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2篇 |
免费 | 228篇 |
国内免费 | 12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0篇 |
大气科学 | 264篇 |
地球物理 | 114篇 |
地质学 | 251篇 |
海洋学 | 75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83篇 |
自然地理 | 1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青藏高原东南部复杂地形区不同天气状况下陆气能量交换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复杂,已有大气陆面-边界层研究工作多集中于不同下垫面,很少有对复杂地形区的研究。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南部林芝地区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四个野外试验站点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高原复杂地形区不同下垫面的陆-气能量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在各站向下短波辐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地形较陡的北坡阔叶林站感热通量远大于其他3个站点;下垫面植被覆盖最多的南面麦田站潜热通量最大。各站能量通量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晴天时,感热通量和净辐射明显大于阴雨天,而潜热通量随天气状况变化不大。青藏高原复杂地形环境比不同天气条件对于感热通量的影响更显著;不同地形阴雨天时对于潜热通量有明显的影响。当南亚季风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到林芝地区时,该地区以阴雨天为主,反之则以晴天为主。林芝地区地-气通量的月内变化明显受南亚季风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的特色矿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离子吸附型矿产的形成与否,与风化壳密切相关,而风化壳的发育及保存与微地貌等特征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利用DEM技术,结合搜集到稀土矿点及矿区数据,对含有稀土的地貌单元进行地形因子定量分析,以总结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地貌条件。借助GIS技术,利用DEM提取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深度、地形特征等各类地貌因子值,并与南岭东段的成矿矿点及矿区进行叠加分析,统计计算矿点及矿区所处位置的地貌因子值,进而探讨风化壳型稀土资源赋存的有利地形地貌环境。结果显示,最佳成矿有利地貌为高程150~500 m、坡度0°~20°、地形起伏度100~400 m、地表切割深度40~150 m、地形特征为山顶或山脊;研究结果有望指导南岭东段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在考虑地形特征和视相关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简单的四叉树剖分评价函数用于实时生成动态的多分辨率地形模型。在三维场景漫游中,采用多级缓冲机制实现了视点快速移动下场景数据的调度和绘制,同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帧率和细分评价函数的自适应LOD调度方法,并采用和地形调度相一致的方法进行多级纹理映射。最后开展了算法实现的编程工作,实现了基于以上简化技术的大规模三维地形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997.
跨图幅任意区域DEM裁剪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3维地形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实现GIS中3维地形的无级缩放和无缝漫游,任意区域的DEM裁剪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文中通过举例详细论述了任意区域DEM裁剪功能实现的思想和过程。 相似文献
998.
城市仿真以其前所未有的人机交互性、真实建筑空间感、大面积3维地形仿真等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对真实环境模拟的大场景3维地形建设,在国土监测、军事、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本文结合3维建模软件CreatorProV3.01中的地形模块,介绍了3维地形生成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在CreatorProV3.01中构建地形的方法,并以蓟县山区地形数据为例,建立了视觉效果较好的大场景3维地形模型,最后进行了渲染和驱动。 相似文献
999.
1000.
Matthias Braun Jefferson Cardia Sim“非汉字符号”es N.Blindow Steffen Vogt U.F.Bremer M.Pfender H.Saurer F.E.Aquino F.A.Ferron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报》2001,4(2):47-51
1 IntroductionAtpresent,KingGeorgeIsland (KGI)isoneofthemostfrequentedsitesinAntarctica .Intotal,9permanentresearchstationsareinoperationandseveralresearchcabinshavebeenconstructed .DuetotheeasyaccessviatheChileanairstripthenum beroftheisland’sinhabitants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