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6篇 |
免费 | 535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8篇 |
大气科学 | 76篇 |
地球物理 | 420篇 |
地质学 | 695篇 |
海洋学 | 109篇 |
天文学 | 41篇 |
综合类 | 103篇 |
自然地理 | 3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12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颅颌面外科与三维重建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适应症和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Imatron公司的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T,以下简称EBCT)C-150,对76例严重颅颌面病人实行薄层CT容积扫描。将所获CT 象经数字接口传至加拿大ISG公司生产的Allegro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EBCT成像技术能立体的、详尽和精确的显示机体组织三维解剖结构极其相互关系。其再现畸形或病体 相似文献
132.
CT断层重建中滤波函数设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滤波函数在CT图像重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重建图像质量。为了提高CT重建图像质量,本文从加权平均的思想出发,根据FBP重建算法的理论基础,提出一种设计滤波函数的新思路,并分析了五点加权平均滤波函数性能比较。最后针对Shepp-Logan模型数据和实际的海螺投影数据,设计出一种新的滤波函数并与S-L和R-L滤波函数的重建效果进行了比较。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新设计的滤波函数重建的图像效果在整体性能上最好,在局部地方,其密度分辨率有所提高。本文为滤波函数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3.
This paper raises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the sole use of paleolimnological techniques to identify sediment sources and
develop catchment management plans. The concept of an integrated lake: catchment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30 years ago, yet
paleolimnologists occasionally fail to appreciate the dynamics of the contributing catchment. This is especially critical
when the predominant source of sediment accumulating in a lake is allochthonous.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a detailed appraisal
of catchment sources and investigation of historical documentary evidence is needed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 the relative
significance of sediment sources. We used such an approach at Aqualate Mere, Shropshire, UK. Mineral magnetic and radionculide
signatures of potential catchment sources and accumulating lake sediments were compared in an attempt to match the sources
to sediments deposited in the Mere. Dated lake sediments indicate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sedimentation rate and the
relative amount of minerogenic material delivered to the Mere over the last 200 years. In contrast to a previous study at
the same site,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attribute this increase to an overspill from a nearby canal. Other catchment disturbances
include landscaping in parkland surrounding the Mere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and drainage systems installed to improve
catchment agriculture over the last ca. 150 years. Both activities may explain the change in sedimentation rates and types,
independent of the hypothesized canal origin. Although our results exclude the canal as a major sediment source, identifying
the contribution of other potential catchment sources remains problematic. 137Cs inventories for the lake are similar to those recorded at a local reference site, suggesting little influx of 137Cs-bearing topsoil, yet 137Cs activities remain high in the upper 20–30 cm of the lake sediment profile, indicating a topsoil origin. Combined radionuclide
and mineral magnetic signatures proved to be relatively poor discriminators of potential sources, and the high atmospheric
pollution load from the West Midland conurbation has probably altered recent lake sediment signatures. Although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identify the origins of recent (last ca. 200 years) minerogenic sediment inputs to the Mere, we suggest that
the combined lake: catchment approach offers a more rigorous method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catchment disturbance
than analysis of the paleolimnological record alone. 相似文献
134.
云南鹤庆盆地近1Ma来的孢粉植物群很好地揭示了本区的环境演化过程。本文利用植物生态位知识,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对鹤庆(QH)孔孢粉序列所记录的古气候信息进行重塑,建立了近1Ma来的年均温、年降水量及年较差序列,并将本区气候演化分为4个气候旋回,32个气候期。该序列可与黄土-古土壤序列及海洋δ18O阶段对比,但冷暖波动的幅度及降温时段持续的长短有其特色,表明本区气候既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又受青藏高原阶段隆升的制约;近1Ma来气温的波动幅度呈递增趋势,0.30MaB.P.尤其显著;冷、暖段间年均温的变化幅度由第一气候旋回的7℃增大到第三气候旋回的9℃(按4次平滑值计算),而样点的实际最大差值由8℃增至16℃;最强烈的降温发生在第二气候旋回中的0.45~0.14MaB.P.时间段,这与玉龙雪山冰川活动规模最大相一致;降温时年降水量及年较差值增大,证实近1Ma来,西南季风区的气候组构与东南季风区不同。 相似文献
135.
吉林省村域尺度下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重组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乡村聚落的空间优化与重构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吉林省为例,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和景观形状指数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农户调查数据估算了吉林省不同区域的农村宅基地闲置情况,将农村居民点长期存在的“破碎化”和日益突出的“空心化”相结合,提出了在行政村尺度下农村居民点优化重组的“整小填大”新模式。结果表明:① 吉林省农村居民点规模小且零散分布,尤其中部呈破碎化分布,形态不规则,具有较大的整治潜力;② 吉林省农村宅基地平均闲置率为18.32%,西部地区最高(24.48%),分别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约6%和12%;③“整小填大”模式可使农村居民点数量减少44.6%,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 046.66 km2。 相似文献
136.
用线特征摄影测量对目标体素进行量测和重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线特征摄影测量方法对CAD实体造型中体素进行自动量测与重建、借此建立CAD与数字摄影测量的桥梁,文中提出了一种以描述体素几何元素为未知数,直接在像片线特征与物体表面之间进行匹配的线特征摄影测量模型和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线特征摄影测量能达到立体摄影测量相同的,甚至更高的精度,从而可解决无明显目标点工点物体的自动量测。 相似文献
137.
138.
为了更好地满足智慧城市建设中对自动获取建筑物精确檐口高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大值边缘信息量的高程初值提取方法,实现了二维线划图与边缘影像在檐口位置的初始套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广义点摄影测量迭代求解精确檐口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全自动地恢复二维线划图中的建筑物檐口高,达到分米级精度,不仅提供了一种生产三维线划图的技术方法,而且对于建筑物三维建模、人工地物自动提取等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推动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9.
140.
利用RADASAT-2的海冰SAR图像,分别采用Prewitt、Sobel和Canny边缘检测算子计算图像范围内的海冰周长,分析不同图像分辨率、不同边缘检测算子分别对周长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结合冰层侧向融化速率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海冰侧向融化温度敏感性模拟实验,分析了图像重构分辨率对海冰侧向融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冰破碎程度不同时,对应不同的最佳边缘检测算子和最佳分辨率;仅考虑侧向融化时,随着温度升高,3种算子模拟的海冰面积融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指数型增加,Prewitt算子模拟效果最好,对应的最佳重构分辨率为30 m×30 m、65 m×65 m和155 m×155 m。 相似文献