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1053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499篇
地球物理   363篇
地质学   862篇
海洋学   1421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构建16S rRNA 基因文库, 对西太平洋西菲律宾海东板比科尔陆架5 个不同层位沉积物样品中的古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并获得了465 个有效克隆63 个OTUs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通过16S rRNA 序列与GenBank 已知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及构建系统进化树的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2.
增生楔主要由海沟复理石、远洋—半远洋沉积和洋岛/海山等大洋板块地层岩石及蛇绿岩共同构成,是汇聚板块边缘古俯冲带构造—沉积作用的综合产物,以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双冲断层和紧闭—倒转褶皱,以及片理、碎裂构造、小型褶皱、膝折等不同尺度的构造为特征。增生楔组成包括连续单元和混杂岩两部分,严格受滑脱面位置控制。增生楔是增生型造山带最基本大地构造相,它与弧前盆地、岛弧/大陆边缘弧的时空配置关系可直接指示大洋板块俯冲极性、揭示洋盆演化与造山作用方式。准确识别增生楔,详细解剖其结构特征与组成特征,综合判别并恢复大洋板块地层,可为古板块边界与古大洋盆地消亡位置确定、造山带结构精细划分及造山作用过程重建提供基本依据。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研究增生楔结构和组成、以及大洋板块地层重建的有效手段。以南祁连拉脊山石灰窑增生楔为例,地质填图结果表明它是由中寒武世—早奥陶世洋壳物质构成,自北而南依次可分为海沟—大洋盆地—海山OPS和六道沟SSZ型蛇绿岩,被南倾逆冲断层分割成多个岩片。海沟—大洋盆地OPS岩片基本保留完整地层序列,海山OPS岩片包括连续单元和混杂岩两部分。顶帽山增生楔主要由海山OPS构成,内部结构层序相对完好,是南祁连构造带中保留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海山OPS岩石组合序列。上述不同类型OPS片段和六道沟SSZ型蛇绿岩组成的增生楔与其南侧岛弧带同时代。增生楔—岩浆弧的时空配置暗示寒武纪—早奥陶世时期原特提斯洋自北向南俯冲极性。这些认识为南祁连早古生代火山—岩浆—沉积构造演化以及是否存在古洋盆与古洋盆演化重建提供基本佐证。  相似文献   
13.
作为大洋典型地貌特征的海山,其邻近的海洋生境并不被人熟知。依据2014年冬季对热带西太平洋Y3海山及其邻近海域的综合调查,首次探讨了该海山区海水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Y3海山区是典型的热带寡营养海域。在50~125 m的深度,温跃层和高盐区双重作用对底部高浓度营养盐向上输送的阻碍,是导致真光层上部营养盐浓度较低的重要原因;同时,浮游植物和异养细菌的消耗也加剧了该区域营养盐的缺乏。Y3海山突出的地形地貌对营养盐的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海山对流经的海流产生阻碍,形成上升流,使底部高浓度的营养盐突破温跃层和高盐区的阻碍向上输送,从而使海山周围营养盐的平均浓度高于远离海山的海域。相关性分析显示,Y3海山区真光层中营养盐浓度与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和异养细菌丰度分别呈负相关、正相关、负相关(除NO2-N外)和负相关关系。海山区特殊的营养盐分布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是其成为一种独特的大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宁波商帮是我国十大商帮之一 ,百年经久不衰 ,究其原因是宁波商帮受到独特的宁波城市文化熏陶。宁波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 ,造就了有悠久历史凝结和中外文化交融的宁波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具有大海的许多秉性 :大度、创新、包容。宁波城市文化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和宁波海洋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正是这种独特的宁波城市文化 ,才哺育出顽强开拓、勇于创新 ,克勤克俭、脚踏实地 ,注重团队、和衷共济的“宁波商帮精神”。  相似文献   
15.
A method to extract geostrophic current in the daily mean HF radar data in the Kuroshio upstream region is established by comparison with geostrophic velocity determined from the along-track altimetry data. The estimated Ekman current in the HF velocity is 1.2% (1.5%) and 48° (38°)-clockwise rot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daily mean wind in (outside) the Kuroshio. Furthermore, additional temporal smoothing is found necessary to remove residual ageostrophic currents such as the inertial oscillation. After removal of the ageostrophic components, the HF geostrophic velocity agrees well with that from the altimetry data with rms difference 0.14 (0.12) m/s in (outside) the Kuroshio.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78—2012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对夏季贝加尔湖南侧环流异常的前兆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冬季印度尼西亚到西太平洋地区对流与夏季贝加尔湖南侧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存在一致的变化,为预测夏季贝加尔湖南侧环流异常的前兆信号之一。即当前期冬季印度尼西亚到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偏强时,夏季对流区北抬至青藏高原西侧,进而有利于贝加尔湖南侧反气旋式环流异常的发生和维持。但是,进一步研究表明,夏季西印度洋对流活动异常将干扰青藏高原及其西侧的对流上升运动对贝加尔湖环流的影响。当夏季西印度洋对流偏强时,前期冬季印度尼西亚到西太平洋对流和夏季青藏高原西侧对流变化表现出不一致。偏强的西印度洋对流将干扰青藏高原及其西侧的对流上升运动对贝加尔湖环流的影响,进而不利于贝加尔湖南侧反气旋式环流异常的形成。当夏季西印度洋对流异常弱时,前期冬季印度尼西亚到西太平洋地区的对流可能引起夏季贝加尔湖南侧环流异常,两者呈现一致的变化;但当夏季西印度洋对流强盛时,将可能改变上述两者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量距平强迫模式比较计划(FAFMIP)是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子计划之一。FAFMIP共设计了5组试验,利用CMIP6中的大气-海洋耦合环流模式(AOGCM)对海表施加动量通量、热通量和淡水通量扰动,旨在研究在CO2强迫下模式模拟的海洋热吸收,由热膨胀引起的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及由海洋密度和环流导致的动力海平面变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GFDL CM2p1模式, 本文探讨了初始海温误差对印度洋偶极子(IOD)事件可预报性的影响. 当热带印度洋存在初始海温误差时, IOD预报发生了冬季预报障碍(WPB)现象和夏季预报障碍(SPB)现象. WPB发生与否与正IOD事件发展位相冬季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有关. 即当冬季存在ENSO时, IOD预测不发生WPB现象, 反之亦然. 相比之下, SPB发生与否和ENSO没有必然联系. 此外, 进一步探讨了最容易导致SPB现象的初始海温误差的主要模态, 指出该模态在热带印度洋上表现为东-西偶极子型, 这和前人研究中最容易导致WPB现象的初始海温误差模态相似. 当在热带印度洋上叠加这些初始海温误差后, 热带太平洋上出现了海表温度异常和风场异常, 进而通过大气桥和印尼贯穿流的作用影响热带印度洋, 使之在夏季出现了东-西偶极子型的海表温度异常, 该异常在Bjerknes作用下快速发展, 加强, 最终导致SPB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北太平洋对人为二氧化碳吸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一个开边界海盆尺度环流模式研究人为CO2在北太平洋的吸收和分布,并与闭边界模式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是两个重要的人为CO2汇.使用较大的等密度面扩散系数使得西北太平洋人为CO2通量增大,而赤道海区通量减小(RUN2).与闭边界模式相比,开边界模式中该两个区域的人为CO2通量都增加了.1800~1997年间,北太平洋共吸收人为CO2 23.75GtC(1Gt=1×1015 g, RUN1).副极地海区是人为CO2的一个重要输出区,能输出人为CO2吸收量的38%~54%,而20°N~30°N海区是人为CO2的一个重要贮存区,占整个北太平洋的24%.开边界对于10°N以南太平洋吸收和贮存人为CO2有很大影响.与基于观测资料的估计相比,虽然模式低估了西北太平洋的人为CO2的穿透,高估了东北太平洋的人为CO2的穿透,但总的说来,模式比较好地估计了人为CO2在北太平洋的贮存.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Upper Triassic Langjiexue Group, which lies immediately south of the Yarlung-Tsangpo Suture Zone in the Shannan area of southeastern Tibet,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thyan Himalayan Sequence (THS). Its provenance and palaeogeography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debate. We present new data on petrographic composition, whole-rock geochemistry, and detrital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to constrain the provenance of the Langjiexue Group. The dominance of quartz grains and felsic volcanic lithic fragments suggests that the sandstones are litho-quartzose. The 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signatures (V–Ni–Th*10, Co/Th–La/Sc, Eu/Eu*–Th/Sc) suggest derivation from felsic igneous sources. The detrital zircon age spectra display three major peaks: a Meso-to-Neoproterozoic peak (1200–900 Ma, 7–18%), a Neoproterozoic-to-Late Cambrian peak (750–500 Ma, 32–65%), and a Late Carboniferous-to-Late Triassic peak (300–200 Ma, 11–33%). The maximum depositional age of early Carnian (236–235 Ma) is obtained by calculating weighted average ages of the youngest zircons (≤250 Ma). The youngest age cluster (300–200 Ma) is incompatible with sources from neighbouring terranes, including the South Qiangtang terrane, Lhasa terrane, THS, and Higher Himalayan Crystalline. Correlations of the Permian–Triassic zircons with those of time-equivalent strata in northwest Australia, west Burma, and the Banda Arc unveil a potential connection to the Tasmanides along the convergent margin of eastern Australia. The New England Orogen (300–230 Ma) could have supplied the Langjiexue Group with magmatic materials via continent-scale drainage systems or a submarine fan complex. This scenari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into the transport of detritus from distal orogens to sedimentary basins thousands of kilometres a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