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The study of rock samples from the Upper Permian Khei-Yaga River section revealed an r-n-r-n-r magnetic polarity succession based on the prefolding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 of natur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With account for stratigraphic and previous magnetostratigraphic data on Lower Triassic rocks from the Khei-Yaga River section, the examined strata of the Pechora Group (Silova Formation) may be compared with magnetic zones R1P2u and N1P3t in the magnetostratigraphic scale of European Russia. The gap in the paleomagnetic record, which corresponds in the examined section to the interval of the mid-Severodvinian Stage to basal Induan Stage, Zone N1T included, is estimated to be 10 Ma long. It is assumed that this hiatus represents one of the local signs of the global Permian-Triassic crisis.  相似文献   
182.
钻井-地表电极联合电阻率观测装置的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多种钻井-地表电极联合电阻率观测装置在球体、直立板和水平板体等典型地质体模型上的异常响应进行正演计算,并分析其异常特征和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井中和地表电极的联合观测方式进行地下介质探测,可在兼顾地质体的水平分辨能力的同时,提高电阻率测深在垂向上分辨率.就水平分辨率而言,四极(偶极)装置对地质体的水平定位能力最强,井-地三极装置次之,地-井三极的分辨能力最差.就垂向分辨能力来说,各种观测装置的分辨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3.
指出了对磁异常ΔT做化极处理不仅方便了解释,而且可以提高磁异常解释的准确程度。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实例说明在解释磁异常ΔT化级结果时,应当紧密结合地质资料注意分析实测磁异常的完整情况。  相似文献   
184.
钱永甫  张琼 《大气科学》1999,23(2):184-190
对球面网格全球模式中极点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提出了6种处理极点的方法,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6种方法都能模拟出与7月气候平均场较相符合的气候特征。文中提出的对极点气候要素进行预报的方法,以及避免使用极点气候要素值的方法,均有较好的模拟结果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5.
安玉林  管志宁 《现代地质》1993,7(1):118-124
为了满足卫星磁测资料解释的需要,作者提出了地球坐标系内的磁场转换方法,包括:(1)非同一球面上磁场换算同一球面上磁场的“曲化平”方法;(2)不同球面磁场互换的“延拓”方法;(3)由测量方向与磁化方向均与基本地磁场一致的场T,换算测量与磁化方向均指向地心的场Z,的“化向地磁极”方法。所有方法均建立在球谐分析的基础上,且均可以应用于地球表面的局部区域。  相似文献   
186.
地震仪器定向与磁偏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安装地震仪器时,方位精度要求到6′,而在许多台站的摆房里预先没有划好方位线,故不得不借助罗盘定向,且必须用磁偏角修正。阐述了磁偏角的变化,提出了计算磁偏角的方法,推出了实用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7.
李二玲 《地理科学》2020,40(4):617-627
在对农业产业集群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演化的“四阶段”模型及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内在机制,并挖掘了“寿光模式”的“集群”本质。结论表明: ① 中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创新发展:首先是从农业产业集聚开始,并经由专业村到产业集群,再到乡村创新极演化; ② 促进农户的企业化演变是农业集群及其创新体系形成的第一步。创建产业网络是农业产业集聚和专业村向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必备步骤,农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农业集群走向成熟; ③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也经历了这4个阶段。各类各层主体通过知识增长、知识流动和知识采纳提高自己的内生能力和外部契约关系,并通过知识和创新网络实现五大维度上的协同创新,一起促进企业(农户)、产业(网络)、技术、制度和空间“五位一体”的协同演化,是农业集群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88.
利用西藏高原地区1987-2016年的逐月夏季降水资料和印度洋偶极子指数资料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地区盛夏降水与表征西印度洋异常海温的西极子指数表现出良好的相关关系,在西极子指数正异常年时高原降水偏多10%~30%,其中高原中部偏多最为显著,而在负异常年时与之相反。分析其机理研究发现,在正西极子异常年,南海和西太暖池区域的深对流加强、西太副高偏西偏南和印度热低压的减弱使得来自热带的水汽更容易深入高原腹地,其次,南亚高压东体异常增强,配合低空异常辐合,都使得高原降水偏多。同时,高原上空局地纬圈环流在高原中部(90 °E附近)上空(400 hPa以上)有异常辐合上升区,使得高原中部更容易发展暖湿切变线、高原低涡等中尺度涡旋低值系统,造成更多的降水。本研究从高原气候变化响应海洋年际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区域降水的季节差异,可以为高原气候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9.
塔里木地块二叠纪古地磁结果及二叠纪中国大陆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的三个剖面中采集的标本,获得了两个古地磁极:一个获自灰岩剖面(λ=65°N,φ=163°E,K=128,A_(?5)=4°,n=11).另一个获自两个玄武岩剖面(λ=55°N,φ=172°E,K=66,A_(95)=4°,n=21).结合原先已发表的数据,塔里木地块二叠纪古地磁场为λ=61°N,φ=177°E.K=98.A_(95)=9°,N=4.塔里木地块古纬度比中朝、扬子地块高得多,认为这些地块是分开的大陆地块.晚二叠世.塔里木、西伯利亚、中朝、扬子地块之间发生过重要的相对运动表明.地质上推断的晚古生代碰撞、并合作用在中亚及东亚的复合构造演变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90.
珍珠层中文石晶体择优取向的XRD极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先德  张刚生 《矿物学报》2001,21(3):299-302
本文采用XRD极图方法对海水大珠母贝、企鹅珍珠贝及淡水三角帆蚌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的结晶学定向进行了研究。根据文石的 ( 0 0 2 )和 ( 0 12 )极图可以推断 ,三种贝壳珍珠层文石的a轴平行珍珠层面 ,c轴垂直珍珠层面。在珍珠层面上 ,二种海水壳珍珠层中文石的a轴亦存在强烈的择优取向现象 ,大珠母珍珠层中文石a轴沿与壳生长纹方向呈 2 0 0°左右的夹角分布 ,企鹅珍珠贝沿近平行壳生长纹的方向分布 ;淡水三角帆蚌珍珠层文石a轴亦平行珍珠层面分布 ,但其择优取向不如海水壳明显 ,在珍珠层面上沿各个角度上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