时空格局较类似, 其主要模态均体现为西部与东部反相, 华南与华北反相。影响降水变化空间格局的因子较复杂, 各外强迫因子的作用互补。  相似文献   
48.
楚雄盆地中—新生界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近年笔乾研究,楚雄盆地中生代以后经历三期变形作用:早期(燕山期)主要发育于密者挤压逆冲带,显示横向置换特征,中期(喜马拉雅早期)是主变形期,西带显示由SW向NE逆冲,以叠瓦状闻和冲构造系统为其特征,晚期(喜马拉雅中晚期)发育于陡坡和深切割区,表现为重力滑动构造,这些构造期次的确定为研究该盆的发展,演化提供理论依据,亦为寻找油气资源提供靶区。  相似文献   
49.
Orbital period changes of the eclipsing binaries GO Cyg and GW Cep are explained by the light-time effect for the first time. New minima of the eclipsing binary AR Aur improve the predicted light-time orbit. The light-time orbit with the quadratic ephemeris of the binary matches the new observations of V505 Sgr better than the linear one. As the light-time effect fits in corresponding OC diagrams of all four systems have been reaching extreme values, the observations of minima times in forthcoming years are highly desirable.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安徽蚌埠钓鱼台遗址2014~2015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龙山时代晚期及西周春秋时期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水稻(Oryza sativa)、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大豆(Glycine max)5种农作物以及其他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酸模属(Rumex)等植物种子,此外还发现了少量来自栎属(Quercus)、菱属(Trapa)和枣属(Ziziphus)等植物的硬果核壳。实验结果显示,该遗址龙山时代晚期农作物有水稻和粟两种,并可能开始种植大豆。量化统计结果表明,水稻是遗址最主要的农作物,粟的比重相对较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农作物除水稻和粟外,还发现了小麦、大豆和黍,从而形成新的"五谷俱全"的作物结构,其中水稻仍然是最主要的农作物,但小麦异军突起,其地位仅次于水稻,粟类作物和大豆处于从属地位。综合分析本地区同时期其他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该地区龙山时代晚期和西周春秋时期,淮河干流南北的农业结构有明显差异,淮河以北的黄淮平原上水稻与旱地作物在农业结构中的比例相近,而在淮河以南地区,水稻占据明显的优势。同时,不同纬度位置考古遗址的农作物结构变化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水稻的比重自纬度较高的皖北地区到纬度较低的淮河以南不断上升,而粟、黍和小麦这些作物的比重则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应与不同纬度地区水热条件不同直接相关。此外,从该地区目前发现的小麦遗存来看,龙山时代晚期,小麦已在鲁南山地以南的山前地带分布,至岳石文化时期,传播至黄淮平原北部,且最迟不晚于西周早中期,小麦的分布已跨过淮河干流,传播至江淮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